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8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718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577篇
预防医学   107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18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与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武汉中心医院首次行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采用NRS-2002评分评估HCC患者术前的营养状态。所有患者均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记录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检验对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复发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根据NRS-2002评分筛查结果显示,230例HCC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72例,营养正常158例,营养风险发生率31. 3%。随访时间7~80个月,平均随访(46. 14±10. 52)个月。所有患者中,复发91例(39. 6%),死亡43例(18. 7%),1年复发率10%(23/230)、3年复发率28. 3%(65/230)、5年复发率35. 2%(81/230); 1年病死率1. 7%(4/230)、3年病死率12. 2%(28/230)、5年病死率16. 1%(37/230)。其中营养风险患者复发37例(51. 4%),死亡20例(27. 8%);营养正常患者复发54例(34. 2%),死亡23例(14. 6%)。营养正常患者总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均高于营养风险患者(P值均0. 05)。肿瘤个数[风险比(HR)=1. 682,95%可信区间(95%CI):1. 161~2. 438]、血管侵犯(HR=1. 996,95%CI:1. 372~2. 904)、营养风险(HR=2. 186,95%CI:1. 517~3. 150)是HC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 05);血管侵犯(HR=1. 823,95%CI:1. 265~2. 627)、营养风险(HR=2. 068,95%CI:1. 431~2. 990)是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 05)。结论根据NRS-2002评分的营养筛查结果,HCC患者术前营养风险比例较高且与术后复发及死亡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估2018年6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和既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预计6月全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5月有所下降,事件类别主要以发生在学校的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事件为主。手足口病仍将处于高发季节。食物中毒事件将会增多,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将明显增加。登革热仍有可能出现境外输入病例,云南、广东等高风险地区存在出现本地病例的可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处于低发期,但国内和国际旅行相关暴发风险持续存在。炭疽报告病例数会继续上升。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以及印度尼帕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低。结论 2018年6月我国大陆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将有所下降;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食物中毒可能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一般关注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炭疽、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印度尼帕病毒病相关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73.
耿丽 《当代护士》2018,(5):17-20
总结了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常用工具及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加强跌倒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我厂QC实验室根据基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制定的洁净厂房管理规程对洁净厂房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对空调净化系统QC定期监测结果及一线日常监控情况,评价空气净化系统的质量。为保证QC取样计划能够提供有价值并可用于判断的数据,以便识别/鉴别特定程序、设备、材料和工艺相关的实际或潜在的污染,对取样计划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修订我公司《空气洁净度监测计划表》。方法 采用加权评分法结合排列法对洁净区不同房间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评估制定取样计划中的取样频次;采用直接判定法对取样点与影响质量因素的相关性(取样价值)进行评估,并同时遵循法规要求的取样数目和取样点布置的规定,进而对取样计划中房间内取样数目和取样点布置进行规定。结果与结论 基于风险评估制定取样计划,确定取样频次、取样点,既能保证洁净区的环境控制符合洁净度要求,又避免不必要的取样,节省了质量成本。  相似文献   
75.
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介绍原料药(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中基因毒性杂质控制的法规要求、评估方法和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学习欧美法规发展历史,理解国际高端市场对基因毒性杂质控制的监管期望,提出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风险评估方法。结果与结论企业基于半定量评估,结合清除研究数据,建立科学的控制策略,使实际工艺中所有可能涉及的基因毒性杂质风险得到明确鉴别和控制,是达到监管期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6.
