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可调控危险因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利用“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2018-2019年基线调查数据,选取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HIV感染者。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r model, GLM)分析包括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行为的可调控危险因素对感染者神经认知表现的影响。  结果  研究共纳入625例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行为在中老年HIV感染者中报告比例较高。在不同年龄阶段,感染者各神经认知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上以60岁以后认知功能下降较明显。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高血压是感染者定向力、记忆力、延迟回忆、语言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危险因素,其他可调控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糖尿病和腹部肥胖等尚未发现统计学关联。此外,血压临床分级分析后发现,高血压前期和语言功能(β=-0.327, P=0.020)、定向力(β=-0.216, P=0.028)下降有关,即使未发展至高血压状态,高值血压仍会对神经认知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  高血压和中老年HIV感染者神经认知功能下降相关,定向力及语言能力在高血压前期即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在日后HIV随访管理中要加大对高血压的防控力度,对高血压及早发现并进行规范化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HIV感染者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月在某地HIV感染者定点就诊医院18岁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满1年的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结果共纳入291名HIV感染者,年龄(40.8±10.7)岁,男性占52.2%,HIV感染时间(6.9±3.3)年,治疗时间(5.1±2.7)年。高血压患病率为4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IV感染者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45岁、男性、傣族、超重肥胖及腹部肥胖。结论德宏州HIV感染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以傣族患病最高。应对HIV感染者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筛查、控制血压以及治疗等,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上海正式启动“医生进校园”,通过“一校(园)一医”将学校卫生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达到增强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全面保障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1].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暴发和流行,常引起儿童死亡或造成身体损害[2].据报道,96.25%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防范手足口病的重点区域仍是托幼机构[3].本文对发生在上海市闵行区某幼儿园的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基于校园责任医生的传染病疫情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HIV/AIDS患者启动ART前高脂血症患病率和启动ART后高脂血症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基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分析德宏州2004-2019年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资料.TG、TC任意一项水平升高判定为高脂血症.采用Log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8―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B、CRF01_AE、C亚型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实现艾滋病精准防控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2018―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分析新报告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选择HIV感染者外周血样本中血浆量≥200μl的样本进行HIV pol基因扩增、测序、拼接、比对和分型,运用Mega 7.0、Gephi 0.10.1软件用于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2018―2019年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中,中国籍HIV感染者300例(占33.3%),缅甸籍HIV感染者600例(占66.7%),他们在年龄、婚姻、民族、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基因亚型、报告地、接触史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缅甸籍HIV感染者通过注射毒品方式感染HIV的是中国籍HIV感染者的6.855(OR:6.855,95%CI:4.075~11.531)倍。此外,HIV B、CRF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多共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对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进行多共病的横断面研究。多共病指患有≥2种慢性疾病。  结果  共纳入468例HIV感染者,年龄35~ < 50岁者258例(55.1%),男女比约为1.4∶1,汉族者199例(42.5%)。多共病者共140例,患病率为29.9%,患有2、3、4、5和6种共病者分别占19.0%、8.3%、1.1%、0.9%和0.6%。患病率前5的共患疾病分别为血脂异常、慢性感染、高血压、贫血和肝纤维化,占比分别为48.9%、15.2%、13.9%、13.0%和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50~77岁年龄组(aOR=4.06, 95% CI: 1.98~8.33, P < 0.001)、曾经吸食或注射毒品(aOR=2.26, 95% CI: 1.23~4.14, P=0.009)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aOR=2.03, 95% CI: 1.23~3.37, P=0.006)与多共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多共病率较高,尤其是年长、有毒品使用史和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者共病负担较高,提示HIV常规随访关怀中应考虑纳入多共病的综合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识别HIV阳性和阴性衰弱者衰弱类型并探索其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差异,以便为HIV阳性衰弱者采取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台州市“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the comparative HIV and aging research in Taizhou cohort, CHART)基线数据中符合Fried衰弱表型标准的HIV阳性和阴性衰弱者,对五项衰弱问题进行潜类别聚类分析。  