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82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47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82.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不同刺激时间对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EAS Ⅰ组(刺激20 min),TEAS Ⅱ组(刺激30 min)、TEAS Ⅲ组(刺激40 min),以雷公藤甲素灌胃法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TEAS各组刺激“足三里”穴,每日1次,连续5 d。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 10)、硫化氢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索排列紊乱,肝窦扩张,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各TEAS组肝脏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TNF- α含量明显升高(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IL- 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TEAS Ⅰ、Ⅱ、Ⅲ组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和肝组织MDA、TNF- 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呈降低趋势(P>0.05),硫化氢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TEAS Ⅲ组与TEAS Ⅰ、Ⅱ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能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肝组织的损伤,且较长时间(40 min)刺激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3.
84.
摘要 目的:优化指压穴位刺激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30例偏瘫患者,分别在仰卧伸膝0°位和屈膝90°位下指压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对比刺激即刻3s、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第二个3s、第三个3s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最大等长收缩的积分肌电值(iEMG)。 结果:①刺激前后比较:两种体位下,指压两个穴位,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刺激前(P<0.05),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呈逐渐下降趋势。②穴位间比较:两种体位下,均表现为指压足三里穴,胫前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临泣穴(P<0.05);指压足临泣穴,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停止刺激后的三个3s的iEMG均明显高于足三里穴(P<0.05)。③体位间比较:仰卧屈膝90°位指压两个穴位,胫前肌刺激即刻、停止刺激后第一个3s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腓骨长、短肌刺激即刻的iEMG明显高于伸膝0°位(P<0.05)。 结论:①指压刺激偏瘫侧足三里、足临泣穴均可诱发偏瘫侧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且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良好。②指压足三里穴对诱发胫前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临泣穴;指压足临泣穴对诱发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和延续效应优于足三里穴。③仰卧屈膝90°位,指压刺激足三里、足临泣穴对诱发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收缩的即刻效应明显优于伸膝0°位,延续效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25-128
平衡功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增加了患者跌倒的风险及患者的病痛和负担,延缓了康复的进程,影响功能的恢复。针刺治疗是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临床多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基础,多采用头皮针、体针、芒针等方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存在相应的局限性,缺乏现代学理论依据;本文从经络辨证和现代医学核心肌群理论出发,选取处于腰部核心肌群的夹脊穴,既可以通督脉、调摄膀胱经之背俞穴,入络脑室,从而达到整体治疗、调整阴阳的目的,又可以松解神经,进而缓解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提高平衡功能。最后提出以针刺腰部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期待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16-119+125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辅助全麻下对乳腺癌根治术中镇痛效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 年7 月~2020 年2 月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TEAS 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TEAS 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 行TEAS(取穴为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予相同位置贴电极片,不予电刺激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诱导后置入喉罩全麻。记录两组术中各时间点的MAP、HR 和脑电双频谱值(BIS)、拔管时间、术中麻醉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无差异。TEAS 组的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TEAS 组在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后即刻(T6)、拔管后3 min(T7)的MA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EAS 组在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后即刻(T6)的H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EAS 组的T1 时刻BIS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麻可以增强乳腺癌根治术中镇痛效应,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喘可治穴位注射对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 90例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喘可治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mC 和5-hm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喘可治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哮喘控制症状和肺功能,推测可能与调控机体DNA甲基化和羟甲基化,调节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WOMAC各项积分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WOMAC各项积分及总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KOA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至不同血压水平的胃血流变化,从而明确针药复合麻醉的胃保护机制.方法:54只,♂,比格犬随机分为9组:单纯全麻组、60%对照组、60%实验组、50%对照组、50%实验组、40%对照组、40%实验组、30%对照组、30%实验组,每组6只,后8组动物均以异氟醚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60%、50%、40%、30%基础平均动脉血压水平并维持60min,单纯全麻组不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采用TEAS干预处理,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血流仪监测不同水平相应时间点胃表面血流的变化.结果:在行控制性降压至目标低血压水平(T0)时,所有对照组胃血流均显著低于各自基础水平(P<0.05),而60%实验组、50%实验组胃血流未明显降低,在维持10min(T1)时,除50%实验组外,其他各控压组胃血流均显著低于各自基础水平和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P<0.05),50%实验组与同水平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压回升阶段,50%、30%、40%实验组胃血流先后恢复至基础水平和同期单纯全麻组水平,而同水平对照组未明显恢复.结论:轻度控压时(尤其是50%水平),TEAS的胃保护效应明显.重度控压时(尤其是30%水平),TEAS基本无保护效应,但在血压回升结束时,TEAS可促进胃血流的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