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3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271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386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7篇
  6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 总结夏永良主任临床应用逍遥散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随夏师临证,选取夏师治疗慢性胃炎、疲劳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特应性皮炎、乳腺结节验案共5则,并结合历代名家的相关论述和现代药理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特点等方面,分析总结夏师应用逍遥散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结果] 夏师认为,运用逍遥散需抓住肝气郁滞,兼夹脾虚或血弱的病机,临床常将逍遥散与六味地黄丸、痛泻要方、升降散、桃红四物汤等方合用。只要辨证准确,逍遥散治疗慢性胃炎能减轻胃胀的症状,治疗疲劳综合征可以改善疲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减少大便次数,治疗特应性皮炎可以减少皮疹、止痒;治疗乳腺结节可以缩小肿块。[结论] 夏师围绕肝郁血虚脾弱这一病机,灵活运用逍遥散治疗各类疾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经验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究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的思路和方法,为肺结节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中医古籍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理论认识、临床研究及王真教授治疗肺结节经验,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与肺结节发病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附医案一则予以佐证。[结果] “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为肺结节的基本病机。“阳化气”不及,或为阳虚,或为气虚,或伴气滞,致气化功能失调;“阴成形”太过,痰浊、瘀血、毒聚等阴邪相互胶结,凝滞于肺部,肺络阻塞发为肺结节。王师认为,治疗应平衡调动阳气与缓消阴邪之权重,纠正“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的失衡状态。所举验案中患者证属肺脾气虚、痰瘀互结,治以健脾益肺、化痰消瘀,投以自拟方,疗效佳。 [结论] 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结节紧扣病机,疗效可观,为中医辨治肺结节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中医论治肺结节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比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42.2±6.7)min、(3.2±0.5)d、(3.4±0.7)cm,均短于对照组的(60.1±4.7)min、(5.9±1.9)d、(5.7±1.3)cm,术中出血量(8.1±2.3)ml少于对照组的(36.2±6.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安全性及美观度更高,相比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来说,可首选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比观察基于PET/CT的不同方法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效能。方法收集161接受PET/CT检查的SPN患者,比较良恶性SPN患者间临床表现、高分辨率CT(HRCT)征象及SUV max值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SPN的数学诊断模型,比较诊断模型、PET/CT及HRCT的诊断效能。结果161例SPN中,经病理诊断恶性131例,良性30例。PET/CT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47%(129/131)、76.67%(23/30)及94.41%(152/161),HRCT分别为59.54%(78/131)、83.33%(25/30)及63.98%(103/16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将SUV max、年龄、钙化及气管血管集束纳入回归方程并建立模型,模型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2.44%(108/131)、86.67%(26/30)及83.23%(134/161)。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PET/CT及HRCT诊断恶性SPN的AUC分别为0.909、0.876及0.714,PET/CT及模型的AUC均高于HRCT(P均<0.001),模型与PET/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结论基于PET/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PET/CT定性诊断SPN的效能优于HRCT,且特异度高于PET/CT。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HBME-1、BRAF V600E的表达水平,从而分析4种分子标志物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6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恶性组)及287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良性组)患者术后病理标本中CK19、HBME-1、Galectin-3和BRAF V600E的表达,评估各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PTC的诊断效能及意义。 结果(1)CK19、HBME-1、Galectin-3及BRAF V600E在恶性组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2)单独诊断PTC时,Galectin-3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BRAF V600E特异度最高;CK19+HBME-1+Galectin-3联合检测敏感度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93.60%、94.49%。(3)CK19、Galectin-3、HBME-1及BRAF V600E表达阳性率均与PTC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变呈正相关(rs>0,P<0.05)。CK19、Galectin-3及BRAF V600E表达与病灶数目相关(P<0.05),且Galectin-3、BRAF V600E表达与微小癌病灶大小呈负相关(rs<0,P<0.05)。BRAF V600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P<0.05)。(4)与单纯PTC比较,合并良性病变的PTC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PTC多灶癌所占比例较高。 