结果  83例HIV阳性衰弱者和101例阴性衰弱者被聚成三类(第一类:低体力活动、疲惫和握力差为特点的无力状,即无力组;第二类:以低步速为突出特点的五项功能差,即低步速组;第三类:体重减少和轻度无力状,即消瘦组)。HIV阳性衰弱者在低步速组中占比较高,为54.2%,阴性衰弱者在无力组中占比较高,为35.6%。HIV阳性衰弱者低步速组现在吸烟比例高于消瘦组(χ2 =10.889, P=0.004),无力组现在吸烟比例高于消瘦组(χ2 =7.909, P=0.019),消瘦组偏瘦比例高于无力组(χ2 =9.309, P=0.009)。阴性衰弱者无力组≥60岁比例高于消瘦组(χ2 =10.502, P=0.001),睡眠障碍患病率低于消瘦组(χ2 =6.541, P=0.011);低步速组≥60岁比例高于消瘦组(χ2 =6.232, P=0.013)。  结论  HIV阳性和阴性衰弱者衰弱类型构成不同,HIV阳性衰弱者表现为以低步速为突出特点的五项功能差。应结合其特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低病毒血症患者耐药情况和影响因素,基因亚型与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 纳入病毒载量50-999copies/mL的HIV/AIDS患者,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基因后进行耐药检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耐药标准和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判定耐药、确定突变位点以及毒株对ART药物的敏感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耐药影响因素。结果 896例低病毒血症患者中65.6%(588例)pol基因扩增成功。总耐药率为24.7%(145/588),NNRITs耐药率最高,为21.3%(125/588),部分患者存在多重耐药。588例HIV/AIDS低病毒血症患者中HIV-1毒株BC重组亚型占25.2%(148人),B亚型占24.5%(144人),C亚型占23.5%(138人),CRF 01_AE亚型占14.3%(84人)。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耐药与HIV-1病毒亚型有关。B亚型耐药率最高,为43.1%(62/144),CRFs、C亚型、URFs耐药率分别为22.7%(32/141)、18.8%(26/138)、15.2%(25/165)。所有亚型中K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血脂变化轨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以浙江省台州市2004年1月至2021年4月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运用χ2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基线指标情况,应用潜在类别混合模型描述研究对象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血脂变化轨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变化轨迹的影响因素。采用R 3.5.0.软件LCMM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079例HIV感染者中,年龄MQ1,Q3)为31(43,55)岁,以男性(78.1%,1 623/2 079)和已婚(58.7%,1 221/2 079)为主,BMI≥24.0 kg/m2占18.9%(393/2 079),异性性传播途径占67.7%(1 407/2 079)。血脂变化轨迹分为3种:倒U形(2.3%,48/2 079)、进展型(31.3%,650/2 079)和一般轨迹(U形)(66.4%,1 381/2 079),倒U形和进展型确定为危险轨迹(3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抗病毒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3TC- TDF-EFV)、基线TC水平<5.2 mmol/L、基线TG水平<1.7 mmol/L、BMI为18.5~23.9 kg/m2、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200个/μl和抗病毒治疗时间<5年者,抗病毒治疗方案一直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3TC-AZT-EFV)(aOR=1.99,95%CI:1.44~2.77)和更换为克力芝(LPV/r)(aOR=3.17,95%CI:2.00~5.01)、基线TC水平分别为5.2~6.1 mmol/L(aOR=2.55,95%CI:1.92~3.39)和≥6.2 mmol/L(aOR=5.89,95%CI:3.76~9.25)、基线TG水平分别为1.7~2.2 mmol/L(aOR=2.00,95%CI:1.53~2.62)和≥2.3 mmol/L(aOR=6.51,95%CI:4.97~8.54)、BMI为≥24.0 kg/m2(aOR=1.44,95%CI:1.11~1.88)的HIV感染者较容易出现血脂变化的危险轨迹。而BMI为<18.5 kg/m2(aOR=0.55,95%CI:0.35~0.86)、基线CD4计数为200~349个/μl(aOR=0.67,95%CI:0.52~0.87)和≥350个/μl(aOR=0.71,95%CI:0.54~0.94)、抗病毒治疗时长为5~9年(aOR=0.74,95%CI:0.56~0.99)和≥10年(aOR=0.53,95%CI:0.22~0.67)的HIV感染者较不容易出现血脂变化的危险轨迹。结论 部分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后的血脂变化呈危险轨迹状态,与AZT和LPV/r等特定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病毒治疗时长、基线CD4计数、TC、TG和BMI显著关联,建议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阶段的同时,加强血脂监测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纵向观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血小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分层分析。结果 基线招募761例HIV感染者,随访次数≥ 1次的HIV感染者608例,随访率为80.0%(608/761),6、12和24个月的随访HIV感染者分别为374、555和233例。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偏高(>300×109/L)的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在无明显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女性的基线及各次随访的平均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男性(P<0.05);有肝纤维化的HIV感染者中,基线平均血小板计数女性仍高于男性(P<0.05),但各次随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5.90,95%CI:1.09~10.70,P=0.016)、基线血小板计数(β=0.82,95%CI:0.79~0.86,P<0.001)和随访时间(β=1.76,95%CI:1.52~2.01,P<0.001)呈显著正相关。对同时有12和24个月随访记录的220例HIV感染者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随访血小板计数与女性(β=10.50,95%CI:2.24~18.74,P=0.013)、基线血小板计数(β=0.71,95%CI:0.65~0.77,P<0.001)和随访时间(β=1.60,95%CI:1.20~1.99,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龄(β=-0.42,95%CI:-0.78~-0.06,P=0.021)呈负相关。结论 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逐渐增加。女性HIV感染者平均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男性,应关注HIV感染者血小板计数的性别差异,及时给予干预,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