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累及全身大血管壁的慢性炎性反应和脂质沉积过程,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可以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参与AS的发展,Rho A/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通路就是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hoA/ROCK通路参与AS过程的许多步骤,ROCK可能成为AS的潜在治疗靶点,了解Rho/ROCK通路在AS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对AS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12.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基于半球间抑制模型[1],通过调节神经可塑性促进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2]。脑卒中后残存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比例明显高于下肢[3],即使经过常规康复治疗后,仍有50%~6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4],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多项研究表明,rTMS可有效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而其治疗效果与疾病因素、刺激参数、个体差异及rTMS与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干预方式的选择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射干干物质积累、矿质元素吸收及药用成分积累变化规律,为射干规范化种植中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二年生射干为研究对象,自播种90 d后开始取样,每隔30 d采集样品一次,分别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矿质元素含量及根茎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结果 根据不同时期各器官干物质累积情况,将二年生射干生育期划分为7个阶段,幼苗期(第1年7月前)、第1年营养生长期(第1年8—10月)、第1年生长后期(第1年11月—第2年1月)、返青期(第2年2—3月)、第2年营养生长期(第2年4—5月)、生殖生长期(第2年6—10月)、第2年生长后期(第2年11—第3年1月)。在全生育期内,每年的生长后期为射干根茎膨大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则在生殖生长期后最高。根茎中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在不同阶段差异较大,其中芒果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在第2年营养生长期含量较高;射干苷、野鸢尾苷在第1年生长后期和第2年生长后期积累量较高;次野鸢尾黄素在第2年营养生长期和第2年生长后期含量高于其他阶段;第2年营养生长期(次年4月)6种黄酮类成分总量达到整个生育期的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9种矿质元素与与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 射干第1年干物质积累量较为缓慢、需肥量较少,可减少基肥的施入。第2年尤其是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对肥料需求量较大,故在此之前应尽早补充氮磷钾肥及其他微肥。此外,射干根茎第1年10—11月及第2年11—12月在年底存在膨大期,此时应保证根茎氮、钾供应,或增加有益元素的施入提高射干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粉针剂联合重组腺病毒介导的IκBαM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对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联合Ad-IκBαM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体内As2O3联合Ad-IκBαM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并应用TUNEL法检测各处理组肝癌的凋亡指数.结果:As2O3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以及时间依赖性,16 mol/L的As2O3抑制率最高,48、72、96 h分别为17.7%±5.3%、40.7%±2.5%、62.8%±5.4%.16 mol/L As2O3联合转染Ad-IκBαM处理组在72 h和96 h,对肝癌细胞抑制率分别为68.3%±2.1%和81.9%±3.0%,显著高于16μmol/L As2O3联合Ad-I B组(P值分别为0.004).二乙基亚硝胺于第16周诱发大鼠肝癌,成瘤率约达80%.各处理组成瘤大鼠(包括无菌生理盐水组、As2O3组、As2O3+Ad-I B组以及As2O3+Ad-IκBαM组)的生存期无明显差别.As2O3联合Ad-IκBαM处理组肝癌的凋亡率较其他处理组均显著增高.结论:腺病毒介导的IκBαM与As2O3具有协同作用,转染Ad-IκBαM可以明显增强As2O3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以及体内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为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另选30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在喂养的第10、16、22、28及34周,取眼球血监测小鼠血脂水平;取小鼠腹主动脉作为标本,包埋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血管壁形态;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壁中ROCK1、MMP2、TGF-β1的表达;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测量切片中血管壁厚度、斑块面积、血管壁中ROCK1、MMP2及TGF-β1的表达量。采用SPSS 2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与线性回归分析ROCK1与血管壁厚度及斑块面积、MMP2、TGF-β1的关系。结果 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在喂养第10、16、22、28及34周,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喂养第16周起,实验组小鼠血管内均有斑块形成,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斑块面积和血管壁厚度不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壁内ROCK1的表达逐步增高,其表达与斑块面积及血管壁厚度呈正相关(r=0.821,0.730;P<0.05)。