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背景:目前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是由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的,该过程有骨髓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及其分泌或表达的分子共同参与,黏附分子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目的:以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迟发抗原4为指标探讨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迁移、趋化的机制。方法: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第3代为种子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0 L-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以下简称心肌组),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以下简称穴位组),每组15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穴位组造模成功72 h后于心俞、至阳、膻中每穴位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3 mL,心肌组造模成功72 h后二次开胸,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及周边心肌分6点均匀地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 mL,4周后颈动脉插管,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及迟发抗原4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心肌组、穴位组大鼠心功能得到改善,两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及迟发抗原4较模型组升高,心肌组和穴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迟发抗原4轴可能是穴位注射干细胞趋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MI)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及时使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灌注。然而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本身亦可导致心肌损伤,包括心肌细胞凋亡和梗死面积增加,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随着冠状动脉溶栓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MIRI已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 TLR4/NF-kB信号通路活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全方组、补气组、化瘀组、祛痰组,各组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和相应中药煎剂连续灌胃9d,末次灌胃给药2h后,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组、②LPS刺激组、③全方组、④补气组、⑤化瘀组、⑥祛痰组、⑦空白血清对照组.其中②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g/ml的LPS,③~⑦组用各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0%)预处理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 μg/ml的LPS,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各项指标测定.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TLR4、NF-kB和TNF-α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TLR4、NF-kB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TLR4、NF-kB和TNF-α表达显著增加(P<0.01),全方组TLR4、NF-kB和TNF-α的表达与刺激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拆方各组中,化瘀组TLR4、NF-kB和TNF-α水平均显著减少(P<0.01),而补气组和祛痰组TLR4、NF-kB和TNF-α水平降低不明显.结论 化瘀祛痰方药及化瘀拆方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TLR4/NF-k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实验家兔经穴标"准通过国家认证的基础上,许多现代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具有药效与穴效整合、药效强、药效长的优点.目的:将中医传统医学穴位注射与现代医学干细胞治疗相结合,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穴位移植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缺血心肌细胞的修复重建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08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电生理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同本大耳白兔,用于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0只心肌梗死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模型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置;穴位注射干细胞组于造模1周后经穴位注射已经分离、培养、扩增、标记的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经穴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对各组家兔心肌梗死区进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穴位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迁移至梗死区;对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复染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以观察迁移的细胞是否分化及分化的性质.结果:穴位注射干细胞组梗死区心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Brdu染色阳性,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染色阳性:模型对照组及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组梗死区心肌组织未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论:家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经穴位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心肌梗死区,并可以在梗死区分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研究脾气虚、脾阳虚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群变化特征,并从小分子代谢物水平探讨脾虚证候本质。方法 21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7只。脾气虚证模型造模方法采用先饱食1天,再禁食2天,自由饮水,每日游泳至力竭,水温35~37℃,连续15天。脾阳虚证造模方法采用脾气虚证加灌服20%番泻叶水浸剂(2 m L/100 g),早晚各1次,连续1周。在造模结束后,根据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及肛温的改变进行模型评价,运用LC-MS技术对大鼠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组间代谢物谱图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OPLS-DA)选取血清中与证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与造模前比较,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体重均有显著降低,两组体重差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阳虚组较脾气虚组体重值降低更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肛温下降,脾阳虚组较脾气虚组降低更多(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与脾阳虚组PC(19∶0)/PE(22∶0)、PC(17∶0)/PE(20∶0)、癸酸、油酸、硬脂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葡萄糖含量升高,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十二碳烯酸、雄酮、4-庚酮、DHAP(6∶0)、尿苷等含量降低。与脾气虚组比较,脾阳虚组PC(22∶1)、PC(22∶6)、PE(18∶0)/PC(15∶0)、视黄醇及脱氧胞苷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C(18∶1)、PC(19∶3)、PC(20∶3)、PC(17∶0)/PE(20∶0)、PC(19∶1)/PE(22∶1)、PC(19∶0)/PE(22∶0)、PC(17∶1)/PE(20∶1)、PC(16∶1)/PE(19∶1)、胆酸、马尿酸、糠酸、十一烷二甲酸、棕榈油酸、羟基硬脂酸、二十碳三烯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丝氨酸、氨基甲酰基天冬氨酸、棕榈酰肉碱、肉豆蔻酰肉碱、乙酰左旋肉碱及亚油肉碱相对含量较脾气虚组显著降低。结论脾气虚及脾阳虚模型大鼠血清中多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初步获得了一些可能与脾虚证候相关的潜在小分子生物标志物。这可能为探索脾虚的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舌脉指标在不同疾病的痰瘀互结证中分布的异同,为异病同治提供临床证据支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以下简称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0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简称脑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43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称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6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四诊信息、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卡方检验、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三病舌脉表现的异同。结果:三病出现频数最高的舌脉指标均为弦脉、滑脉、苔色白等。三病做卡方检验P〉0.05的指标有弦脉、滑脉、苔色白等,P〈0.05的指标有舌态歪斜、舌态强硬、舌质老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心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边有齿痕,舌紫黯、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脑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下脉络青紫或迂曲、舌有斑点,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滑,心脑合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淡黯,舌下脉络青紫或迂曲,苔滑腻或厚腻、脉弦滑、沉滑或短脉。结论:在不同疾病的相同证型中,舌脉表现大体相同,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辨治、专方加减、中成药治疗)等对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995— 2 0 0 1年 ,以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12 0例 ,并观察共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左心功能均有改善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依据 197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 ,符合冠心病 (心肌硬化型 ) ,心功能Ⅱ~Ⅲ级诊断标准的 12 0例中 ,男 89例 ,女 31例 ;年龄在 6 2~ 82岁 ,平均 70 2岁。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80例中 ,男 5 9例 ,女 2 1例 ;年龄在6 3~ 82岁 ,平均 71 3岁 ;病程 2~ 10年 ,用药前常规行心电图 ,血酯等检查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包括荻戈辛0 12 5~ 0 2 5mg ,每日 1次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脑合病中医不同辨证分型与血脂的相关性以探索心脑合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对982例确诊为心脑合病(本研究中特指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运用频数、构成比、百分比、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血脂和心脑合病各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和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中血脂异常的百分比较高,二者与非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和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具有相关性,血脂可以作为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的客观化指标,临床可以通过调控血脂防治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需进行在心脑合病辨证分型基础上的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症状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时而心悸不宁,甚或心痛持续不解,相当于目前西医疾病中的灌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机为人体阳气、阴血亏虚,而致痰浊、瘀血、寒积留聚,引起心脉气血阻闭不通。杨关林教授致力于胸痹心痛痰浊血瘀证证候特征的研究与治疗,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对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从脾胃着手,有独到见解,运用益气、补血、温中、祛痰、养阴等治法之汤药,同时注重因人因地制宜以及调护,其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