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慢性阻塞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1996年间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胰腺炎31例。术式选择主要依据病人临床症状及胰胆管病变类型。胰肠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为基本术式。随访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多种术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胰腺炎对缓解、消除症状及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有较好疗效,对于胰腺内分泌功能改善则未见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受者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完成的328例次原位肝移植中的肝动脉重建方法。其中7例受者因肝总动脉不适宜吻合而采用脾动脉重建移植肝动脉。7例受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2.5±11.3)岁。肝移植术中,于胰腺体部上缘处游离受者脾动脉干2cm,结扎其远端,利用其近心端与供肝肝总动脉对端吻合;在2.5倍手术放大镜下,以7-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方式完成动脉重建。结果术后行间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监测显示:7例受者肝动脉血液供应良好,无血栓形成,无胆系并发症发生,无脾脏梗死征象。2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在术后18、21个月死于癌肿复发,5例良性肝病患者术后随访22.6个月(12~38个月),肝功能良好,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在肝移植受者肝总动脉不适宜重建移植肝动脉时,选择性应用受者的脾动脉是简便可行的动脉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单一拉米夫定 (LMV)干预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发生 ,并分析其发生的易感因素。方法 随访 1999~ 2 0 0 3年接受肝移植并采用单一LMV防治HBV再感染的 6 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 ,术后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肝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 ,调查HBV再感染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就术前诊断、病毒学资料及抗病毒治疗等分析其可能的易感因素。结果 在不同时期共出现HBV再感染 17例 ;各时间段HBV再感染率分别是 :6个月内9.5 % (6 / 6 3,其中 5例术后HBV标志物一直未阴转 ) ,6个月~ 1年 13.2 % (7/ 5 3) ,1~ 2年 2 7.8% (10 /36 ) ,2~ 3年 4 1.2 % (7/ 17) ,3年以上 6 0 .0 % (3/ 5 ) ;患者术前HBVDNA阳性及长期服用LMV与术后再感染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术前诊断、性别、年龄及血清HBsAg和HBeAg状态与HBV再感染则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单一LMV预防HBV再感染对大多数肝移植者仍有效 ,但随术后存活时间的延长HBV再感染率呈现上升 ;术前使HBVDNA阴转及建立针对LMV耐药性变异的监测对防治再感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观察加味逍遥丸联合阿米替林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方法 将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加味逍遥丸联合阿米替林(中西药组,32例)和百优解(西药组,32例)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12周时用汉密尔顿(HAMD)评定疗效,记录不良反应。从12周起定时随访至2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于治疗第2周时HAMD评分下降,西药组优于中西药组(P〈0.05),第4周起两组临床疗效和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12周至24周随访发现,中西药组复发3例,西药组因过早停药而复发14例。结论 加味逍遥丸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相当,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移植肝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及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组和非排斥组患者移植肝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及TIA-1的表达情况;结合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肝组织中不同区域的阳性细胞数量。结果肝移植术后共行移植肝组织活检108例次,其中排斥组62例次,非排斥组46例次。两组移植肝汇管区及小叶内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及TIA-1的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移植肝胆管或血管中表达阳性的细胞浸润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阳性细胞数与排斥反应组织学分级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γ-谷酰转肽酶)升高成正相关。结论检测移植肝组织中穿孔素、颗粒酶B及TIA-1的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倩  闫军  杨占宇  江正辉 《胃肠病学》2003,8(5):306-308
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约8%~18%的ALD将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ALC)。ALC的预后虽较肝炎后肝硬化略好,但4~5年生存率仍很低。因此,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而在ALC的治疗中备受重视。现结合我院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均为阴性的单  相似文献   
17.
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与胆管胶原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影响胆道修复重建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对术后胆管再狭窄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了解手术时机与胆管胶原组织含量变化的关系,为临床上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荣昌大白猪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胆管梗阻15d组、胆管梗阻1个月组、胆管梗阻3个月组。建立胆管损伤模型,胆管修复方式为狭窄段胆管切除后的胆管对端吻合术,观察胆管吻合口组织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 胆管梗阻后,胆管黏膜上皮坏死脱落、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壁增厚。胆管修复术后胆管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胶原含量与胆管梗阻时程呈正相关。胆管修复术距损伤时程越长,胆管胶原组织的含量越高,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再狭窄的机会越大,程度越重。结论 胆管损伤后胆管胶原组织含量的变化是影响胆管修复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因素,损伤时程越长,胶原含量越高,术后易发生胆管吻合口再狭窄。  相似文献   
18.
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术的体外静脉转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动物的原位肝移植实验是开展临床肝移植的重要的动物模型。我科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采用贵州小香猪行原位肝移植 19次 ,全部行离心泵体外静脉转流 ,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材料与方法贵州小型香猪 3 8头 ,雌雄兼有 ,体重 12 .5~ 2 3 .5kg ,供受体体重相近  相似文献   
19.
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转归和预后。我们对88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首次就医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旨在探讨我地区精神疾病患者的首次就医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到我院就医的精神疾病患者88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84例(55%),女396例(45%);年龄18~59岁,平均(33.2±11.27)岁;监护人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水平170例(19.3%),初中…  相似文献   
20.
活体肝移植肝脏移植物的获取及修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肝移植物的获取及修剪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完成的1例活体肝移植术中右肝移植物的获取及修剪过程。供受体体重相近,切取含中肝静脉的右半肝为移植物。在术前血管造影、术中多谱勒超声、术中胆道造影的指导下,确定离断肝组织的切面。解剖第一、第二、第三肝门,以CUSA2000超声力离断左右肝间的肝组织桥。移植物离体后实施冷灌注。结果 肝移植物植入后功能良好,供技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切取活体肝植物时应仔细解剖第一、二、三肝门,以超声止血刀离断肝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