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药师深入普外科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的颈胸组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对其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考查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率由100.00%下降为46.30%(P<0.05);用药频次由1.65次/例下降为0.67次/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由0.00%上升为69.44%(P<0.05);围手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988.17元下降为118.50元。结论: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有效地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普外科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水平探索有效干预路径。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对医院普外科医师的抗菌药物认知状况进行调查与干预。结果医师用通用名开具药品的比例由干预前57.7%上升为干预后94.0%(P0.05);医师对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30.0%的由干预前4人增加为干预后10人,使用比例30.0%~50.0%由干预前6人增加为干预后14人;用药天数选择3d的医师明显增多,由干预前12.5%上升为干预后40.6%(P0.05);干预前后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所考虑的前3位因素均为疗效、感染病原菌、安全性,但干预后有更多医师开始关注细菌耐药状况,由干预前3人增加到干预后12人;干预前后医师对抗菌药物知识掌握主观自我评价均较好;通过定量评价医师专业知识认知情况,干预前人均得分仅为(3.91±1.12)分,干预后上升为(6.06±1.27)分,有所改善(P0.05)。结论干预后医师抗菌药物认知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交流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院2007年400例门急诊处方和60名患者,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该院处方平均合格率为37.2%.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不完整、不规范和不合理等.<办法>实施后,部分指标有显著改善,处方平均合格率提高了12.2%(P=0.00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显著降低(P=0.001),药品使用通用名的百分率显著提高(P=0.000).结论 <办法>的实施对医院处方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比阿培南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并进行回顾性应用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DUE操作指南,构建DUE标准基本框架,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比阿培南药品说明书等,组织专家讨论建立比阿培南DUE标准;设计患者使用比阿培南调查表,评价某三甲医院比阿培南使用情况.结果 建立的比阿培南DUE标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3个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DUE标准应用,发现某三甲医院比阿培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在患者治疗前后体温监测、血常规检查、药物使用剂量和给药途径、溶媒选用和滴注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符合标准率均为100.0%;在用药指征和禁忌证把握、病原学检查、用药疗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用药指征符合标准率为70.0%,8.3%有用药禁忌证、第1次使用前<72 h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占60.0%、用药疗程符合标准率为58.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符合标准为40.0%.结论 建立的比阿培南DUE标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可发现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苦参醇提物(Sophora flavescens alcohol extract,SFAE)对大鼠尿液代谢轮廓的影响,探讨SFAE可能的肝毒性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SFAE 0、1.25、2.5 g/kg,14 d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检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组间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3组大鼠尿液中代谢物在14 d后得到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出15个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其中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胆酸、甘氨胆酸、脱氧胆酸、马尿酸和肌酸与肝脏毒性关系密切,二氢鞘氨醇和酮戊二酸表达水平降低,其余13种差异代谢物表达水平升高,苦参主要干扰大鼠体内胆汁酸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SFAE对大鼠产生肝毒性,且肝毒性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蕾  史天陆  孙言才  苏汉中  姜玲 《安徽医药》2013,17(6):1051-1053
目的探索制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卫生部有关规定等,建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然后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住院患者出院病历120例,进行评价,发现存在问题。结果建立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包括适应证、联合用药、管理指标、用法、用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临床疗效及疗效监测措施等内容。通过回顾性应用评价标准,发现某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做得较好的方面有:联合用药、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给药途径、处方医师权限管理均符合标准;但存在用药疗程不足或偏长现象、不符合适应证标准比例占29.17%、14.17%、存在药物配伍禁忌、滴注时间在病例中无记录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建立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在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够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某三甲医院2005—2011年100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上报的10 097例ADR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ADR分类、可疑药品的药理分类、ADR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药品剂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097例ADR报告中,各年度上报例数呈上升趋势;其中21岁以下和70岁以上年龄段发生ADR的男性多于女性;抗感染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占32.05%),其次为抗肿瘤药(占29.81%);注射剂型引起的ADR最常见,尤其是化学药品(占86.2%),中药口服剂型导致ADR为30.7%,高于化学药品(12.4%);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表现最为常见,占33.38%。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静脉给药,关注未成年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男性)用药安全,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院2007年400例门急诊处方和60名患者,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该院处方平均合格率为37.2%.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不完整、不规范和不合理等.<办法>实施后,部分指标有显著改善,处方平均合格率提高了12.2%(P=0.00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显著降低(P=0.001),药品使用通用名的百分率显著提高(P=0.000).结论 <办法>的实施对医院处方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现人药物分析文献中药物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院2007年400例门急诊处方和60名患者,按照<办法>要求,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该院处方平均合格率为37.2%.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为处方不完整、不规范和不合理等.<办法>实施后,部分指标有显著改善,处方平均合格率提高了12.2%(P=0.00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显著降低(P=0.001),药品使用通用名的百分率显著提高(P=0.000).结论 <办法>的实施对医院处方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