目的:尝试建立基层医院肠外营养(PN)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方法。方法:收集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的使用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完整性,评价配伍用药情况,计算基础代谢值(BMR)并作相关评估。结果:营养风险评估基本参数不全的病例占66.7%,各病例疗程差异显著但用量无差别,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非蛋白热卡占个体BMR比例,平均值为72.1%(S=8.9)。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配伍用药中加入氯化钾注射液的病例占63.0%,其中70.6%超推荐剂量;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病例为62.9%,用量全部超推荐剂量。结论:本院PN应用中营养风险评估基本缺失,合理的个体化方案制订水平与指南要求有较大差距,建议医院临床药师在PN应用方面加大相关监测评价等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估CHA2DS2-VASc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结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中23728例AMI患者的病历信息,按CHA2DS2-VASc评分分为低(0~3分)、中(4~6分)、高(7~9分)分值组。院内结局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死亡或放弃治疗、再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HA2DS2-VASc评分对AMI患者院内结局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HA2DS2-VASc评分对AMI患者院内死亡与死亡或放弃治疗的预测价值。结果入组患者年龄66(56,75岁)岁,女性占30.7%。CHA2DS2-VASc评分高分值组患者院内结局事件发生率更高,基础疾病更多(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院内病死率(OR=6.13,95%CI 4.77~7.87,P<0.001)、院内死亡或放弃治疗率(OR=6.43,95%CI 5.16~8.00,P<0.001)、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4.94,95%CI 4.06~6.01,P<0.001)明显高于其他两组。ROC曲线分析显示,无论院内病死率,还是死亡或放弃治疗率,CHA2DS2-VASc评分与简化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mini-GRAC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0.699与0.696,P=0.752;0.708与0.713,P=0.489)。结论CHA2DS2-VASc评分是一种有效预测AMI患者院内风险的评估工具,该评分操作简单,预测价值与mini-GRACE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建立判断发生死亡的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病例数据用于建立死亡风险模型,2014年1~6月的病例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以入住PICU首次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乳酸、WBC计数、血糖、心肌酶谱(CK、CK-Mb、LDH、 Mb)、PCT、CRP 检查结果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UC)>0.7的实验室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最佳界值。以 Logistic 回归分析各项实验室指标对预后的影响,以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各项实验室指标的β值作为原始赋分,同时对β值取整后作为简化赋分,建立风险模型并验证,考察不同总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362例数据纳入死亡风险模型的建立,男230例(63.5%),女132例,年龄(24.0±14.8)个月,死亡25例(6.9%);验证数据共171例,男111例(64.9%),女60例,年龄 (24.3±13.5)个月,死亡11例(6.4%)。①血 NT-proBNP、乳酸、WBC、血糖、心肌酶谱和PCT的 ROC AUC均>0.70。②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NT-proBNP、乳酸、WBC和血糖是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0.67 (3.64~258.68)、5.22 (1.22~22.33)、10.04 (2.12~ 47.53)和10.56 (1.88~59.27)。③WBC>16.5×109·L-1、血糖>7.8 mmol·L-1、NT-proBNP>10 ng·mL-1、乳酸>3.2 mmol·L-1、NT-proBNP 1.3~10 ng·mL-1分别赋2.31、1.65、3.42、2.36和1.98分,简化赋分分别为2、2、3、2和2分。④使用原始赋分和简化赋分,以验证数据预测死亡的ROC 曲线 AUC均为 0.99;简化赋分以4分为界值时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100%和 95.6%。结论 4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简化赋分对预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有较好价值,总评分≥4分的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9.
罗华 《中国临床护理》2018,10(4):290-293
目的 探讨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15例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8例实施危害行为风险评估和基于危害行为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57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WHO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 Ⅱ)评分和观察危害行为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前,2组WHO-DASⅡ总分、各领域因子得分及危害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的WHO-DASⅡ总分及理解与交流、自我照料、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吵架斗殴、吐痰、毁物、色情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基于危害行为的风险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与交流、自我照料、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等领域的功能有改善作用,有利于防止患者发生危害行为。  相似文献   
80.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减少各种留置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通过对医院近几年非计划性拔管的数据分析、文献查证及半结构访谈构建风险评估内容敏感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45,判断系数为0.891,熟悉程度系数为0.799,第2轮二级指标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8、0.338、0.496,经检验P0.01。通过德尔菲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12项和二级指标33项。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