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联合3D打印技术在骨转移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4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波消融联合3D打印技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塞组(观察组)20例和单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塞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患肢功能(MST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760±92)ml,低于对照组的(3890±148)ml(P<005);观察组中1例胃癌肱骨中段转移患者术后出现虎口感觉麻木,腕关节及拇指背伸功能障碍等患肢桡神经损伤症状,对照组1例肺癌髂骨转移患者术后伤口渗出较多,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术后1周、术后 3个月VA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ST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3D打印技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塞治疗骨转移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局部肿瘤进展,提高术后患肢功能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四肢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四肢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患者33例的诊治资料,其中,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鞘瘤26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2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个月~5年的随访,26例神经鞘瘤中,24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1例桡神经干的神经鞘瘤术后出现腕背伸活动障碍,随访半年后恢复;1例腘窝部腓总神经鞘瘤术后出现足下垂,随诊功能无恢复后行肌腱移位功能重建。26例神经鞘瘤患者均未见复发。5例神经纤维瘤中,4例肿瘤仅有少量神经纤维包裹,手术切除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诊未见复发;1例神经纤维瘤及2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行瘤段切除+神经吻合术,术后有部分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通过仔细查体,术前结合影像学资料,诊断神经源性肿瘤,术前辨别肿瘤和神经干的关系,术中仔细操作,分离并保护神经纤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9年12月33例MPN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3~69岁).神经纤维瘤病1(NF-1)型11例,散发型22例;四肢部位20例,躯干部位13例;手术切缘阴性28例,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快速冷冻切片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尚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参考作用。方法:对109例骨与软组织肿瘤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并比较分析。结果:快速冷冻切片与最终病理完全符合占58.7%(64/109),基本符合占33.0%(36/109),定性诊断占91.7%(100/109);不能确诊或误诊占8.3%(9/109)。15例转移癌中14例诊断符合占93.0%;恶性骨肿瘤手术切缘符合率100.0%(10/10)。109例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与最终病理完全符合占85.3%(93/109),基本符合占12.8%(14/109);定性诊断占98.2%(107/109);误诊2例占1.8%,需行免疫组化或外院病理会诊以明确诊断。快速病理及常规病理与最终病理完全符合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但其在定性诊断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冷冻切片可作为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的定性参考;高质量的快速冰冻切片,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临床、影像及病理医师的密切配合是保证快速冷冻切片正确结果的重要条件,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的条件下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脱水药物的使用及其选择。方法对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术后使用甘油果糖250mL(试验组)或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手术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的腰腿痛或酸胀麻木恢复情况,并观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药物对腰椎术后的消肿作用类似,而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使用脱水剂有助于保护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功能;甘油果糖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替代甘露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胞瘤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2例,桡骨远端6例,肱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4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Ⅱ级15例,Ⅲ级22例。治疗方法: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或加内固定16例;病段切除21例,其中病段切除加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13例。结果随访4~12年,平均随访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复发3例,复发率18.8%;病段切除组复发2例,复发率9.5%(均为软组织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随访: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7年发生骨关节炎1例,未予特殊处理;病段切除组肿瘤假体重建组分别于术后5年、12年因松动返修各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骨水泥填充组平均评分为28分,病段切除组为22分。功能评定优良29例,中差8例,其中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优良率为93.8%,病段切除组的优良率为66.7%。结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是肢体骨巨细胞瘤治疗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于CampanacciⅢ级合并病理性不稳定骨折者可选择病段切除或加假体重建,应注意假体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例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变位于上肢1例,下肢14例。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CT和MRI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手术方案。AJCC分期ⅠA期2例,ⅠB期1例,ⅡA期3例,ⅡB期6例,Ⅲ期1例,Ⅳ期2例。2例行髋关节离断术,其余13例行保肢术,其中6例辅以化疗,2例辅以放疗。15例患者均获随访12.0~215.0个月,中值时间42个月,其中9例发生复发和(或)转移;5例死于肺转移,10例存活患者中3例为带瘤生存。结论手术为四肢软组织平滑肌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规范放化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8.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990~2003年手术的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中15例行病灶刮除,刮除后自体骨填充3例,异体骨填充5例,自体骨加异体骨填充5例,自体骨加入工骨2例;其中术中磨钻使用4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15例行刮除术中复发2例,复发率13.3%。复发部位分别发生于股骨远端及肱骨近端。其中术中使用磨钻的4例未见复发;大块切除1例亦未见复发。[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刮除彻底与否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术中应用磨钻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人工髋关节聚乙烯髋臼内衬的存放时间与体内磨损的关系.方法:测182例在空气中用γ射线消毒过的聚乙烯内衬的存放时间和临床磨损关系.真实磨损率由计算机辅助通过系列摄片显示股骨头位移计算得出.平均随访7.6年.存放时间平均为13.8个月,其中92%内衬的存放时间小于3年.结果:据分析显示存放时间同真实磨损率之间没有相关性(r2=0.003;P=0.60).结论:放时间小于3年的传统聚乙烯内衬其抗磨损性能同存放时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MALAT)1与miR-205的关系,研究MALAT1调控骨肉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QPCR)对MALAT1、miR-205在两组细胞的表达差异进行比较;利用细胞转染实验分析MALAT1、miR-205的表达关系;采用荧光素酶基因检测分析MALAT1、miR-205的靶向调控关系;利用细胞迁移侵袭试验(Transwell实验)研究MALAT1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结果MG63、Sao-2细胞的MALA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FOB细胞,而MG63、Sao-2细胞的miR-205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FOB细胞(P<0.05)。MG63、Sao-2细胞在转染si-MALAT1后的miR-20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应NC组(P<0.05)。MG63、Sao-2细胞在转染miR-205模拟物后的MALAT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应NC组(P<0.05)。MG63、Sao-2细胞在共转染miR-205模拟物+MALAT1野生型载体后的荧光值明显低于对应NC组(P<0.05)。MG63、Sao-2细胞在共转染miR-205模拟物+MALAT1突变型载体后的荧光值与对应N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AT1+miR-205模拟物组细胞侵袭数明显高于miR-205模拟物组(P<0.05)。结论在骨肉瘤细胞中,MALAT1的表达较高而miR-205的表达较低,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且存在相互抑制的关系。MALAT1与miR-205存在靶向调控效应;miR-205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而MALAT1可靶向逆转此抑制效应,促进骨肉瘤细胞的侵袭与进展,对于骨肉瘤的预测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