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7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77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793篇
口腔科学   172篇
临床医学   968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3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3780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6763篇
  1篇
中国医学   3826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810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818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1020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1089篇
  2004年   1033篇
  2003年   1109篇
  2002年   967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583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优选扶正养肝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方法建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HPLC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不同辅料及用量,以颗粒一次收率和溶化性等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种类、用量及成型工艺参数。结果扶正养肝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3次,每次加12倍量水,每次2 h;最佳成型工艺:赋形剂为糊精-麦芽糊精(1∶2),稠膏-赋形剂(1∶0.4),润湿剂为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用量为15%。结论扶正养肝颗粒的提取工艺和成型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EDC(碳化二亚胺)交联结合化学萃取法制备脱细胞脊髓支架,探讨脱细胞脊髓支架制备效率,分析支架的生物学特性,观察支架能否保留细胞外基质黏多糖成分。[方法]采用EDC交联结合化学萃取法(液氮结合42℃恒温水浴反复冻融6次+1%Triton X-100+1%脱氧胆酸钠+EDC交联+液氮结合42℃恒温水浴反复冻融6次+1%Triton X-100+1%脱氧胆酸钠)处理正常脊髓20根,得到脱细胞脊髓支架(支架组);对照于正常大鼠脊髓组织(对照组)。通过HE染色检验支架组脱细胞效果,统计脱细胞脊髓支架的等级评分"优"、"良"、"一般"、"差"的百分比;选取HE染色脱细胞彻底、评分为"优"的脊髓支架,DAPI染色验证其内部细胞残留情况的等级评分是否一致为"优";通过电镜扫描观察两组内部三维结构并分析其孔径;分析脊髓组织脱细胞处理前后的含水率、孔隙率、抗酶解性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两组材料细胞外基质中黏多糖分布情况。[结果]支架组通过HE染色观察到脱细胞彻底、评分为"优"的百分比为80%;HE染色观察评分为"优"支架经DAPI染色验证其内部细胞残留量评分也为"优";其三维结构完整,其孔径均值为9.07μm;含水率为(228.14±19.39)%;孔隙率为(71.82±2.10)%;在胰酶中,第20 h的酶解率平均为(35.904±1.911)%;免疫组化分析鉴定细胞外基质中包含一定的黏多糖。对照组中正常脊髓经HE染色和DAPI染色观察到大量细胞;三维网孔状结构,孔径均值为40.7μm;含水率和孔隙率分别为(109.32±12.44)%和(61.18±4.19)%;在胰酶中,第20 h的酶解率平均为(25.704±1.030)%;细胞外基质中包含大量的黏多糖成分。[结论]EDC交联结合化学萃取法制备的支架脱细胞彻底、制备效率高,具有三维网状结构、良好的含水率、空隙率、抗酶解性,一定程度上保留细胞外基质中黏多糖成分,符合组织工程学支架制备要求,为脊髓支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药房》2019,(14):1936-1940
目的:制备褪黑素固体脂质纳米粒(MT-SLNs),并考察其在小鼠离体皮肤中的透皮吸收特征。方法:以褪黑素(MT)为模型药物,以山嵛酸甘油酯作为油相、泊洛沙姆188(F188)为乳化剂,通过熔融乳化法制备MT-SLNs。使用透射电镜观察MT-SLNs的形态,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分布,使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其红外光谱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滤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Franz扩散池法比较MT-SLNs和MT原料药的体外透皮吸收特征。结果:MT-SLNs的处方中含2.5 mg/mL MT原料药、25 mg/mL山嵛酸甘油酯和1%F188;所得MT-SLNs呈圆球状,且未见聚集现象发生;其平均粒径为(67.88±0.17)nm,多分散指数为0.188±0.001;其红外光谱图未见N—H伸缩和弯曲振动的特征吸收峰,且苯环C—H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红移至1 750 cm~(-1)。所得MT-SLNs的包封率为(87.54±5.31)%,载药量为(8.42±0.78)%。MT-SLNs及其原料药的透皮吸收行为均符合零级动力学释放规律;其中,MT-SLNs的稳态透过速率[(31.71±2.78)μg/(h·cm~2)]显著高于其原料药[(10.32±3.24)μg/(h·cm~2)],其滞后时间[(0.17±0.01)h]显著短于其原料药[(1.57±0.37)h](P<0.01)。结论:所制MT-SLNs的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可促进药物的体外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制备血液的设备也陆续出现,改变了以往靠人工制备血液的传统方式,不仅增加血液储备,同时也避免了血液的浪费,提升了血站的血液供应能力,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使信息一体化,能够帮助血液成分制备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将细致探讨现代化设备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制备注射级盐酸氨溴索。方法用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可把盐酸氨溴索从口服级精制为注射级。结果产品能够达到注射级的要求,收率85%以上。结论该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四物汤制备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当归-川芎蒸馏液、水煎液、醇沉上清液及醇沉淀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作用的影响,阐明四物汤制备工艺的合理性。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浆黏度及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计算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高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测定不同中间产物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在200s-1、30s-1、5s-1、1s-1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提高了18.67%、14.41%、14.23%、18.11%;血浆粘度提高了43.97%)。当归-川芎蒸馏液10g/kg剂量组在200s-1、30s-1、5s-1、1s-1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降低了25.29%、24.15%、24.14%、27.28%;血浆粘度降低了50.45%;四物汤水煎液10g/kg剂量组在高、中、低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降低了25.71%、26.48%、29.24%、34.33%;血浆粘度降低了62.28%;四物汤醇沉上清液10g/kg剂量组在200s-1、30s-1、5s-1、1s-1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降低了20.48%、16.84%、18.22%、22.60%;血浆粘度降低了47.54%;四物汤水煎液10g/kg剂量组还可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了12.81%);而四物汤醇沉淀物10g/kg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作用不明显。结论:四物汤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制备过程能较好地保留活血药效成分,从活血角度出发,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20.
肝脏替代治疗是目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而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拓宽了肝脏替代治疗的研究领域.目前普遍的支架制备过程是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经灌注设备将化学试剂(去垢剂、消化酶等)注入肝脏自身的脉管结构中,达到去除细胞成分,保留支架内ECM和超微脉管结构的目的.再将种子细胞注入到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获得再细胞化肝脏,模拟机体内肝脏生物环境进行体外或体内培养,观察种子细胞附着情况,检测肝脏代谢功能,评估肝脏替代效果.目前,种子细胞的选取、再细胞化流程、再细胞化肝脏移植等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围绕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与评价、检测和应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应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