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环锯在骨骼病变活检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2009年采用环锯法取病变骨组织23例,其中四肢骨19例,髂骨4例,借助术中透视机定位,并用环锯通过皮肤小切口建立工作通道,钻开病变处骨质,取出病变组织送检.结果 患者全部活检成功并得到明确病理诊断,23例中,骨脓肿2例,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2例,转移性骨肿瘤5例,非骨化性纤维瘤2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骨样骨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无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环锯法通道活检术具有类似开放活检获取成形病变组织块的优点,活检阳性率、病检确诊率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上颈椎病变如齿状突肿瘤和陈旧性的寰枢椎骨折脱位等,可造成延髓、高位颈髓腹侧受压,产生明显神经压迫症状者,手术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鼠骨髓内破骨细胞诱导形成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成为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进行初步的形态观察,为破骨细胞学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有意义的手段。方法:采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1,25-(OH)2D3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观察原代成骨细胞对该方法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的影响。根据是否加原代成骨细胞,分成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二组,未加成骨细胞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诱导培养,加成骨细胞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原代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分别培养6,9,12及15d,各组细胞到培养时间后取出进行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计数、骨片甲苯胺蓝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两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后均出现破骨细胞,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破骨细胞及骨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增多。培养相同时间的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两组之间的破骨细胞及骨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1,25-(OH)2D3诱导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破骨细胞的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成破骨细胞时加入原代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功能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2009年在本院诊治的41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损31例,骨质破坏较轻行病灶刮除,瘤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植骨12例;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病理性骨折行病灶刮除,瘤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植骨后行内固定19例,其中带肌蒂髂骨瓣3例。内固定方法包括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空心加压螺纹钛钉内固定,粗隆间病理性骨折DHS、PFN内固定或倒LCP内固定。恶性骨肿瘤10例,原发性恶性肿瘤行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4例;转移性病灶切除,骨水泥充填,DHS或PFN内固定4例;原发恶性肿瘤髋关节离断术2例。结果: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损31例中2例失访,29例随访12~48个月,平均32个月,均获得满意功能恢复。1例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后再手术。原发性恶性肿瘤6例,随访12~30个月,其中1例死亡,余未见局部复发,生活均可自理,可独立行走。转移性骨肿瘤4例,其中2例于1年内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病理性骨折。结论:应根据股骨近端肿瘤的病理性质、病变范围选择个体化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经口咽入路上颈椎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口咽入路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以来4例经口咽入路寰枢椎手术治疗的陈旧性枢椎基底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措施和经验。结果本组4例经口咽入路手术后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只要措施得当,经口咽入路手术是一种良好的上颈椎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性,29岁,于2018年2月右上肢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疼痛,无外伤史。当地医院CT示:右侧肱骨中段囊性低密度影,考虑骨囊肿(图1)。于2018年3月在当地医院行切开活检术,病理考虑为良性病变。遂行病灶刮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病理考虑恶性可能(未见报告),转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我科室及上海复旦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肱骨)釉质细胞瘤,遂于2018年4月行右肱骨"瘤段切除术+同种异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患者未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法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07~2009年在本院诊治且定期复诊的41例使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性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32个月,均获得满意功能恢复。1例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后再手术,余未见局部复发。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病理性骨折。结论:使用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移植法是治疗肿瘤性骨缺损的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观察髓腔减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对由髓腔填塞面团期骨水泥引起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为一侧股骨髓腔填塞面团期骨水泥,髓腔减压组在股骨近端钻一直径2mm的减压孔,然后同样填塞面团期骨水泥。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组在填塞面团期骨水泥之前3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动态观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动脉血压、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并对实验动物的肺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对照组10只动物均发生典型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对照组动脉血压平均下降62.5/53.8mmHg,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下降33.0mmHg。髓腔减压组10只动物均未发生典型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动脉血压平均下降19.9/10.3mmHg,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下降3.7mmHg。皮质激素预防组10只动物也均发生典型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动脉血压平均下降47.5/43.3mmHg。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下降23.2mmHg,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肺标本可见大量肺脂肪栓塞,甚至可见骨碎屑栓塞。髓腔减压组肺标本中未见脂肪等栓塞表现。皮质激素预防组肺标本见大量脂肪栓塞形成。结论:髓腔高压是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髓腔减压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皮质激素不能有效预防"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但对血压和血氧分压的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成为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进行初步的形态观察,为破骨细胞学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有意义的手段。方法:采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1,25-(OH)2D诱导分化为破骨3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观察原代成骨细胞对该方法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的影响。根据是否加原代成骨细胞,分成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二组,未加成骨细胞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诱导培养,加成骨细胞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原代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分别培养6,9,12及15d,各组细胞到培养时间后取出进行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计数、骨片甲苯胺蓝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两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后均出现破骨细胞,而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破骨细胞及骨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增多。培养相同时间的未加成骨细胞、加成骨细胞两组之间的破骨细胞及骨片吸收陷窝的数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1,25-(OH)2D诱导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破骨细胞的3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成破骨细胞时加入原代成骨细胞共同培养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功能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