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8篇
  免费   1093篇
  国内免费   39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950篇
内科学   386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236篇
综合类   292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64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316篇
  20篇
中国医学   5313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694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1115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884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针加颈动脉注药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脑梗塞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电针加颈动脉注药治疗,对照组单用颈动脉注药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治疗脑梗塞均有肯定疗效,而电针加颈动脉注药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颈动脉注药。  相似文献   
92.
脑缺血实验模型的制作及头针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恒河猴为实验动物,采用介入方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建立局部脑缺血病理变化,并模拟国际标准化头穴方案取穴治疗,发现头针治疗有利于实验性脑缺血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3.
针刺对家兔正常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对家兔正常眼压的影响。方法:对10只家兔眼的晴灵、风门、趾间穴进 刺,对针刺前和针刺后即时,针后第1小时和第2小时的眼压进行了测量。结果:针刺前的眼压平均值与针刺后各时段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针剌对家兔实验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应用2%α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形成实验性高眼压症。将已形成高眼压的25只家兔眼分为针剌组(10只眼)、西药组(10只眼)和对照组(5只眼)。各组在针剌和药物治疗前后均测量眼压。结果:治疗前针剌组、西药组和对照组的眼压分别为562kPa,629kPa和546kPa,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剌组针剌后在1~3小时内与对照组相比眼压均有明显降低(P<0001);西物组在药物治疗后1~3小时内与对照组相比眼压也有降低(P<005)。结论:针剌具有降低家兔实验性高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测针刺对STZ所导致的糖尿病大鼠下丘脑NPY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 3只,1 3只为正常对照,另30只行链脲左菌素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胰俞”“足三里”“关元”) ,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取脑,运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下丘脑NPY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NPY阳性纤维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多,下丘脑外侧区NPYmRNA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多(P <0 .0 5 ) ,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NPY阳性纤维及下丘脑外侧区NPYmRNA表达明显减少(P <0 .0 5 )。结论:针刺可以降低STZ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增多的NPY的合成及其含量,这可能是针刺改善糖尿病能量代谢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针刺安神穴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巍 《天津中医药》2005,22(3):213-214
[目的]证实针刺安神穴位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临床对60例确诊病人进行观察,对比针刺前后脑血管血流阻力、血管弹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后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结论]针刺安神穴位可双向调节颅内外血管血流平衡,对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大鼠大脑皮层bcl-2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向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的方法建立大鼠MI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非穴组和假手术组.针刺组取人中、内关、风池穴,非穴组取双侧胁下两固定非穴点,针刺1次/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进行与针刺组和非穴组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捉抓.连续针刺2周后断头处死,取左侧大脑.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bcl-2和bax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bcl-2和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增加;针刺后,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增加,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结论]针刺可促进MID模型大鼠大脑皮层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从而保护脑组织,且这种作用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98.
张红星  周利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04-1205
目的观察头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血流量和环核苷酸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 24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氢清除法测定患侧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血流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浆环磷酸腺苷 (cAMP)和环磷酸鸟苷 (cGMP)的含量.结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患侧大脑皮层和海马区血流量显著减少,血浆 cAMP含量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给予头针和体针治疗后大鼠大脑皮层血流量、血浆 cAMP含量均明显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针治疗能增加脑缺血局部血流量,升高血浆 cAMP含量,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
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地位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血管内皮细胞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以探索中医学中的未知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特性与中医学中几个概念相关性的比较,分析了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0.
电针太阳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法:将7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2周后,分别对眩晕的主观评定和眩晕症状量表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51.43%,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疗后眩晕的主观评定和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太阳穴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