线性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显示,ROCK1与MMP2、TGF-β1表达均呈正相关(r=0.801,0.906;P<0.05)。结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存在ROCK1蛋白的表达,且表达量随着血管壁厚度增加而增高,ROCK1的表达与MMP2、TGF-β1呈显著正相关性。鉴于ROCK1蛋白的致血管痉挛作用,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可能易于痉挛,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不同干燥方法(阴干、晒干、热风干燥)对射干药材根茎外观性状和内在结构及成分的影响规律,为筛选适宜射干产地初加工的干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下,射干水分比、干燥速率随干燥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射干外观性状、折干率、密度、灰分、浸出物和6种黄酮类成分(芒果苷、射干苷、野鸢尾苷、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次野鸢尾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射干采用传统阴干干燥至水分平衡点耗时最长,约311 h,晒干干燥较阴干干燥耗时缩短了约19.3%,两者干燥曲线均较平缓,晒干样品断面颜色最接近鲜样,但内部充满大量孔洞,密度较低,结构疏松;采用热风烘干干燥(40,60,80℃)较阴干干燥能节省27%~88%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干燥时间,药材内部孔洞较少,密度较大,结构紧实。在折干率上,热风干燥较传统干燥方法降低约13.7%;灰分受温度影响较大,40℃及以下的干燥条件下同传统干燥差异不显著,60,80℃处理中,灰分较传统干燥降低7.73%~18.5%;传统干燥及40℃热风烘干干燥后样品中射干苷与野鸢尾苷(苷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60,80℃热风烘干干燥,而鸢尾黄素、野鸢尾黄素和次野鸢尾黄素(苷元类成分)以60℃烘干含量最佳。故综合外观性状与药效成分含量等方面考虑,热风干燥60℃处理后的药材质地坚实,内部结构紧密,外观性状较好,致毒副性苷类成分适当减少,苷元类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载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TGF-β1)的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perparamagneticironoxide,USPIO)靶向探针(USPIO-anti-TGF-β1),探究其表征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MRI)靶向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 MF)模型中TGF-β1表达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其中30只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ISO)皮下注射法建立MF模型,另外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超声评估大鼠模型建立情况。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单纯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构建USPIO-anti-TGF-β1靶向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入实验组大鼠体内,单纯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注入相同剂量的USPIO和生理盐水,并于注射12 h后行T2*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大鼠心肌标本行病理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给药前后的MRI信号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半夏主产区叶斑病进行调查,明确各地叶斑病主要病原菌种类,同时结合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室内杀菌剂筛选,为半夏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2020年6~9月,对贵州、河北、甘肃半夏种植区叶斑病进行调查,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回接验证、形态和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检测,同时采用平板抑菌实验进行杀菌剂的筛选。结果:引起3种叶斑病的致病菌分别为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南瓜孢子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3种病原菌在温度为25~28℃、pH为弱碱性时适应性较好;菌株E. sorghinum生长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菌株S.cucurbitacearum有光照时生长速率较快,菌株A.solani在24 h暗培养条件下生长迅速。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3种叶斑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次为苯醚甲环唑,植物源乙蒜素抑菌效果较差。结论:半夏叶斑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室内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苯醚甲环唑对本研究筛选到的3株优势致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为半夏叶斑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尼龙圈结扎胃及结肠壁全层的安全性,为不断扩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成年狗4只,在纤维胃镜及开腹直视配合下应用尼龙圈结扎胃及结肠壁全层,术后3、7、10、17d分别行剖腹术观察结扎部位组织愈合情况。结果所有动物术后恢复良好,观察期间无感染及出血征象。剖腹检查未发现胃结肠穿孔,无局部脓肿形成。结扎部位可见溃疡样缺损。组织学检查可见胃结肠壁肌层断裂,肉芽组织连接胃结肠缺损部位,并逐渐转化为瘢痕组织。术后17d可见再生黏膜完全覆盖缺损表面。结论尼龙圈结扎胃结肠壁全层具有一定安全性,可进一步拓宽尼龙圈结扎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