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72篇
  免费   1721篇
  国内免费   746篇
耳鼻咽喉   361篇
儿科学   336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1544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6169篇
内科学   2241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636篇
特种医学   20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720篇
综合类   12589篇
预防医学   2411篇
眼科学   1442篇
药学   4621篇
  99篇
中国医学   4124篇
肿瘤学   639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879篇
  2021年   1047篇
  2020年   1077篇
  2019年   916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1139篇
  2014年   2024篇
  2013年   2150篇
  2012年   2764篇
  2011年   2874篇
  2010年   2616篇
  2009年   2517篇
  2008年   2967篇
  2007年   2676篇
  2006年   2652篇
  2005年   2706篇
  2004年   1879篇
  2003年   1707篇
  2002年   1339篇
  2001年   1194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783篇
  1998年   655篇
  1997年   597篇
  1996年   527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简述了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基本原理,质量控制和计量性能技术要求,对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进行了探索,以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说明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技术性能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与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M-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0只高度近视眼分别行LASEK及多光区LASIK并随访1年,分析其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及1年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M-LASIK组在术后初期(1个月时)裸眼视力优于LASEK组(p<0·05),在3、6个月时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1年时LASEK组平均裸眼视力优于M-LASIK组(p<0·05)。两者在1年时裸眼视力均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两组屈光状态均呈由远视向近视回退的趋势,其中M-LASIK组要明显于LASEK组。术后1年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LASEK与M-LASIK在矫正高度近视薄角膜患者方面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具有节省角膜组织的优点。LASEK组的远期裸眼视力及屈光回退要优于M-LASIK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取石术(URL)联合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型上尿路多发性结石的经验。方法对120例复杂型上尿路多发性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取石联合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一次性取石成功114例,成功率95%,无输尿管穿孔、撕脱、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对复杂型上尿路多发性结石采用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穿刺技术治疗,可同时处理输尿管和肾内结石,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输尿管损伤的风险,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黄继红  岳世昌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3):230+232-230+232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例肺癌侵犯上腔静脉行肺癌根治术.上腔静脉修补或人造血管置换术。[结果]手术无一例死亡,3年以上生存率占45%。[结论]肺癌合并上腔静脉手术治行安全可靠,并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并观察其在特定条件下转分化为晶体上皮细胞的现象.方法:采用酶辅助机械分离法分离并培养兔眼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传代过程中在DMEM培养基内加入苯硫脲、透明质酸酶、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及L-抗坏血酸-2-磷酸完成转分化过程.分别对培养起始和终末的细胞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出原代的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经过特定条件的培养最终转分化为晶体上皮细胞,免疫组化鉴定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和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其各自特异染色.结论:酶辅助机械分离法是进行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较好的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转分化为晶状体上皮细胞,而透明质酸酶、苯硫脲、L-抗坏血酸-2-磷酸、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等因素可能参与了对上述转分化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例经造影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腕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腔静脉内。3~36个月摄取腹部平片随访复查,观察滤器的形态、位置。结果全部滤器均经股静脉穿刺置入,其中经右股静脉置入11例,左股静脉置入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15只滤器均展开良好,无移位,无1例发生腔静脉阻塞或肺栓塞。结论置入下腕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6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临床资料,探讨ASMV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ASMVT的早期症状与体征不符.极易误诊。本组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22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5%.B超、CT及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ASMVT的主要手段。早期无腹膜炎体征的病人可行抗凝、溶性保守治开;已出现腹膜炎体征.呕吐物、排泄物为血性或腹穿抽出血性渗出物是剖腹探查指征.术中、术后均应采取系统的抗凝、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998.
姜黄素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抑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 binant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诱导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ur作用后LEC内游离Ca2 浓度;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ur作用后LEC内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经50μg/LrhEGF作用后,LEC内游离Ca2 浓度明显升高,Cur可使LEC内游离Ca2 浓度进一步升高。经50μg/LrhEGF作用后,LEC内cAMP浓度明显下降,cGMP浓度明显升高;而Cur则可使rhEGF作用后的LEC内cAMP浓度明显升高,cGMP浓度明显降低。结论:Cur可抑制rhEGF诱导的LEC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48岁。1个月前患者自觉乏力、刺激性干咳,近1周咳嗽、咳痰加重,痰中带血,发热4 D,体温39℃,服退热药效果不明显。于2004年7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右肺语颤增强,叩诊实音;右肺上方呼吸音消失,下方呼吸音低。血常规:白细胞16·83×109/L;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片:右肺上叶高密度阴影。胸部CT:右肺尖巨大软组织肿块,边缘不规则,内缘及右纵隔分界不清;肿块最大截面积约8·5 CM×7·0 CM,腔静脉后及主动脉窗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约2·5 CM,双肺门阴影不大,各叶段支气管通畅;诊断:右肺上叶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行支气管镜检查,刷…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男,17岁,学生。因吞咽困难16年余,加重1年半于2005年11月8日就诊。患者自1岁左右开始进固体状饭食,家长发现其吞咽慢,进食时间相当于同龄人的2倍。长大后自觉进食时胸骨上窝后有梗阻感,以进固体食物时明显。1年半前加重,不能进固体食物,伴呛咳,不能适应学校食堂饮食而休学1年。2005年9月24日于当地医院行食管造影检查示食管上段狭窄,气管和支气管显影(图1);数日后行胃镜检查无法通过狭窄处,遂来我院要求行超细胃镜检查。否认病前有腐蚀性毒物吞服史。起病后无明显呕吐,食欲正常。出生3d后全身皮肤反复出水疱,以腹部和手部明显,常出现大疱覆盖整个手背,先后经多家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表皮松解症,反复治疗无效。1年前指、趾甲开始脱落,约半年前皮肤水疱自行缓解。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