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07篇
  免费   6171篇
  国内免费   1728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729篇
妇产科学   952篇
基础医学   1486篇
口腔科学   358篇
临床医学   15363篇
内科学   6219篇
皮肤病学   357篇
神经病学   458篇
特种医学   25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5篇
外科学   3956篇
综合类   26474篇
预防医学   7853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15498篇
  164篇
中国医学   7320篇
肿瘤学   14626篇
  2024年   639篇
  2023年   2314篇
  2022年   2179篇
  2021年   2861篇
  2020年   2576篇
  2019年   3118篇
  2018年   1607篇
  2017年   2848篇
  2016年   3007篇
  2015年   3346篇
  2014年   5307篇
  2013年   5098篇
  2012年   6526篇
  2011年   6837篇
  2010年   6349篇
  2009年   6215篇
  2008年   6301篇
  2007年   5856篇
  2006年   4968篇
  2005年   5022篇
  2004年   4361篇
  2003年   3895篇
  2002年   3342篇
  2001年   2697篇
  2000年   1876篇
  1999年   1402篇
  1998年   1002篇
  1997年   770篇
  1996年   682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132名符合入组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随后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组应按照科学、合理、随机的标准,两组患者分别均有67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接受卡铂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按照研究要求,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如:T细胞亚群、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D8、CD4、CD3、CD4/CD8,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CR+PR+SD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卵巢癌,能够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好转。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肿瘤切除术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肿瘤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短期内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3.
刘冬博  王勋 《河南中医》2020,40(5):755-758
目的:观察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3周开始接受MV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痰固本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治疗前,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KPS评分、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痰固本方运用于早期肺癌术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4.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102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淋巴转移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动脉介入化疗。观察两组VEGF表达和淋巴转移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化疗前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7 d,14 d,21 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抑制VEGF表达,阻碍胃癌淋巴转移,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08例血液病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化疗后的药物使用、化疗后的侵袭性操作以及感染的部位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和原因。结果有45例患者出现了化疗后感染的情况,占总数的41.7%。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在层流病房中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的60%,二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患者感染发生率要明显提高。结论做好对环境的通风消毒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建立合理有效的探视制度,同时对做好心理、饮食、身体的相关护理,是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6,康莱特+索拉非尼+TACE)和对照组(n=47,索拉非尼+TACE),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有助于提高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7.
徐慧  陈敏  孙永峰  程星  王琦  靳蓉 《广东医学》2020,41(23):2394-2397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支气管肺泡灌液采用支气管镜取出进行细菌培养、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MP)检测。结果(1)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阳性716例,阳性率72.40%,细菌、病毒、支原体检出率分别33.27% (329例)、22.45%(222例)、31.45%(311例)。(2)细菌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株(G+);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G-)。培养菌株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第1、2、3代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吡肟、拉氧头孢、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无耐药发生。(3)病毒感染检出222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1例,腺病毒检测49例,流感病毒6例(A型2例,B型4例),副流感病毒36例(1型3例、2型4例、3型29例),病毒检出率以0~12月龄组最高,RSV、ADV感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4)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31.45%(311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以3~5岁组最高。结论贵阳地区重症肺炎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重要的细菌病原。重要病毒为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为主,1~12月龄组的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88.
<正>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新发性病病例(梅毒、淋病、衣原体及毛滴虫)达4.989亿[1]。性病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系统性损害。女性感染性病可导致不孕不育,在妊娠和分娩时可发生母婴传播,危害妇女及儿童的健康。抗生素的使用曾经为性病的治疗及预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然而伴随而来的抗生素耐药问题对性病的治疗及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2例肺癌患者进行短期放疗,对比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各灌注参数结果情况。结果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逐渐提升,化疗4个周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4.57%),显著高于化疗1个周期(32.61%),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肺癌患者的TTP及TV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P0.05;化疗1、4个周期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的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1个周期,P0.05;化疗前,有效亚组BF值(96.33±17.87)ml/(min·100g)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BV、PS及MTT值两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亚组化疗4个周期后BF值(63.89±9.65)ml/(min·100 g)、MTT值(6.01±0.81)s显著优于本组化疗前,P0.05;无效亚组BV、BF、PS及MTT值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有效亚组BF、MTT值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完全反应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变情况,能准确评价肺癌化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某院神经内科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预防耐药菌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神经内科近两年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2016版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用WHONET5. 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29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06株,占35. 5%;革兰阴性菌193株,占64. 5%。前5位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27. 76%)、金黄色葡萄球菌(12. 71%)、肺炎克雷伯菌(9. 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 NS)(9. 70%)、铜绿假单胞菌(9. 03%)。送检标本细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尿液42. 47%(127/299)、呼吸道标本40. 13%(120/299)、血标本13. 04%(39/299)。MRSA检出率76. 3%,MRCNS检出率75. 9%,屎肠球菌中VRE检出率12. 5%,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9. 4%和17. 2%,肠杆菌科细菌中CRE菌株的检出率0. 8%,肺炎克雷伯菌中XDR菌株的检出率为3. 4%,鲍曼不动杆菌中XDR菌株的检出率为31. 2%,铜绿假单胞菌中XDR株检出率为3. 7%。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重,治疗难,要合理选择抗生素,防止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