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用于评估女性乳房乳头乳晕血供特点的可行性,为乳房整形手术提供乳头乳晕的血供参考。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影像数据库中收集女性乳腺DCE-MRI图像资料,选择未发现肿物的正常乳房的DCE-MRI图像进行研究。在西门子工作站将患者乳腺DCE-MRI图像通过图像减影获取乳房血管图像,分别对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进行评估,结合三维MIP图像识别所有供应乳头乳晕的血管。乳头乳晕的血供被划分为内上、内侧、内下、外上、外侧、外下、中央、上方和下方9个象限,对各个象限血管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测量血管至乳房皮肤表面投影的最大距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左侧与右侧乳房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血供象限分布构成比。计算血管到皮肤距离的平均值、标准差及95%置信区间,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象限血管至皮肤距离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到245例患者490只女性乳房DCE-MRI图像,其中97例患者97只乳房发现有乳腺肿物,其余393只为正常乳房(97例单侧乳房、148例双侧乳房),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3~72岁,平均43.7岁。393只乳房(左侧200只、右侧193只)共发现有637条(左侧311条、右侧326条)乳头乳晕供应血管。在637条血管中,内上象限269条(42.2%),外上180条 (28.3%),内侧57条(8.9%),下方37条(5.8%),中央30条(4.7%),内下25条(3.9%),外下25条(3.9%),上方11条(1.7%),外侧3条(0.5%)。卡方检验表明左侧乳房和右侧乳房在NAC血供象限分布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6.4,P=0.602)。除中央象限血管以外,所有血管到皮肤表面投影最大距离的平均值为0.91 cm, 95%置信区间为0.86~0.96 cm。方差分析表明各象限供血血管到皮肤投影的最大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P<0.001)。结论 DCE-MRI可以清晰地显示乳头乳晕的血供来源。乳头乳晕血供主要来源于内上象限和外上象限的血管,血管在皮下约1 cm深度走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饮食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10周龄C57BL/6J 野生型小鼠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高脂及普通膳食喂养8周后,在小鼠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每日对创面愈合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创面愈合率及上皮化水平。于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小鼠并切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比较两组创面新生表皮厚度、创面床内胶原沉积率、新生血管数目、细胞增殖及炎症细胞浸润水平。喂养前、喂养8周后及手术后第14天检测体重。术后第14天禁食12 h 后检测外周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采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膳食组在高脂喂养8周后及手术后第14天平均体重[分别为(27.3±0.7)g 和(28.8±0.7)g]显著高于普通膳食组[分别为(21.2±0.6)g 和(23.1±1.1)g],两组比较,t 值分别为21.98和25.22,均 P <0.001。术后第14天,高脂膳食组 TG 及 TC 水平[分别为(1.35±0.32)mmol/L 和(4.21±0.41)mmol/L]远高于普通膳食组[分别为(0.99±0.28)mmol/L 和(2.71±0.31)mmol/L,两组比较,t 值分别为2.24和6.49,均 P <0.05];高脂膳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慢于普通膳食组[分别为(13.5±0.5)d 和(12.6±1.1)d,t =1.99,P <0.05],创面新生表皮薄于普通膳食组[分别为(47.8±13.8)μm 和(95.7±13.7)μm,t =5.68,P <0.001],CD31阳性血管数低于普通膳食组[分别为(8±1)个和(13±3)个, t =4.1,P <0.001],ki-67阳性细胞数目低于普通膳食组[分别为(21±4)个和(49±10)个,t =3.33,P <0.001],但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膳食组(均 P <0.05),各组创面床内胶原沉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会影响小鼠创面的愈合,延缓皮肤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游离脂肪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配对设计,获取Wistar大鼠脂肪组织和PRP,于24只Wistar大鼠背部分别注射以下3组脂肪移植物: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PRP未激活组;C组为PRP激活组.术后1、2、3个月各处死8只大鼠,分别获取3组移植物标本,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标本行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脂肪组织存活情况,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形态学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C组移植物直径明显大于A组(P<0.05),而移植物体积比较,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C组小血管密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C组炎性反应明显轻于A组和B组(P<0.05),而其他病理观察指标:脂肪组织完整性、纤维化程度及囊腔空泡形成,在各时间段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Wistar大鼠模型上PRP对游离脂肪移植物的存活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袖带胃切除术对Wistar大鼠体质量、大鼠前胃黏膜及黏膜肌层厚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袖状胃切除术的减重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20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12只行袖状胃切除术做为手术组;8只行胃干预组做为假手术组,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1月内每周,而后每两周进行体重测量,术后12周处死大鼠后制作前胃石蜡切片,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存活10只,成活率83%。