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8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黄帅立 《河南中医》2020,40(4):500-502
2019年为己亥之年,土运不足,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下半年相火淫胜,火气流行,克金、刑水。风木盛则克制土运,土运本不足,致虚者更虚,强者更强,此谓之不相得,不相得则病;且气克运,古称之为天刑,天刑之年多灾害。2019年,冬季主气太阳寒水之上少阳相火客临,致冬不藏反长,天不寒反暖。地气封藏不固,水中阳气不藏,本应该被抑制或杀灭的微生物却因火热而未灭,并得少阳火毒助长而毒性更猛,化生为火疫。2020年为庚子年,主行金运,金克木,可平复2019年偏盛之木运,故瘟毒会被2020年之金运削弱或肃杀。针对此次瘟疫,未病之人预防要点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饮食宜忌,尤为重要;避秽化浊,芳香化湿。已病之人的治疗,依据此次瘟疫"少阳火毒夹湿"病机,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岁谷宜丹,间谷宜豆。此次瘟毒的性质虽为湿热火毒,但患者体质却有寒热虚实之别,感染后症状、病情和预后亦不同,故中医临证时应遵循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的原则;若体质素有湿热,邪从本气而化,可遵循运气病机施治;若体质本热,湿去而化为火毒,则应以制火为主;若体质本寒,热去而化寒湿,则应温化寒湿,芳香化浊;若体质素虚,出现危重证候,则应在祛邪时,重视固护元气。  相似文献   
9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湿疫”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结合中医传统理论,目前认为其病因是感受疫戾湿毒,病位主要在肺脾,病性以湿为主,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主要病机为疫戾湿毒犯肺,气机闭阻,肺脾气虚;病机特点突出表现为肺脾相关。中医治疗分为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4期,应以解毒宣肺健脾化湿贯穿始终,初期以宣肺止咳、芳香化湿为主,中期侧重宣肺平喘、通腑解毒,重症期温阳开闭固脱,恢复期补肺健脾化湿。  相似文献   
93.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结合对时间、空间、人间"三间"以及大生态、小生态、微生态"三态"的分析,认为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性为风寒湿,可称之为风寒湿疫。根据白长川名中医外感热病三二四理论,即"三纲脏腑定位,二化气血定性,四期虚实定势"的指导,认为本病可分为前驱期、进展期、危重期和恢复期四期进行辨治,治则是以祛邪为先。风寒湿疫毒由口鼻侵袭机体后直入脾肺,脾肺受损,表里俱病而偏于里,内有湿而外有寒是前驱期的基本病机,治宜健脾宣肺透邪为主,推荐《阴证略例》和《温病条辨》寒湿篇所载方药,如四、五加减正气散;进展期疫毒化热,湿阻气机,治宜表里双解,宣肺通腑,清泻湿热,推荐方药为宣白承气汤、升降散;危重期内闭外脱,根据寒闭、热闭的不同分别治以回阳复脉和开窍醒神,寒闭推荐四逆加人参汤,热闭推荐《温病条辨》凉开三宝,根据运气学说、伏气学说推断接下来更易于出现肺的热化之证,应注意固护阴液;恢复期邪去正虚,以健脾益肺为主,兼有阴虚者,兼以养阴生津,推荐六君子汤、生脉散、五味子汤。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从教学平台技术、教学组织、课程构建和学生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等教育线上教学的组织开展。为了满足线上教学的要求,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通过组织动员、线上教学技术培训、线上集体备课及试讲、课程建设、教学体系构建以及学生中医药专业思想的加强及专业自豪感的建立等方面,建立适合中药学专业的线上课程组合体,构建了以“主平台”“备用平台”以及“兜底平台”3个线上教学平台协同保障措施,保障线上课程的平稳开出,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中药学专业的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9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病邪为时行疠气作祟。疫寒初犯者,治宜辛温疏散;疫热初犯者,治宜辛凉疏散;疫湿初犯者,治宜疏解化湿;疫湿入侵中焦,治宜开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疫毒郁肺者,治宜宣泄肺热,解毒祛湿。做好初期阶段的诊治,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6.
2019年12月于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潜伏期较长,传染性极强,缺乏针对性强的特效药,积极的预防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发病特点,结合自贡地区气候环境以及体质因素等提出口服中药、佩戴香囊、中药熏蒸、中医运动等预防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新疆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质粒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了新疆四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不同宿主、不同年代的109株鼠疫菌的质粒,发现除一株1970年分离自玛纳斯灰早獭的菌株自然缺失6Mdal质粒、只携带45和65Mdal二种质粒、并伴随鼠疫杆菌素表型丧失外,其余所有的菌株均携带三种质粒。其中80%的菌携带6、45和65Mdal质粒。  相似文献   
98.
目的伴随着内蒙古地区鼠疫确诊病例的发现,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居民对于鼠疫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至关重要,从而为呼市的鼠疫防控知识普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四个区居民进行抽样,采用χ^2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知晓率进行多因素分析,总结鼠疫防治知识普及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问卷436份。结果显示:25岁以下居民对于鼠疫防控知识了解较多,不同年龄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0.140,P<0.05);学历高低对鼠疫知识的知晓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55,P<0.05);职业种类的不同影响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3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OR=0.702,95%CI:0.567~0.837)、文化程度低(OR=1.379,95%CI:1.084~1.674)、男性(OR=1.237,95%CI:1.254~1.747)、一般工作种类(OR=1.642,95%CI:1.387~1.897)。结论在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宣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进行有区分的鼠疫防控知识普及,对于一些学历水平较低或者一般职业的人群,应选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鼠疫防治宣教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鼠疫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现状,掌握人间疫情动态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资料。结果 2000~2010年甘肃省共发生人间鼠疫疫情5起,发病5例,死亡3例,病死率60%;感染者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传染源为染疫病死旱獭,基层医务人员是发现鼠疫疫情的前哨。结论甘肃省人间鼠疫正处于流行期,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做好控制人间鼠疫的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00.
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认识着手,重点阐述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现况和鼠疫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鼠疫的影响,及其所必须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