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9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本文用脾细胞增殖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DAB 诱发的肝炎、肝硬变和肝癌大鼠 IL-2活性和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肝炎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 IL-2活性及辅助 T 细胞(TH)/抑制细胞(TS)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01)。在肝硬变和肝癌期实验组总 T 细胞和 TH 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0.01),TS 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果表明:1.肝病越重,IL-2活性越低,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明显。2.IL-2活性降低先于 T 淋巴细胞亚群。3.TH 细胞/TS 细胞比值敏感于 T 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72.
pcDNA3.1-CD81载体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8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81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由人Molt-4细胞提取细胞总RNA,根据已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及PCR方法扩增出人CD81基因,应用TA克隆插入PMD-18T载体;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由RT-PCR及PCR方法扩增出入CD81编码基因与Gene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81经酶切和PCR鉴定分析正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及流式细胞技术证明转染的HepG2细胞表面能有效地表达CD81蛋白。结论所构建的pcDNA3.1-CD81真核表达载体在HepG2细胞有良好的表达,该转染细胞可作为研究CD81在HCV感染中的作用提供细胞模型,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与CD81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Introduction Malignant tumors have been the common diseases detrimental to the health and life of human being. Chemotherapy is considered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regimens.[1, 2] To eliminate residual malignant cells and decrease drug resistance of tumor cells, a consolidation treatment should start with the shortest interval and higher dosage if possible.[3, 4] However, myelosuppression is a dominant side-effect of the high dose chemotherapy, and the resulting delay in onset and dos…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裸鼠肝癌后,观察不同浓度载HSV1-TK基因超声靶向微泡造影剂对裸鼠残留肝癌组织中TK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肝癌模型40只,随即分成4组,每组10只,使用JC200型HIFU治疗仪对裸鼠消融80%后,经裸鼠尾静脉注入不同浓度载基因微泡,然后用超声辐照,Real-timePCR检测TK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检测TK蛋白的表达情况,绘制抑瘤曲线。结果免疫组化及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及抑瘤率均显示与A组相比,B、C、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携基因微泡浓度≤0.6μg/μL时,TKmRNA、蛋白的表达,抑瘤率与微泡呈浓度依赖,而当携基因微泡浓度>0.6μg/μL时,基因的表达及抑瘤率与微泡浓度无相关性,故携基因的微泡浓度为0.6μg/μL时TK基因表达最强。  相似文献   
75.
目的 通过对不同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探讨肝病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对照组 2 0例 ,慢性乙型肝炎 1 8例 ,肝硬化 2 2例 ,肝癌 1 6例 ,取外周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应用散射比浊法 ,T淋巴细胞亚群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肝炎、肝硬化组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 (P <0 .0 5) ,肝癌组免疫球蛋白下降 (P<0 .0 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CD4 下降 (P <0 .0 5) ,CD8升高 (P <0 .0 5) ,CD4 /CD8比值明显降低 ,CD3略有下降。结论 肝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监测其免疫功能对追踪此类肝病演变及通过纠正免疫紊乱指导肝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I相代谢酶CYP2E1、CYP2D6、CYP3A4和Ⅱ相代谢酶GSTMl、GSTTl、GSTP1、UGTlF基因多态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技术对84例肝癌患者和144例健康对照的上述代谢酶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1ogisic回归分析显示GSTMl空白基因型、GSTTl空白基因型、CYP2El c1/c1基因型和UGTlF 754位点G/G基因型均是肝癌的易感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拥有易感基因个数的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结论:CYP2El、GSTMl、GSTTl和UGTlF基因均可作为肝癌高危人群筛检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7.
HBV感染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手术近期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100例HBsAg 阳性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检测术前、术后1周血清HBVDNA,与各项临床指标,术后血ALT、TB峰值及肝功能恢复时间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HBVDNA阳性率达79%,肝切除前后血清HBVDNA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配对t检验P=0.204);术前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癌切除后血清ALT峰值及肝功能恢复时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相似文献   
78.
79.
应用AFB_1致肝癌作用的短期实验模型,观察绿茶成分茶多酚对AFB_1诱发肝癌前病变酶变灶的影响。结果发现,茶多酚对肝癌前病变大偏差酶变灶、小偏差酶变灶及总酶变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茶多酚可能是茶叶防癌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单纯灌注化疗和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6 1例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例按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分 A组 (TAI)、B组 (TAI+TAE)。对两组疗效和方法与临床不同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DSA造影确诊肝癌药物治疗中 ,临床缓解率 B组 (TAI+TAE)明显大于 A组 (TAI) ,生存率 B组 (TAI+TAE)优于 A组 (TAI)。随着时间推移 ,二者差异越来越明显。结论 :对肝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的次数及栓塞的次数 ,栓塞间隔时间及栓塞适应证的效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