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4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1篇
临床医学   1449篇
内科学   12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70篇
综合类   2007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72篇
  1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及邵逸夫医院收治的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136例,均采用二尖瓣置换与同期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其中52例发生术后复发,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术前及术后的LAD、LVEF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均可能影响患者的复发率(P<0.05);将单因素分析所得结果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手术前后LAD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房颤病程>5年、合并有高血压、P波离散度>40ms、术后LAD>45mm、术后hs-CRP>0.6 mg/dl又为其危险因素(OR>1)。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率高,病程、高血压、P波离散度、术后LAD及hs-CRP水平均为其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换瓣技术越来越成熟,许多病人换瓣后得以重生[1]。然而,器质性心脏病死亡的不可预料性增加了猝死的危险,也有病人术后突然心脏骤停。我科抢救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心脏骤停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58岁,农民,行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术中麻醉平稳、麻醉效果好,病变部位处理彻底,无正常脏器损伤,术中止血彻底,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留置心包、胸腔引流管。术后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动物实验,对一种新型国产二尖瓣夹合器系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14只正常三元杂交系猪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植入新型二尖瓣夹合器系统,对照组行传统二尖瓣修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检查,术后140 d对动物安乐死取材,进行心脏及主要脏器大体、病理检查,观察植入后的情况。实验组共8只动物、对照组共4只动物达到实验终点,所有动物术中未出现夹合器脱落、心脏破裂、瓣膜损伤、顽固性心律失常、脏器栓塞、心力衰竭、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超声显示,所有夹合器均固定在二尖瓣处,不同时间点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两组间均未见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液学检查,未见植入器械对肝肾功能产生明显影响。病理检查提示,夹合器周围瓣叶呈现慢性炎症、黏液样变性、少量出血,未引起二尖瓣及心脏组织损伤,未出现心脏血栓、感染,各脏器也未见血栓栓塞。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国产二尖瓣夹合器系统生物相容性好,能够有效固定在二尖瓣处而不引起严重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呼吸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体检科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脏参数检测结果以及吸气相、呼气相二尖瓣与三尖瓣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左房前后径大于对照组,二尖瓣口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气相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低于吸气相(P<0.05);对照组呼气相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高于吸气相,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低于吸气相(P<0.05);观察组呼气相与吸气相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以及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存在心脏结构异常改变,超声监测发现呼吸可对患者二尖瓣血流速度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付贵琴  曾勇 《北京医学》2006,28(8):509-510
严重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心室扩大同时不伴有器质性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常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MR可以加重心力衰竭,并影响患者症状和预后.已有研究表明,MR可增加既往有心肌梗死或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二维和三维两种方法测量计算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9年3~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择期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瓣膜置换结束后采用二维TEE测量左心室流出道直径,计算左室流出道横截面积,同时采用三维TEE,通过3D几何量化软件直接描记测量左室流出道横截面积。使用平衡方程法,分别计算所置换人工二尖瓣的有效瓣口面积(EOA),采用Bland-Altman PLOT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组结果EOA-2D和EOA-3D的一致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二维和三维法测量共34对EOA值,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为(2.22±0.71 cm2 vs 2.35±0.70 cm2n=34,P < 0.001),差值均数为(-0.14±0.20 cm2),95%一致性界限为(-0.53,0.25 cm2);EOA-3D和EOA-2D的回归方程为y=0.27+0.94×x,相关程度较好。结论TEE二维和三维描记两种方法测量计算人工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的一致性较好,二维法测量结果略低于三维法约6%。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瓣膜反流与左室应变及扭转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5例冠心病合并IMR的患者,根据其二尖瓣有无反流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0例和IMR组75例(轻度35例,中重度40例),同时期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获取左室应变及扭转参数,即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扭转角度峰值(Twist)、扭矩(Torsion)、心尖扭转角度(Aprical)、基底段扭转角度(Basel)、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SDI),比较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及与二尖瓣反流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冠心病组和IMR组LVEDV、LVESV、SDI均增大,LVEF、GLS、GCS、GRS、Twist、Torsion、Apr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冠心病组、轻度IMR组及中重度IMR组比较,随着二尖瓣反流程度增加,LVEDV 、SDI均增大,LVEF、GLS、Twist、Torsion、Aprical、Basel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二尖瓣反流容积与LVEDV呈明显正相关(r为0.607),与GLS、Twist、Apical、Torsion、Basel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547、﹣0.621、﹣0.495、﹣0.483、﹣0.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E可以无创、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IMR患者反流程度与左室应变及扭转功能下降有关,可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超声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 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 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T2DM组)94 例,根据是否合并MS,将T2DM组分为合并MS组(CMS组)与不合并MS组(NMS组),同期收集年龄、性别 相匹配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及二尖瓣血流速度等常规参数。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E)测量TMAD参数: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 (TMAD1)、侧壁位点位移(TMAD2)、平均位移(TMADmid)及平均位移率(TMADmid%),比较各组各参数 的差异。结果T2DM组患者和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 组相比,T2DM患者的LVEDV增加(P <0.05),Mitral E/A减低(P <0.05);而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CMS组及NMS组TMAD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 较,CMS 组及NMS 组患者TMAD1、TMAD2、TMADmid 及TMADmid%均降低(P <0.05),且CMS 组患者 TMAD参数均低于NMS组(P <0.05)。结论射血分数保留的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仍降低,且合并MS 的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更显著。TMAD参数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参数,具有操作简 单,准确、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