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环孢霉素A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全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用于测定全血中环孢霉素A(CsA).方法在甲醇-乙腈-水体系中,研究影响CsA测定的诸条件:流动相的组成、柱温的降低及内标物的选择等;提出RP-HPLC法测定CsA的新方法:于C18柱上,用含0.002 5 mol@L-1LiSO4的甲醇-乙腈-水(16:66:18,V/V)为流动相,以环孢霉素C(CsC)为内标物,在50℃柱温下,于218 nm处检测.结果CsA线性范围25~1 600μg@L,最低检测浓度10 μ-g-L,回收率100.21%,日间和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6.0%;全血中CsA线性范围25~1 600μg@L-1,最低检测浓度10μg@L-1,回收率90.14%,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9.0%.结论本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柱温低的特点,可广泛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情况,探讨发生ADR/ADE的年龄因素。方法:对某院2007年度共收集到的ADR/ADE报告表1102份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年龄分布情况。结果:2007年度某院发生ADR/ADE高峰年龄集中时点为38岁,高峰期年龄为24岁~52岁。统计分析显示,圆形分布法明确可靠,可以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色谱新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言才  屈建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1):973-977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即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及借助计算机手段,以实现其连续化、自动化、联用化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24.
以甲硝唑为基础配伍的2组抗胆道感染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言才  方焱  屈建 《安徽医药》2003,7(1):10-13
目的 探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甲硝唑G)与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及贮存期。方法 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含量 ;用经典恒温法、留样观察法考察甲硝唑G 头孢唑啉钠及甲硝唑G 头孢曲松钠配伍液的含量、pH值及外观的变化。结果 甲硝唑、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2 0 1~ 2 0 0 8mg·L-1、5 0 7~ 30 4 2mg·L-1、4 0 3~ 2 0 16mg·L-1;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9 5 8± 1 6 3) %、(99 78± 1 2 3) %、(99 93± 0 96 ) % ;70℃ ,8h内的热分解产物不干扰测定。恒温加速试验时 ,配伍液中甲硝唑稳定 ;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降解均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 ,2 0℃的T0 9分别为 2 6 0 8d和 6 0 7d ,T1/ 2 为 171 5 4d和 39 95d ;溶液颜色有随温度、时间递增而加深的趋势。室温 (2 0℃±1℃ ) ,0~ 12 0h内留样观察 ,配伍前后药物残存率 >95 % ,pH值、外观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高温 (5 0、6 0、70℃ )下 ,甲硝唑稳定 ,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随温度、时间递增而逐渐降解 ;室温下 ,0~ 12 0h内 ,2组配伍液的含量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5 % ) ,pH值、外观无明显变化 ,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5.
方焱  孙言才  屈建 《安徽医药》2003,7(4):289-290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 (PB)、苯妥英 (PT)和卡马西平 (CBZ) 3种抗癫痫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5 5∶4 5 ) ;内标物为巴比妥 (BB) ;检测波长为 2 2 0nm ;流速为 1 0ml·min-1;柱温为 30℃。结果 PB在 1 0~ 8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 =0 9999,n =5 ) ,PT在 1 0~ 5 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0 9996 ,n =5 ) ,CBZ在 0 5~ 2 0mg·L-1范围内呈线性 (r =0 9995 ,n =5 ) ;其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 0 2 5、0 2 5及 0 1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5 75 %、96 5 4 %和 92 13% ;日内RSD(% )小于 6 2 9% ,日间RSD(% )小于 6 6 4 % (n =5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 ,适用于癫痫病人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测定原料药及注射剂中丹皮酚 (paeonol,Pae)的含量。 方法 采用LichrospherC18柱 (4 6mm× 2 5 0mm ,粒径 5 μm) ;以甲醇乙腈水 (30∶4 0∶30 )为流动相 ;流速为 0 8ml·min-1;检测波长为 2 74nm ;柱温为 2 5℃ ;进样量为 2 0 μl。结果 Pae的线性范围为 0 0 2~ 2 5 6 0mg·L-1,回归方程为 ^Y =3772 5 2 5 8X - 0 74 74 ,r =1 0 0 0 0 ,n =5 ;平均回收率为99 87% ;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 4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 ,可用于Pae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7.
