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19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归脾汤抗晚期癌症慢性消耗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定新  陈锐深 《新中医》2008,40(1):24-25
目的:观察归脾汤抗晚期癌症慢性消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归脾汤治疗,对照组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及治疗贫血、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在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方面疗效相当.结论:归脾汤为临床上治疗晚期癌症慢性消耗的有效方剂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恶病质小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小鼠营养状况的关系,寻找外源性生长激素(GH)干预时间。方法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株皮下接种肝脏特异性IGF-1基因缺失鼠(LID鼠)20只和非IGF-1基因缺失鼠20只,建立癌性恶病质模型。两组分别又随机分成两个亚组:对照组10只、LID组10只接受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1mg/kg,其余各10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所有接种动物均出现恶病质,接受GH注射的两组与盐水注射两组比较,血清IGF-1明显升高(P〈0.01),肿瘤大小和肿瘤重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对处于肿瘤生长期但尚未进入恶病质状态的小鼠进行GH注射可引起IGF-1明显升高,并明显促进肿瘤生长,但不能改善恶病质机体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3.
张雪梅  薛岚  高浪丽 《四川医学》2008,29(5):626-628
目的 通过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进行调查,为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对64例晚期肿瘤合并有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常见的原因,生理方面有:肺实质和胸膜浸润、大气道阻塞、大量胸、腹水、肺切除术后、放疗所致肺纤雏化、化疗所致肺炎、心力衰竭、合并肺气肿导致的肺功能下降;心理方面原因有:焦虑,押郁加重呼吸困难、对死亡极度恐惧;其他方面原因有:恶病质,体重指数低于正常、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晚期肿瘤合并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导致呼吸困难的因素,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肿瘤恶病质机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恶病质是恶性肿瘤病人常见的临床征象,是恶性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恶病质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厌食及体内各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是其主要原因,而各种细胞因子及肿瘤代谢因子的作用在恶病质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恶病质发生机制以及临床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5.
中药用于改善化疗所致消化道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药用于改善化疗所致消化道副作用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探讨其作用机制,并提出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临床上大多数化疗药物均会引起癌症病人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消化道副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营养不良及恶病质,直至死亡,而中药方剂在调理消化道功能紊乱方面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6.
癌性恶病质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恶病质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在恶病质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就与癌性恶病质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其与之相关的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下丘脑存在一食欲和体重调节的神经肽网络,而细胞因子所导致这一网络系统的异常可能是引起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为有效治疗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提供了新的药物干预途径和分子目标。  相似文献   
28.
神经肽、细胞因子与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下丘脑存在一食欲和体重调节的神经肽网络,而细胞因子所导致这一网络系统的异常可能是引起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为有效治疗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征提供了新的药物干预途径和分子目标。  相似文献   
29.
病例 男,58岁,因反复浮肿、腹胀、发热6年,复发加重2个月人院.查体:体温37.9℃,恶病质,贫血貌.肤目无黄染,全身皮肤增厚、粗糙、多毛,胸壁、双侧大腿多处瘀斑,双大腿内侧约12cm×15cm皮肤发黑、坏疽,周围皮肤呈紫红色.白甲,杵状指.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30.
患,女性,24岁。以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消瘦2年余之主诉入院。该患于2年前在大学就读时,受周围同学影响开始减肥而节制饮食,渐出现消瘦,2年来体重减轻达20kg,同时大便干结,每周1—2次,感腹胀、怕冷,近6个月来无月经来潮。发病以来无发热、盗汗、全身疼痛等,一直照常工作。查体:T36.8℃,P74次/min,R20次/min,BP12/9kPa(1kPa=7.5mmHg),体重3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