结论CK19、Galectin-3、HBME-1、BRAF V600E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重要的辅助指标,也是诊断PTC的肿瘤标志物,其中Galectin-3诊断效能最高,CK19、Galectin-3、HBME-1联合检测可提高PTC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体检的普及,肺部小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其中部分肺小结节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因此,如何在术中对肺小结节精确定位、并在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的前提下精准切除结节,是胸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肺部小结节术前辅助定位的核心是置入标志物,临床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有带钩金属丝定位法、微弹簧圈定位法、亚甲蓝穿刺注射定位法以及生物胶定位法等。本文简要综述现有定位方法的发展现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sequential treatment including percutaneous polidocanol sclerotherapy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in terms of volume reduction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large, benign, partially cystic thyroid nodules with solid components.Materials and method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9, 46 patients with 47 large benign partially cystic thyroid nodules underwent sequential treatment. There were 14 men and 32 women with a mean age of 49.9 ± 11.5 (SD) years (range: 18–75 years). The volume of initial nodules was 12.7 ± 12.3 (SD) mL (range: 2.16–75.62 mL). Volume reduction after percutaneous polidocanol sclerotherapy and further RFA was evaluated respectively. Patients had clinical and ultrasound evaluations at a follow-up time of 12.1 ± 5.3 (SD) months (range: 1.5–23.9 months). Technical succes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access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After unsatisfying results with polidocanol sclerotherapy alone the 46 patients with 47 large benign partially cystic thyroid nodules had further RFA. Mean volume reduction of 47 nodules was 90.5 ± 11.3 (SD) % (range: 43.9–99.3%) one month after RFA, 94.9 ± 6.2 (SD) % (range: 66.9–99.5%) three months after RFA, and 95.8 ± 5.5 (SD) % (range: 71.0–99.8%) six months after RFA. No recurrence or nodule enlargement after RFA was observed at the last follow-up.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RFA was 12.5% (8/46 patients), with minor complications only.ConclusionsThe sequential treatment regimen, including percutaneous polidocanol sclerotherapy and RFA, is an appropriate and saf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large benign partially cystic thyroid nodules with solid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的术前定位指征。方法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2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2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切除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男95例、女97例,平均年龄(56.47±11.79)岁。所有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按术前是否予以定位,分为定位组(n=97)和不定位组(n=95);定位组按磨玻璃实质不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O)组(n=23),混合磨玻璃结节(mGGO)组(n=74);未定位组分为pGGO组(n=14),mGGO组(n=81)。各个组又根据结节大小及与胸膜距离与能否探查及结节,得出相应的线性函数。结果术前行亚甲蓝定位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不定位组手术时间。在散点图中描绘结节相对应直径和深度及能否探及到的坐标点,并对所有坐标点进行线性回归得出的线性函数[深度=0.648×直径–1.446(单位为mm)]可作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pGGO节术前定位的指征;线性函数[深度=0.5595×直径ᒰ0.56(单位为mm)]可作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mGGO术前定位的指征。结论结果提示该方程可作为临床周围肺磨玻璃结节的术前定位指征。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钙化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中的表达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8例TMC和6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灶钙化情况和相关资料。结果 TMC和甲状腺良性疾病病灶钙化超声检出率分别为67.6%和33.3%(P<0.01);病理检查结果病灶钙化率分别为72.1%和35.0%(P<0.01)。微钙化在良、恶性钙化结节中所占比例各为20.8%和79.2%(P<0.01)。结节钙化中有70.0%为恶性,无钙化结节中32.8%为恶性(P<0.01)。TMC病灶微钙化发生率为55.9%,乳头状癌微钙化率为72.5%。女性及年龄<45岁TMC患者的病灶钙化率较良性疾病均明显为高,(P<0.01)。结论 TMC绝大多数为乳头状癌,微钙化是TMC特异性最高的超声表现特征,对TMC的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