丹皮酚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丹皮酚(paeonol,Pae)在正常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为Pae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正常小鼠一次性按50mg.kg-1灌胃(ig)Pae后,用HPLC法检测不同时间间隔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C-t)数据在计算机上经DAS ver1.0程序软件拟合,进行自动房室模型的判别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结果:正常小鼠一次性50mg.kg-1ig Pae后血清的药-时曲线为单室模型一级吸收,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a=(10.7±10.9)min-1,Ke=(0.10±0.07)min-1,Vd=(3.7±1.4)L.kg-1,t1/2Ka=(0.6±0.9)min,t1/2α=(8.7±3.9)min,CL=(0.37±0.16)L.min-1,AUC0-t=(121.9±37.3)mg.L-1.min,MRT0-t=(42.4±7.0)min,tmax=5.0min,Cmax=(14.5±6.1)mg.L-1。结论:正常小鼠ig Pae后,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一级吸收,药物进入体内迅速分布,代谢消除也较快。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参与胆道术后伴发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胆道感染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尤其是多药耐药菌的防治和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团队,根据患者血常规、血生化、体温以及腹痛等病情变化,提供合理性意见,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对其主要药物治疗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第2天,血常规白细胞15.76×109/L,中性粒细胞80.9%,诉有发热、头疼等不适,体温38.7℃,考虑胆道感染尚未控制;针对患者感染部位、抗菌药物药动学及抗菌谱等特点、可能为耐药菌等情况,临床药师建议将抗菌药物头孢米诺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 g,1次/12 h,静脉滴注,同时留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加药敏,待药敏结果报告后再作调整;考虑头孢哌酮/舒巴坦可干扰体内维生素K的代谢,造成出血倾向,建议加用维生素K1,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治疗3d后患者体温逐渐得到控制,腹痛、头疼等不适症状有所缓解,复在血常规白细胞10.85×109/L,中性粒细胞75.2%;胆汁细菌培养3d后回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药敏结果提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维持前抗感染治疗方案,治疗7d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参与制定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开展药学监护,对多药耐药菌的预防与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时性别差异所呈现的某些基本特点,为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769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7690例ADR报告中性别因素分别与报告年份、患者年龄、药品类别、前位药品、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等指标相关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7690例报告中,男性4052例,占52.69%,女性3638例,占47.31%,男女之比为1.11∶1;2007至2010年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而2005至2006年男性低于女性;0~21岁及51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而21~51岁女性多于男性;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中成药、维生素类药等引起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药、心血管系统药、呼吸系统药等女性多于男性;注射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7种药品引起ADR男性多于女性,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引起ADR女性多于男性;应用混悬剂、口服溶液剂、粉针剂等6种剂型出现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应用丸剂、分散片、胶囊剂等4种剂型则女性多于男性;腹腔用药、鞘内用药、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出现ADR男性多于女性,而局部外用、眼内用药、肌内注射等女性多于男性;ADR所致代谢营养障碍、视觉损害、血液系统等例数男性多于女性,而听觉和前庭功能损害、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女性多于男性;在一般的、新的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严重的4种ADR严重程度中,男性ADR例数均多于女性。结论在加强ADR监测时,应了解ADR性别差异,其对实施药品安全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通过对ADR性别差异的深入分析,可以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摘 要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静脉输液使用认知度进行调查,为减少输液不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院内办公自动化系统,由该院在职医师、护师、药师自愿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上报输液使用认知度调查表。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52份,有效回收率98.7%。医务人员对输液使用安全性、不良反应知识认知度较高,对输液疗效存在认知误区,岗位、职称对医务人员输液使用认知度影响较大。结论: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使静脉输液能够规范使用,切实缓解群众就医负担,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