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5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6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610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93篇
综合类   1383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4篇
  4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24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72(LncRNA Linc00472)靶向调控微小RNA-381(miR-38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Linc00472的表达。将骨肉瘤U2OS细胞分为pcDNA3.1组、pcDNA3.1-Linc00472组、pcDNA3.1-Linc00472+miR-NC组、pcDNA3.1-Linc00472+miR-381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Linc00472与miR-381的靶向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inc0047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瘤旁组织(0.31±0.03比1.03±0.10,t=37.1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Linc00472组细胞存活率[(100.29±10.12)%比(53.29±5.44)%]低于pcDNA3.1组(t=12.2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迁移细胞数[(266.00±23.61)个比(124.00±12.01)个]与侵袭细胞数[(131.00±13.06)个比(62.00±6.24)个]少于pcDNA3.1组(t=16.082,P<0.05;t=14.3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凋亡率[(8.58±0.91)%比(26.61±2.64)%]高于pcDNA3.1组(t=19.3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381过表达可抑制野生型载体WT-Linc00472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t=19.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cDNA3.1-Linc00472+miR-NC组比较,pcDNA3.1-Linc00472+miR-381组可增强细胞增殖[(53.17±5.33)%比(85.26±8.62)%]、迁移[(122.00±12.31)个比(223.00±22.18)个]及侵袭[(64.00±6.36)个比(104.00±10.20)个]能力高于pcDNA3.1-Linc00472+miR-NC组(t=9.499,P<0.05;t=11.945,P<0.05;t=9.983,P<0.05),细胞凋亡率[(26.11±2.62)%比(13.11±1.34)%]低于pcDNA3.1-Linc00472+miR-NC组(t=13.2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Linc00472通过靶向调控miR-381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2.
董佩  袁普卫  康武林  高亚丽  白元帅  姚彬  王振凯  刘扬 《中草药》2023,54(21):7202-7212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与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有关,在许多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肉瘤、脊髓损伤、肌少症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主要负担。铁死亡与上述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明铁死亡可能成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的新靶点。中医药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通过铁死亡途径参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调节,显示出良好的研究前景。通过探讨铁死亡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关联,总结中医药通过介导铁死亡防治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及中医药更好的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细胞组成,探究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细胞亚群及特征。方法 下载不同患者骨肉瘤单细胞测序数据及bulk测序数据,提取细胞样本信息进行降维、注释、细胞功能分析,明确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细胞种类,鉴定骨肉瘤预后相关细胞特征。分析具有预后意义的巨噬细胞发育轨迹,根据分化空间差异基因构建骨肉瘤预后模型。结果 不同骨肉瘤患者的细胞组成存在异质性。骨肉瘤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具有显著预后意义(P=0.003)。4类巨噬细胞组成关键预后单核巨噬细胞亚群,其特征性转录调控因子包括RUNX3(+)、ETS1(+)、HOXD11(+)、ZNF281(+)、PRRX1(+)。巨噬细胞亚群的预后能力随骨肉瘤的恶性进展而增强,其中Prog_Macro2及Prog_Macro4亚群巨噬细胞位于发育轨迹终端。基于巨噬细胞分化差异基因的预后模型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风险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P<0.001)。结论 巨噬细胞亚群与骨肉瘤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细胞。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HCG18)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47例骨肉瘤组织及对应瘤旁组织,RT-qPCR法检测组织中HCG18和miR-34b-5p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骨肉瘤组织中HCG18和miR-34b-5p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培养骨肉瘤U2OS细胞,分别转染si-HCG18、miR-34b-5p mimics、共转染si-HCG18与anti-miR-34b-5p或miR-34b-5p mimics与pcDNA-FOXP1后,采用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FOXP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G18和miR-34b-5p及miR-34b-5p和FOXP1调控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HCG18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P<0.01),而miR-34b-5p表达量低于瘤旁组织(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组织中HCG18与miR-34b-5p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  相似文献   
66.
乔慧  丘钜世  朱全胜 《广东医学》2001,22(3):195-198
目的 探讨骨肉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转移和GCV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成功构建含Hy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DORHyTK;采用DOTAP将其转入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筛选,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收获病毒上清体外感染骨肉瘤细胞株OS732和SAOS-2。分别用PCR和RNA斑点杂交的方法证明假病毒中不含有复制活性病毒,HSV-TK基因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MTT比色法测定结果显示GCV对OS732TK和SAOS-2TK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前者强于后者,旁观者效应在高细胞密度接种条件下强于低细胞密度,在SAOS-2细胞中的作用强于OS732。结论 HSV-TK/GCV基因治疗系统可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和40例不同级别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组织内MVD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Ⅱ~Ⅲ级组PCNA表达明显于高于巨细胞瘤的P53骨巨细胞瘤1级组(P〈0.05),且骨巨细胞癌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VD〈  相似文献   
68.
区域热灌注化疗加灭活再植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可有效遏制肿瘤的生长,使瘤体缩小,患者生存率及肢体保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69.
骨肉瘤iNOS过度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标本iNOS的表达,FⅧ-RA和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 80例骨肉瘤中52例iNOS阳性(65%),肿瘤细胞境质中的巨噬细胞和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均为阳性。iNOS阳性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显著正相关,而且iNOS阳性组病人生成率显著低于iNOS阴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骶骨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原发性高恶骶骨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骶骨骨肉瘤、尤肉瘤、软骨肉瘤及低分化皮质旁骨肉瘤各1例,另2倒就诊时已有转移,无转移行手术治疗。结果4例手术原症状均有缓解,其中2例术后生存3年,2例术后数月无复发;另2例未手术均于就诊后半年内死亡。结论骶骨原发性高恶肿瘤虽罕见,但据临床特点不难作出诊断;对早期诊断、全身状况好,无转移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