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老年人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改变,其明显的特征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日益增加,经常并发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其致残率、致死率很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消耗了大量医疗费用和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2.
迷评分(GCS)≤13分]患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截取年龄、性别、体重和入院3 h内实验室指标(血乳酸、血钾、血钠、PLT计数、D-二聚体)和血压等指标,行两组间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入院3 h内血乳酸水平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考察血乳酸预测死亡的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09例患儿纳入分析,存活组92例,死亡组17例。死亡组入院3 h内中位血乳酸值(4.9 vs 0.8 mmol·L-1)、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率(76.5% vs 42.4%)、入院时GCS评分≤8(94.1% vs 45.7%)和低血压(76.5% vs 7.6%)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血钾水平低于存活组[(3.4±0.5) vs (3.7±0.6) mmol·L-1, P=0.047)]。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889~0.982,P<0.001),血乳酸界值为2.5 mmol·L-1预测死亡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9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3 h内血乳酸(OR =1.579, 95%CI:1.129~2.209,P= 0.008)、入院时低血压(OR = 21.658, 95%CI:2.673~175.480,P= 0.004)是中重型TBI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8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和血钾水平与死亡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3 h内血乳酸水平可以预测中重型TBI患儿预后,且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先心病术后VAP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根据VAP的发生情况,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先心病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312例患儿分为VAP组(n=53)和非VAP组(n=259)。采集VAP患儿的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相关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先心病患儿术后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VAP患儿的痰培养阳性者51例,共培养出阳性菌株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78%),革兰阳性菌9株(14%),真菌5株(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较高(总耐药率>74%),而对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及美洛培南较敏感(总耐药率19%~32%)。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白蛋白水平、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镇痛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是否使用H2受体阻断剂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先心病术后VAP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根据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先心病患儿术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了解浦东新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视力情况,为完善学龄流动儿童视力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共2 970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对714名初查中疑似视力不良的学生开展复查,其中461名学生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散瞳验光.结果 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5%,散瞳率为64.6%,复查近视率为40.6%.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裸眼视力与球镜度数逐步降低,眼轴逐渐增加.无论是否散瞳,学生近视程度与年级增长有明显的伴随趋势.结论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近视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学校需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并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眼防保健部门应加大对于散瞳验光技术的开发以及对广大学生家长的正确引导,学校动员学生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并参与儿童正确读写姿势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呈现检出率高、发病年龄提前的流行特点[1],围绕学生近视防治以及视力保护的相关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1-3].中医称近视为能近怯远症,其病机多为心阳衰微、阳虚阴盛,或肝肾两亏,目失濡养,以致神光衰微[4-5].传统医学认为,耳穴疗法通过磁珠贴压可以按摩刺激耳穴,能促进肝脏血流,改善眼睛的供血,进而提高视力.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6-8]证实中医耳穴等综合疗法能够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本研究于2014年3-6月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1所小学,对中医耳穴贴压治疗短期效果进行观察,通过散瞳验光屈光度改变等客观观察指标,科学评价单纯中医耳穴贴压防治小学生轻度近视的短期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上海市原南汇地区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学生视力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3 385名上海市原南汇地区一~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并发放问卷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学生近视率为60.3%,其中中度近视为42.7%.女生近视率(63.1%)高于男生(57.6%).小学生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现增高趋势(x2=37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健康状况、学习压力、读写姿势、母亲视力以及照明光源是小学生近视发展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近视率随着年级与学习压力的增加而上升.学校需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且需将视力预防保健工作前移,动员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并参与儿童正确读写姿势的培养,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视力预防保健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经妇科门诊确诊为围绝经期患者30例,均进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并检查血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而无其他慢性疾病,且近3个月均未服用过激素类药物.采用前入路SGB,每日1次,左右交替进行,每10次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FSH、LH、E2的变化.结果 血中E2由治疗前的(31.29±19.36)pmol/L升高至(159.47±88.21)pmol/L(t=-24.976,P<0.01),FSH由治疗前的(54.67±19.24)U/L下降至(38.15±13.50)U/L(t=13.872,P<0.01),LH由治疗前的(36.1±15.6)U/L下降至(26.7±8.7)U/L(t=9.188,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潮热出汗、失眠、心悸、关节痛、肌痛、阴道干涩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1%、92%、85%、87%、88%.方法 SGB可调整围绝经期自主神经平衡失调,使已紊乱的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达到新平衡,是消除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简介  例 1:患者 ,男 ,48岁 ,上腹痛、胀满不适 4月余 ,做胃镜检查 ,当胃镜进入胃内后 ,发现胃的形态改变 ,向右侧调节镜角方可找到体腔 ,且胃小弯及胃角位于视野下方 ,大弯位于上方 ,未发现皱襞螺旋状扭曲 ,但无法进入球部 ,疑为胃转位 ,嘱患者改变为右侧卧位后 ,再行检查 ,顺利完成检查。术后做 X线钡餐、B超等检查 ,诊为腹腔内脏 (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 )转位 ,胸透未见异常。  例 2 :患者 ,男 ,30岁 ,因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半年余就诊 ,患者于 3月前行 X线钡餐检查发现右位心 ,胃十二指肠等转位 ,示慢性胃炎 ,经治不…  相似文献   
19.
蛇毒是从各种毒蛇的毒腺中取得,成分较为复杂,一般含有近三十种毒素蛋白和酶以及少量其它蛋白质。这些成分与蛇毒所引起的出血、水肿、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子DNA断裂指数(DFI)与胚胎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例在我中心行IVF-ET助孕治疗的男性患者,手淫取精后做精子DNA断裂指数(DFI),将DFI〈27%作为对照组组(n=15),平均年龄(35.29±4.43)岁;将DFI〉27%(n=11)作为实验组,平均年龄(32.27±4.03)岁,分别比较其受精率、1级胚胎率及囊胚率。结果对照组受精率(56.73±4.03)%,实验组(54.36±3.85)%;对照组1级胚胎率(49.27±4.40)%,实验组(35.27±7.38)%;对照组囊胚率(51.80±6.67)%,实验组(32.45±3.42)%。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而≥7细胞胚胎率、1级胚胎率及囊胚率有显著差异。结论DFI指数可以作为胚胎发育潜能的前瞻性评估指数在IVF术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