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106篇
  免费   14497篇
  国内免费   7455篇
耳鼻咽喉   1263篇
儿科学   2511篇
妇产科学   2140篇
基础医学   11799篇
口腔科学   3012篇
临床医学   48439篇
内科学   20247篇
皮肤病学   2877篇
神经病学   5108篇
特种医学   76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5篇
外科学   13246篇
综合类   114973篇
预防医学   55339篇
眼科学   2497篇
药学   64422篇
  443篇
中国医学   23977篇
肿瘤学   7013篇
  2024年   1935篇
  2023年   6587篇
  2022年   5714篇
  2021年   7063篇
  2020年   6924篇
  2019年   6938篇
  2018年   3867篇
  2017年   6594篇
  2016年   7665篇
  2015年   9492篇
  2014年   17871篇
  2013年   18416篇
  2012年   21804篇
  2011年   22774篇
  2010年   21294篇
  2009年   20586篇
  2008年   29130篇
  2007年   22014篇
  2006年   20277篇
  2005年   24529篇
  2004年   13552篇
  2003年   16799篇
  2002年   18367篇
  2001年   9766篇
  2000年   6967篇
  1999年   5913篇
  1998年   5569篇
  1997年   6053篇
  1996年   5783篇
  1995年   5314篇
  1994年   4231篇
  1993年   2014篇
  1992年   1367篇
  1991年   1098篇
  1990年   1059篇
  1989年   964篇
  1988年   255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肿瘤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应是癌症的完全根治,心理、生理和体能完全恢复,能胜任各项工作。然而由于肿瘤的特殊性,完全达到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际上肿瘤康复主要是针对癌症所导致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残疾,通过医学、社会、心理、体能、教育、职业等综合性手段,使患者尽可能改善或恢复,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安宁疗护对社区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ScienceDirect、MEDLINE、Cochrane Library、SAGE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安宁疗护对社区临终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1095名社区临终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宁疗护可以改善社区临终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SMD=0.48,95%CI0.07~0.88,P=0.02)和情绪功能(SMD=1.27,95%CI0.59~1.95,P<0.001),在改善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能改善社区临终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和情绪功能,但对生活质量其他功能的改善情况还需要设计更加规范、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8 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 273例(60.1%),低发区15 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 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 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成年人睡眠模式的特征,并探讨睡眠模式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参加体检的5 666名广州市职工的生活方式调查和体检资料。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对人群睡眠的潜在模式及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模式与DM的关系。  结果  LCA识别出5种睡眠模式,分别为“睡眠时间过短伴失眠”(类别1,5.6%)、“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轻度减退”(类别2,20.4%)、“睡眠状况良好”(类别3,47.7%)、“睡眠不足伴日间功能障碍”(类别4,4.7%)、“睡眠不足伴夜间睡眠质量差”(类别5,21.6%)。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类别3相比,类别1(OR=2.28,95%CI:1.51~3.43,P<0.001)、类别4(OR=2.48,95%CI:1.54~4.00,P<0.001)和类别5(OR=1.31,95%CI:1.01~1.71,P=0.045)人群罹患DM的风险升高。  结论  成年人群的睡眠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并表现为不同的睡眠模式;不良睡眠模式可增加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按照国家计划抽验要求,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的质量。方法 按国家标准检验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对抽验样品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取样品17批次,按国家标准检验合格率100.0%。探索性研究对主要杂质的来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溶液的澄清度检查方法;对包材相容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论 目前国内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总体质量较好;现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现行标准修订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增加特定杂质的控制,增加溶液的澄清度检查;建议企业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安阳市文峰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营养干预措施现状,分析患者在饮食治疗过程中,各类膳食营养干预措施实施效果。方法采取自制调查表,按照调查对象选择标准,以自愿为原则,随机抽取T2DM一般患者调查对象150例,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膳食营养干预措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各类膳食营养干预措施使用率分别为:"主食固定法"68.67%;"传统细算法"2.66%;"手测量法"6.00%;"食物交换份法"22.67%;"血糖生成指数法"和"血糖负荷法"均为0。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长期自觉严格执行饮食治疗方案,将是预防与控制糖尿病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galcanezumab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 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同时检索百度学术等网站,筛选galcanezumab预防性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 2 8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galcanezumab组每月偏头痛日数(MHDs)变化(WMD=-1.75, 95%CI:-2.06~-1.44, P=0.000, I2=24.2%),偏头痛失能评估总分变化(WMD=-7.96, 95%CI:-10.71~-5.21, P=0.000, I~2=0.0%), MHDs减少≥50%、 75%、 100%的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安慰剂组(均P <0.05)。galcanezumab组尿路感染、恶心、鼻咽炎和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galcanezumab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