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增重明显,手术组大鼠体重在术后2周恢复术前水平,体重增长明显但较假手术组慢(P<0.05)。手术组大鼠术后前胃有代偿性扩张,光镜下可见黏膜及黏膜肌层厚度变薄,黏膜皱襞变浅。结论袖状胃切除术大鼠模型中对前胃的形态学观察可能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该术式大鼠模型的减重和体重反弹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胃肠道不同部位激素分泌的特点,探讨一种新的长期减重效果明显的手术方式。方法高脂饮食诱导Wistar肥胖大鼠35只,然后将诱导成功的肥胖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n=12)、胃袖状切除术组(n=12)及假手术组(n=11)3组,分别比较3组大鼠术前、术后连续8周的体重和摄食量,以及术前及术后第8周时外周血清中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大鼠体重和摄食量:3组间术前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术后1~8周,大鼠的体重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较胃袖状切除术组大鼠的体重也明显下降(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术后1~8周大鼠的摄食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于术后3、6、7及8周大鼠的摄食量较胃袖状切除术组大鼠明显减少(P<0.05)。②外周血清中ghrelin和GLP-1水平:3组间术前大鼠ghrelin和GLP-1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血清ghrelin水平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又较胃袖状切除术组明显下降(P<0.05);GLP-1水平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较假手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术后第8周时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和胃袖状切除术组ghrelin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GLP-1水平在改良胃袖状切除术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改良胃袖状切除术在肥胖大鼠模型中成功实施为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血管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VEGF对血管瘤生长的影响,研究血管瘤增生退化的机制.方法 取不同时期手术切除血管瘤组织及其临近组织标本.其中增生期20例,退化期12例,正常皮肤组织8例作为对照.根据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库中VEGF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 测定血管瘤组织中VEGF mRNA表达水平.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增生期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瘤、正常组织中VEGF mRNA电泳条带亮度依次降低;组织中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增生期血管瘤1.442 8±0.084 6、退化期血管瘤0.956 9±0.061 7、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0.487 2±0.035 6,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VEGF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在退化期中表达减弱,在正常组织中几乎无表达,提示VEGF参与调控血管瘤的发展过程,可作为区分增生期与退化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K大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1只GK大鼠分为袖状胃切除附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SG/MJIB)组9只、假手术(sham-SG/MJIB)组6只和饮食配对(PF)组6只.动态观察手术前和术后16周中各组大鼠体重、进食量、空腹血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袖状切除术的降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大鼠(GK大鼠)分为袖状胃切除组(SG组)、假手术组(SO组)、饮食配对组(PF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动态观察术前和术后24周内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耐量(胰岛素耐量试验,ITT)及胰岛素、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结果自术后4周起SG组和PF组的体重增量开始明显小于SO组(P<0.01)。自术后2周起SG组的空腹血糖水平较其他3组明显降低(P<0.05)。自术后2周起SG组对葡萄糖的耐量较术前和其他3组相应时相明显改善(P<0.01)。术后第6周SG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SO组明显改善(P<0.05,P<0.01)。术后2~24周SG组与SO组比较,胰岛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水平明显下降(P<0.01),GLP-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袖状切除术的降糖效果确切,能够独立于体重的变化而直接有效地降低血糖;术后ghrelin水平下降及GLP-1水平升高可能是胃袖状切除降糖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国际公认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oto Kakizaki(GK)大鼠建立袖状胃切除模型,观察袖状胃切除术后GK大鼠体重、进食量和血糖的变化,旨在探讨袖状胃切除术是否独立于体重的变化而直接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减肥手术不仅能使患者体重显著而持久的下降,患者并存的2型糖尿病治愈率达到83%~86%,且术后不需继续药物治疗[1].在美国,减肥手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肥胖,不同的减肥手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一,且不同术式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