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49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29篇
综合类   588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4 毫秒
71.
72.
Adr型HBV全基因转基因小鼠DC和T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方法:通过对分离Adr型HBV全基因转基因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并研究其对ConA,HBeAg,ConA+HBeAg刺激的应答能力。结果:发现HBV转基因小鼠对ConA的应答基本正常,但对HBeAg,ConA+HBeAg的应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HBV转基因小鼠DC和T细胞对HBV存在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3.
观察脾切除对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脾切除后大鼠血清淀粉 素含量,以APAAP法检测T细胞亚群细胞,并动态观察三种脾切除对移植耐受形成的影响。结果:脾切除可减弱机体初级免疫应答,影响T细胞亚群,保留50%脾脏可保留部分脾功能;三种不同量脾切除对免疫耐受形成有协同作用,明显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平均达80天。结论:50%脾切除以抑制排斥反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期中的作用。方法 经破碎、超速离心、透析等步骤自C5 7BL/ 6小鼠脾细胞提取MHC(H 2 )抗原 ,注射到Balb/c受体小鼠胸腺内 ,1周后移植供体C5 7BL/ 6皮肤。共设实验组、第三供体组、对照组、无处理组 4组。结果 实验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大于 70天 ,第三供体组为(13 4± 1 42 )天 ,对照组为 (12 6± 1 6 9)天 ,无处理对照组为 (5 6± 1 2 6 )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经胸腺注射异基因MHC抗原能诱导特异性皮肤移植耐受  相似文献   
75.
肝脏移植的免疫耐受具有其独特性。在耐受的诱导形成中,中枢机制的重要性次于外周机制,供肝源性白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起着重要作用。耐受的形成可能有微嵌合态和受体淋巴细胞活化相关的耐受两种机制参与,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因此,综合各种措施的方案或许能获得普遍耐受。  相似文献   
76.
临床肺移植发展及适应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世界临床肺移植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使临床肺移植的开展更适合我国国情。方法:查阅了20余年的肺称植中外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国际上已经取得了肺移植一整套成熟的肺移植方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肺保护.特异性免疫耐受等,对于我国,应尽快建立器官捐献法。结论:目前在我国可选择合适病人进行肺移植,但需加强肺移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在小鼠树突状细胞 (DC)成熟过程中核因子 κB(NF κB)基因的作用。方法 应用特异性NF 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 (NF κBODNDecoys)阻断NF κB活性 ,观察DC形态、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 ,了解NF κB基因对DC成熟及免疫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 NF κBODNDecoys的有效摄取 ,抑制了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 1 2 (IL 1 2 )的分泌 ,阻碍了DC的发育成熟 ,这种阻碍作用不可被脂多糖 (LPS)所逆转。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 ,NF κBODNDecoys的应用可诱导DC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低反应活性 ,抑制了T细胞IL 2和γ 干扰素 (IFN γ)的分泌。结论 NF κB是DC发育成熟过程中关键性调控基因。应用NF κBODNDecoys可抑制DC的成熟 ,从而为生成耐受原性未成熟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8.
Tju103和CTLA4-Ig诱导MHC半相合小鼠骨髓移植耐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Tju103和CTLA4—Ig各自对MHC半相合小鼠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半相合供鼠T细胞与受鼠抗原、Tju103(或CTLA4—Ig)共育后与骨髓细胞混合移植,观测移植后受情况。结果:A.单纯照射组:全部小鼠于照射后11d内死于造血衰竭;B.白血病CTX治疗组:全部小鼠于接种白血病细胞后16—23d死于白血病;C.单纯移植组:全部小鼠于移植后21d内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D.CsA预防组:5只小鼠于移植后8—22d死亡,1只死于白血病,各有2只死于GVHD和感染,5只活过30d;E.Tju103处理组:4只小鼠于移植后9~26d死亡,2只死于GVHD,各有1只死于白血病和感染,6只活过30d;F.CTLA4—Ig处理组:2只小鼠于移植后17—26d死亡GVHD,8只活过30d。结论:Tju103和CTLA4—Ig均明显延长生存期,降低GVHD发生和严重程度,CTLA4—Ig保留有抗感染和移植抗白血病(GVL)作用,而Tju103没有。  相似文献   
79.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树突细胞(DC)在调节获得性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C对来源于微生物感染、变应原、气道组织微环境的信号异常敏感,成熟的DC极化初始的T细胞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2效应细胞,或者向调节性T细胞分化,诱导免疫耐受的形成。气道在接受到各种炎性刺激信号下,DC迅速从循环系统向气道募集,并在呼吸道黏膜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系统,参与免疫调节反应。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DC在引发及维持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的气道黏膜DC数目增多,过敏机体与正常机体DC的功能存在差异。该文就DC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属非经典的HLAⅠ类分子,具有低度多态性和限制性分布的特点,其初级转录本经选择性剪切可以产生膜结合型和可溶性型等7种蛋白质亚型;HLA-G可以与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通过多种机制同T淋巴细胞作用,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引起CD8+T淋巴细胞凋亡.因此,目前认为HLA-G在多种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