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普外科临床药师深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前后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病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考查临床药师的工作效果。结果:干预后腹股沟疝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6%(96/100)降至39%(39/100)(P〈0.0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由5%(5/100)升至69%(69/100)(P〈0.05);围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平均药费、抗菌药物费用下降显著(P〈0.05)。结论:我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干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极大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为下一步开展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药学服务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临床药师在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中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4个月后,抽取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前后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0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下降为74.0%。用药时机不合理由100%减少到6.0%,Ⅰ类切口抗菌药物疗程>48 h的由67.0%下降为2.0%。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李振知  韩凤昭  杨文华 《中国药房》2012,(22):2036-2038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6月(非干预组)和2011年9月-11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围术期预防用药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合理率分别由干预前的5.71%、68.57%、11.43%提升至干预后的75.90%、95.18%、75.90%(P<0.05);人均抗菌药物费用由814.6元下降至433.5元(P<0.05);人均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4.07d下降至3.65d。结论:通过制定规范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显著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前后本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前3个月200份出院病历,作为参与前组,临床药师参与后3个月200份出院病历,作为参与后组。对两组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选择、术后用药时间方面使用合理率有显著提高;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由(89.5±19.8)h降至(28.96±15.2)h,参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有效参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希娜  李丹露  刘璐  张婧  马满玲 《中国药房》2012,(30):2818-28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5-7月219例(干预前)和2010年9-11月229例(干预后)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应用率、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的正确率从干预前的1.83%增加到干预后的95.6%(P<0.01);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干预前的(3.3±1.9)d缩短到干预后的(1.9±1.1)d(P<0.01);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从干预前的0.4%增加至干预后的82.9%。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明显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预前后广西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甲状腺、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地区10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10月基线调查及2010年4月、10月、2011年6月三轮干预后3种清洁手术出院病历,进行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99.08%下降为干预后62.33%(P<0.05);合理使用率逐渐提高,由干预前0.92%上升为干预后49%(P<0.0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明显改善;平均药费由2 639.4元下降为1 604.59元(P<0.05),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566.18元下降为223.01元(P<0.05)。结论: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费用,为探索广西地区医疗机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使用前2009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份,参与使用后2010年4—12月病历180份,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法与用量等趋向规范。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有效,可明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柯静  陈琳 《中国药房》2016,(5):691-69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9月(干预前)、2014年10-12月(干预后)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各250份,对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7.02 DDDs/(100人·d)降至23.30 DDDs/(100人·d),使用率由82.40%降至57.2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合理率由56.80%升至82.52%,用药疗程合理率由49.51%升至79.02%,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有效、可行的,能积极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某三甲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干预前)和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干预后)的甲状腺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各90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该院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干预前的96.67%下降到干预后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术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指标合理率均显著提高(P<0.05)。干预前后切口感染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体温变化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可行且有效,可对Ⅰ类切口围术期合理预防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清莲  方素霞 《海峡药学》2013,25(1):254-255
为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随机选取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外科手术患者各10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指标等。结果干预后用药时机不合理由74.2%减少到4.3%,干预前抗菌素应用率为98.2%,干预后为69.8%,减少了28.4%。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伤口感染率无明显改变,但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等问题。我院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师仍需加强对手术科室抗菌素监督。  相似文献   

11.
郭峰  赵纳 《中国药房》2011,(34):3184-3186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骨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6月(干预前)和2010年1~6月(干预后)骨科住院患者归档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率从86.00%降至31.00%,抗菌药物人均费用从296.32元降至89.56元。结论:临床药师干预骨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后,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师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外科围术期合理用药指标制定综合药学干预细则,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抽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和2019年1—2月骨科Ⅰ类切口出院患者病历各50份,分别作为第1研究组、第2研究组、第3研究组和第4研究组,比较四组患者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差异。从用药指征是否恰当、使用药物的时间和选择的药物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方面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第4研究组患者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30.00%(15/50),较第1研究组(66.00%,33/5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研究组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为80.00%(12/15),较第1研究组(39.39%,13/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研究组患者平均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疗程为1.4 d,较第1研究组(3.7 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指征恰当、药物选择合适和用药疗程适当等评价指标均较第1研究组显著改善。结论:药学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骨科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3年7~12月(干预前)和2014年1~6月(干预后)的子宫肌瘤切除术病历各50份,对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联合用药比例由70%降至64%;品种选择合理率由78.0%升至100.0%,抗菌药物疗程合理率由10.0%升至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由30.0%降至27.3%,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由32.0%降至23.0%;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减少1.08d。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可行且有效,能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李锐  刘福 《中国药事》2018,32(1):150-155
目的:调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1-12月出院的997例(干预前组)和2016年1-12月出院的958例(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对其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了9.87%;药物品种选择方面,干预后组预防性使用1、2代头孢菌素者比例明显高于干预前组(81.46% vs.62.12%,P < 0.01);用药时机及疗程方面,干预后组术前0.5 ~ 1 h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术后用药疗程≤ 24 h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96.15% vs.85.10%,P < 0.01;68.18% vs.29.55%,P < 0.01);适应证方面,干预后组的合理性用药比例也明显高于干预前组(84.62% vs.73.67%,P < 0.01);另外,在用法用量、药物联用等方面干预后较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本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药师未干预手术病例260例及药师参与干预后的手术病例26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干预后用药时机不合理的比例由干预前80.39%降低到6.92%,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由干预前9.6 d减少到4.2 d;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伤口感染率无明显改变,但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等问题。结论外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在使用期间需要区分患者的病症情况,再进行用药,降低患者药物使用的剂量,避免药物使用过度,临床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合理性,但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全程持续的干预实现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临床药师组织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临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对干预效果从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以及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使用剂量、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干预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明显提高,术前用药合理率达91.67%;术后平均用药时间由原来的8.14d缩短到4.98d,抗菌药物费用降低了29.49%;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抑制,围手术期用药趋于规范。结论临床药师直接组织并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在耳鼻喉科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先后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提供药学服务的效果,一是对我院耳鼻喉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二是分析该病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值(DDDs)偏高的原因,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以帮助降低抗菌药物的DDDs值。结果:临床药师在我院耳鼻喉科开展药学服务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从91.92%降至40.44%,具体表现在用药指征不当、用药品种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和用药时长不当;干预后6个月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值的平均值从20.57降低至13.40。结论:临床药师在我院耳鼻喉科开展药学服务后,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值明显下降,但是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需要临床药师与医师进一步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