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0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683篇
基础医学   274篇
临床医学   1162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04篇
综合类   116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9篇
  2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目的观察轻度过度通气下施行CO2气腹对呼吸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术前快速诱导麻醉,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吸入N2O、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全麻,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别在诱导前5 min、气腹前1min和气膜后5、10、20、30、40、50、60min及放气后5 min记录各监测值,同时采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气腹开始后20~60min,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和Co2排出量(VCO2)较气腹前显著升高.气腹开始后,pH值逐渐降低,30 mm时较诱导前显著降低;PaCO2逐渐升高,60min时较诱导前显著升高,但PETCO2、VCO2、PaCo2及pH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在气腹初期,气道压(PAW)较气腹前显著升高,而呼气分钟通气量(MVE)较气腹前明显降低.结论采用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气腹前适当过度通气的呼吸管理方式在LC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病态性肥胖合并腹壁疝病人行同期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和腹壁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疝与减重代谢外科中心和芜湖市南陵县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同期行LSG+腹壁疝修补术的7例病态性肥胖合并腹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BMI为38.2(33.5~42.2),疝环缺损最大径为5(2~8)cm。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7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6例行LSG+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1例行LSG+开放肌后间隙补片修补术(Sublay)。手术时间为150(120~170)min。术后未发生胃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病人出现腹壁血清肿。随访10(7~35)个月,均未出现迟发性胃漏、迟发性补片感染及腹壁疝复发等并发症,BMI下降7.7(4.3~22),体重下降30(20~43)kg。结论 对于合并中等大小切口疝的病态性肥胖(BMI 35~43)病人,同期行LSG和疝修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3.
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技术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阶梯式的发展过程,由外科医生主导的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阻滞(Lap-TAP)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新兴的围手术期镇痛方式,逐渐被临床推广应用。与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技术相比,Lap-TAP可在腹腔镜直视侧腹壁下,由外科医师独立完成操作,无需麻醉科医师及超声设备,具有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简单、省时的镇痛方式,可推荐其作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的替代方法,广泛应用于各腹部微创外科领域的围手术期镇痛。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中处理复杂性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不同方式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136例,总结并归纳术中情况及相对应处理技巧及经验。结果 本研究中腹腔粘连病例占全组120例(88.2%),其中炎症粘连73例,手术后粘连47例,术中遵循“宁伤胆囊、远离肝门”的处理原则及相应的处理技巧,98例(81.7%)腹腔粘连患者按照原定手术方式顺利完成,但22例(18.3%)腹腔粘连患者因术中胆总管或胆囊颈管辨别不清、术中发现胆囊癌变等原因施行中转开腹手术。结石嵌顿病例占全组16例(11.8%),包括胆囊颈管及胆总管结石嵌顿,术中应用推挤法、直接取石法、液电碎石等技巧联合应用胆道镜、碎石仪及扩张球囊等设备,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结论 腹腔粘连和结石嵌顿是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手术中较常见的困难,相应的术中决策和处理技巧能够为提高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结石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6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中,2例行腹部B超检查,其中1例证实为残余胆囊结石;所有患者行腹部增强CT检查,均证实为残余胆囊结石;3例患者行MRCP检查,其中2例确诊,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6例残余胆囊结石患者中,2例行腹腔镜残余胆囊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残余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残余胆囊切除术,1例拒绝手术治疗。5例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43个月,平均(19.8±14.7)个月,无结石复发情况。结论 增强CT在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腹腔镜手术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残余胆囊结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手术方案,必要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手术心态,及时中转开腹的意识对预防残余胆囊结石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7.
Background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with the Boari flap-psoas hitch and compare the indications, perioperative data and outcomes between open and laparoscopic procedures.Methods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35 patients with complex distal ureteral stricture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April 2019.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oari flap-psoas hitch by either an open or a laparoscopic procedure. Selection criteria were based on the etiology, comorbidities, medical history, and patient preference.ResultsAll surgeries 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The median operation time was 201 min (range, 120 to 300 min), and the median estimated blood loss was 50 mL (range, 20 to 400 mL). The medi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was 9 days (range, 3 to 46 days). Ninete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open procedure, and 16 were treated by th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rocedure. The surgical indication of open surgery was broader than that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patients experiencing iatrogenic injury and ureterovesical reimplantation failu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 laterality, operative time, ASA score or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stay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median estimated blood loss was lower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than in the open group (P=0.047). Patients in the open group had more surgical complications than patients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P=0.049).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showed the radiological resolution of hydronephrosis in 33 patients.ConclusionsWith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considerations, Boari flap-psoas hitch is a valid method to bridge distal ureteral defects. For select patients, laparoscopic surgery had advantages being a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 with less estimated blood loss and fewer surgic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选组,研究组56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60例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60。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参数、POP指示点以及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 (PFIQ-7)等的改变。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3.5±46.3) min及(82.5±20.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2,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天及(5.6±1.5)天,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PFIQ-7评分研究组为(2.54±1.23)分、对照组为(3.58±2.23)分,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 PFDI-20评分研究组为(3.07±2.49)分、对照组为(5.12±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7,P0.05);PISQ-12评分研究组为(52.15±18.87)分、对照组(32.33±1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5、-3.527、-2.190、-2.362、-4.589、2.267,P0.05)。结论: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POP-Q分期II-III度盆腔器官脱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较好的解剖及功能疗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对其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诊的肾细胞癌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患者进行分组,一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进行治疗,共91例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共9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及预后效果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P=0.011)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出血量(P<0.001)及手术时间(P=0.019)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手术后24 h血清肌酐水平(P=0.0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0.018)、躯体功能(P=0.021)、社会功能(P=0.025)、情绪功能(P=0.032)及总体生活质量(P=0.033)等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为肾细胞癌患者提供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缓解对患者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造瘘口切口辅助技术(通过造瘘口切口取标本,行肠吻合及输尿管吻合)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回肠通道术中的安全性、实用性。方法:将60例需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回肠通道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造瘘口切口辅助技术组(试验组)及传统下腹正中切口辅助技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尿流改道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05.0±18.9) min vs.(117.0±17.7) min,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03±1.50 vs. 5.40±1.69,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8.27±1.86) d vs.(9.70±1.87) d,P<0.05];术中出血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60±155) mL,对照组:(271±154) mL,P=0.784]。试验组并发症发生4例,其中2例为肠梗阻,1例造瘘口旁疝,1例尿路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6例,其中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组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造瘘口切口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