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94篇
  免费   7887篇
  国内免费   9537篇
耳鼻咽喉   1340篇
儿科学   2712篇
妇产科学   1514篇
基础医学   14658篇
口腔科学   1669篇
临床医学   15825篇
内科学   16560篇
皮肤病学   1481篇
神经病学   3711篇
特种医学   27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3篇
外科学   6980篇
综合类   36040篇
预防医学   10155篇
眼科学   1248篇
药学   8994篇
  113篇
中国医学   3072篇
肿瘤学   11479篇
  2024年   753篇
  2023年   2954篇
  2022年   2574篇
  2021年   2973篇
  2020年   2779篇
  2019年   3086篇
  2018年   1814篇
  2017年   2525篇
  2016年   3039篇
  2015年   3246篇
  2014年   4638篇
  2013年   4934篇
  2012年   6738篇
  2011年   7799篇
  2010年   7483篇
  2009年   7750篇
  2008年   8449篇
  2007年   8166篇
  2006年   8034篇
  2005年   8184篇
  2004年   7420篇
  2003年   6693篇
  2002年   5577篇
  2001年   5016篇
  2000年   4069篇
  1999年   3408篇
  1998年   2893篇
  1997年   2178篇
  1996年   1607篇
  1995年   1305篇
  1994年   821篇
  1993年   458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转录因子E2F-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其预后等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2F-4的表达,半定量分析E2F-4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生存时间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乳腺小叶及导管上皮细胞之E2F-4表达呈阴性;65例乳腺癌中33例(50.8%)呈E2F-4高表达;E2F-4高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E2F-4作为肿瘤的相关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E2F-4的高表达可能是评判乳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93.
基因多态性和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欠佳,最终仍需人工关节置换术,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其共同特征都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由于机体对坏死区具有自然的修复能力,当新生骨细胞随新生血管向坏死区生长并形成新骨的同时,坏死骨小梁将被逐步吸收。在此过程中骨的力学性能明显减弱,正常负重即可致股骨头塌陷变形及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同时出现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治疗ANFH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与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1例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水平。结合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分化程度和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的胰腺组织;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的远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胰腺癌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具有明显正相关。结论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水平能反映胰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临床判断胰腺癌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祛瘀化痰法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18-1819,1854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非综合征遗传性聋人群GJB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GJB6基因[连接蛋白30(Cx30)-]在中国非综合征遗传性聋人群中的突变情况。方法:用特定引物对372例非综合征遗传性聋患者(其中295例分子病因不明,77例携带GJB2病理性单等位基因突变)和18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JB6基因的342kb大片段缺失del(GJB6〉D13S1830),并进行GJB6基因编码区扩增,以产物直接测序方法进行突变检测及鉴定。结果:372例耳聋患者中未发现GJB6 del(GJB6〉D13S1830),其中1例发现携带GJB6基因点突变404C〉A,导致了氨基酸的错义改变T135K,多物种Cx30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证实该点位于Cx30高度保守的第3跨膜区。对照组中未发现同样突变。结论:GJB6基因突变在中国耳聋人群中整体发生频率较低,GJB6基因可暂不列为第一线耳聋基因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采用 FISH方法直接在干细胞水平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患者自体骨髓体外培养前后的间期细胞进行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从而探讨 CML 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对自体骨髓移植物的净化作用。方法 :分离初治的慢性期 Ph+ CML 7例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s) ,体外培养 10 d,用免疫磁珠 (MACS)富集培养前后的 CD34+ 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 MNCs中 CD34+ 干细胞比例 ,然后用 FISH方法检测其中 bcr/abl融合基因 ,同时分别用正常人细胞及 K5 6 2细胞株作阴性及阳性对照。结果 :(1) 7例患者骨髓细胞培养前后 CD34+ 细胞中 bcr/abl融合基因平均检出率分别为 85 .3%± 4 .9%和 78%± 5 .1%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2 )培养前培养体系中 CD34+ 细胞数量为 (6 .0 6 0± 1.5 6 4 )× 10 5个 ,培养后体系中的 CD34+细胞数量为 (5 .974± 1.4 2 4 )× 10 5个 ,两者无明显差异 (P>0 .0 5 )。 (3)在对照组中假阳性率为 2 .5 % ,假阴性率为 2 %。结论 :自体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对 CML 病人的骨髓肿瘤细胞有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 ;FISH技术直接在干细胞水平检测 bcr/abl融合基因 ,且能定量分析 ,较传统方法更适合对骨髓净化进行评价 ,为骨髓净化提供了一种更方便、可靠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李红艳  刘永明 《华夏医学》2004,17(3):459-461
细胞凋亡是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毁灭过程。凋亡异常与许多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研究证明。多种基因(如P53、C-myc、Bcl-2、Bax等)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TFAR19基因是由我国科研人员最近新发现的另一重要的凋亡相关基因,笔者主要就其结构特点、性质功能、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99.
绿色食品以其安全、无毒、富于营养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从绿色食品的概念、分类、标准以及二次污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进一步加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DD3mRNA仅高度表达于前列腺癌细胞中 ,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敏感性很高的基因。这使DD3mRNA成为一个早期诊断或 /和提示前列腺癌预后的有前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