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头孢拉定加肝素钠封管预防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1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55例,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给予肝素钠封管,干预组患者给予头孢拉定加肝素钠封管。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2.28%,干预组为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采用头孢拉定加肝素钠溶液封管,可有效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近年老年人脊柱结核的发病增多,且易与各种退行性变混淆,早期诊断不易。我们搜集了13例老年性脊柱结核的病例,回顾研究其低场磁共振(MRI)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认识。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2~2006年经证实老年脊柱结核共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61~78岁,平均(68±7.1)岁。1.2  相似文献   
13.
<正>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冠脉搭桥术后常需要随访检查,但因选择性血管造影为有创性检查,操作复杂,费用较高,患者不易接受。双源CT的问世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准确诊断提供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本文收集74例双源CT冠脉搭桥术后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及双源CT在复杂先心病冠状动脉变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行128层螺旋CT及双源CT检查的复杂先心病共69例,统计冠状动脉变异的发生率及影像表现。结果所有69例患儿经128层螺旋CT及双源CT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均获得可诊断的图像,共发现16例冠状动脉异常。结论128层螺旋CT及双源CT可以多方位、立体的清晰显示复杂先心病所并发的冠状动脉变异或畸形,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6个节段的病变仅在MRI心肌灌注上显示,病变直径均小于1 cm。结论在心率合适的患者中利用单次对比增强双能量CT心脏成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同时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成像。  相似文献   
16.
冯越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10):697-69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及IL-6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2例ITP患儿为病例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儿童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7、IL-23及IL-6等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病例组Th17细胞百分率为(3.12±0.91)%,高于对照组的(1.34±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IL-17、IL-23、IL-6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IL-23、IL-6等的异常增高是ITP患儿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干预Th17细胞的分化、增殖或将成为治疗小儿ITP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革  钟渠  冯越  郑鹏  李忠万  王忠华 《海南医学》2005,16(10):121-122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在30度鼻内窥镜直视下根据弯曲部位和程度等分别采用三种手术切u方式和四种手术径路暴露术野进行鼻中隔成形。结果 主观治愈率为73.12(68/93)。好转率为20.43%(19/93),不愈率为6.45%(6/93);客观治愈率为75.27%(70/93),好转率为24.73%(21/93),不愈率为2.15%(2/9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具有照度好、视野清晰、暴露充分、操作准确、并发症少、止血彻底等优点,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颢颧部皮肤固位结构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意义。方法:解剖10具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的颞部及颧部,用大体解剖的常规方法,逐层分离颞颧部皮肤、浅筋膜(包括脂膜与膜层)、深筋膜或骨膜,观察该处的固位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颞颧部的固位结构主要由浅筋膜膜层在上颞线、颧骨缘和表面、眼轮匝肌深面形成,主要有颞部固位结构、颧骨眶部固位结构、眼轮匝肌外侧和下部固位结构。结论:上述皮肤固位结构的观察,为临床上研究颞颧部皮肤结构老化的机理和颞部及颧部老化矫正方法的改进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腹部、大腿等部位的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颗粒脂肪经过提纯后超量30%均匀注射入面部及颈部标定的老化凹陷区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注射层次。结果:17例患者38个注射部位,脂肪移植量1~15ml(平均每个部位6.5ml)。除4例患者6~12个月后重复注射外,其余均注射一次。随访时间6个月到4年,效果良好。无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面部老化症状改善明显,效果持久。结论: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现面部年轻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了3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患者血中IL-2含量和ELISA法检测SIL-2R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童作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经1个月治疗后,血清IL-2和SIL-2R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观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