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和T1(GSTM1和GSTT1)空白基因型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63例肝癌患者和88例健康对照的GSTM1和GSTT1空白基因型。结果病例组GSTM1空白基因型的频率为57.1%,对照组则为42.0%,二者差异无显著性(χ2=3.35,P=0.067),处于临界水平。OR值为1.84(95%CI=0.91~3.73)。病例组GSTT1非空白基因型的频率为87.3%,对照组则为62.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1.42,P=0.0007274),OR值为4.13(95%CI=1.64~10.70)。叉生分析表明,GSTT1非空白基因型与肝癌的关联大于GSTM1空白基因型,两因素在肝癌发生中存在协同作用。结论具有GSTM1空白基因型和GSTT1非空白基因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骨肉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骨肉瘤相关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模型,为筛选和建立骨肉瘤临床诊断的血清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27例骨肉瘤患者血清(男17例,女10例)及47名相匹配者正常对照血清标本随机分为两组:60份(23例骨肉瘤,37名正常对照)为建模组,14份(4例骨肉瘤,10名正常对照)为盲法筛选组.利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进行蛋白质谱分析.采用蛋白质飞行质谱仪对结合在CM10芯片上的血清蛋白进行读取分析.通过Biomarker Wizard软件比较两组人群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决策树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 在质荷比(M/Z)1488.15~19842u范围内,共检测到96个有效蛋白峰,其中9个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三倍交叉证实方法对建模组的蛋白质谱数据进行1000次随机抽样,得到1000个决策树.根据交叉证实的正确率选出最佳的20个决策树模型作为最终预测模型.用其对14个盲法筛选样本进行归类预测的正确率为85.71%.结论 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骨肉瘤相关血清蛋白标志;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可以对骨肉瘤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相代谢酶CYP2E1、CYP2D6、CYP3A4和Ⅱ相代谢酶GSTMl、GSTTl、GSTP1、UGTlF基因多态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技术对84例肝癌患者和144例健康对照的上述代谢酶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1ogisic回归分析显示GSTMl空白基因型、GSTTl空白基因型、CYP2El c1/c1基因型和UGTlF 754位点G/G基因型均是肝癌的易感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拥有易感基因个数的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结论:CYP2El、GSTMl、GSTTl和UGTlF基因均可作为肝癌高危人群筛检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UGT)是化学物质体内生物转移化第二时相中最重要的代谢酶,它是一个超基因家族.该酶能催化葡萄糖醛酸与大量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进行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随着UGT基因的克隆和基因产物的表达成功,人们对UGT的功能和基因结构的认识逐渐深入.本文就UGT的功能、基因结构及与UGT基因有关的胆红素代谢缺陷性疾病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茶珍  边建超  沈福民  江峰 《癌症》2000,19(10):862-86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多态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和144例健康对照的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RsaⅠ多态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基因型A频率为71.43%,等位基因c1频率为84.52%,对照组则分别为55.56%和75.35%,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比值比分别为2.00和1.79,提示具有基因型A或等位基因c1的个体患肝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与肝癌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茶珍  江峰  边建超  沈福民 《癌症》2002,21(9):1016-1017
本文应用 PCR- RFLP方法对 84例肝癌患者和 144例健康对照的引起 CYP2D6酶活性完全缺乏的 A型和 B型突变 , 以及 3种引起 CYP2D6酶活性降低的多态性 ( C188→ T、 C2938→ T和 G4268→ C)进行了检测 , 旨在探讨 CYP2D6基因的多态性与肝癌的关系 .  相似文献   
7.
细胞色素P450 3A4基因多态性及与肝癌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茶珍  边建超  江峰  沈福民 《肿瘤》2003,23(1):7-10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基因的多态性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单链构象多态(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84例肝癌患者和144例健康对照的CYP3A4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通过对CYP3A4基因10个外显子的检测,发现2例肝癌患者的第7外显子第15742位核苷酸发生了A→G转换,使得第183位氨基酸残基由天冬酰胺转变为丝氨酸;发现第10内含子存在一单核苷酸多态,表现第20338位核苷酸发生了G→A转换。病例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52%,36.90%和3.58%;对照组则为59.72%,33.33%和6.95%。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YP3A4基因可能高度保守,虽有突变,但属罕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肥胖程度发生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方法】收集2017年一项上海孕妇队列研究的问卷调查信息、血液和尿液样本,共纳入2 455名单胎孕妇。根据研究对象身高和自报孕前体重计算孕前体重指数(BMI)。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用酸消化法测定尿碘水平。比较孕前不同肥胖程度孕妇妊娠期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根据本队列建立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并判断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评估孕前不同肥胖程度发生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结果】随着肥胖程度增加,母体妊娠期FT3(P<0.001)和TT3(P=0.001)水平逐渐增加,FT4水平逐渐降低(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与孕前正常体重组相比,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妊娠妇女妊娠期发生单纯低甲状腺血症(OR=3.85,95%CI:2.08~7.14,P...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取省级某医院1993年4494份住院病历,作医院感染回顾性调研。发现该医院感染率为5.16%。胸外科感染率最高(13.38%),中医科最低(0.82%).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伤口> 下呼吸道>皮肤与软组织>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表现  相似文献   
10.
p53蛋白在联苯胺接触人群和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职业性联苯胺接触者和膀胱癌患者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方法用免疫PCR法测定职业性联苯胺接触人群和膀胱癌患者血中突变型p53蛋白,用巴氏分级法对尿脱落细胞进行分级。结果随着联苯胺接触强度指数的增高,人群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率不断增加,膀胱癌患者组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率(83.3%)高于接触强度指数1组(33.3%)。PCR扩增条带经扫描积分后,膀胱癌患者组和接触强度指数2组的平均扫描积分(24016.11±2979.99、12960.79±903.27)高于1组(9231.58±11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联苯胺接触人群的各组中以巴氏分级作为组内分层因素,接触强度指数2组中,巴氏2、3级层PCR扩增条带平均扫描积分(12960.79±903.27、13612.78±1697.38)高于1级层(9231.58±11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强度指数3组中,巴氏3级层的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率(46.9%)高于1级层(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联苯胺接触强度较低的范围内,随着接触强度的增加,接触工人血清中p53突变蛋白的阳性表达不但更频繁,而且更加强烈;但接触强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工人血中p53突变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表达量将不再随着接触强度的上升而增高,而尿脱落细胞病变程度在联苯胺接触强度较高的情况下与p53基因突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