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4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678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16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0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370篇
综合类   553篇
预防医学   246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141篇
  4篇
中国医学   70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35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观察针刺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 ,设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各35例 ,针刺治疗组主穴取廉泉、天突、风府、天柱、扶突 ,结合辨证配穴。对照组采用中风病药物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 14例 (40 % ) ,有效 17例 (48.5 7% ) ,总有效率 88.5 7% ;对照组治疗 2例 (5 .71% ) ,有效 6例 (17.4 % ) ,总有效率 2 2 .8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2.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按病位、病程、年龄、是否用药饼灸分为4组。观察以上闪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病位越低、病程越短、年龄越小。用药饼灸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53.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5 0例和对照组 30例 ,穴位注射组采用维生素 B1 2 及维生素 B1 注射液穴位注射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面部肌电图变化。结果与结论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募集电位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为优 (P<0 .0 5 ,P<0 .0 1)。  相似文献   
54.
针刺合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合针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应用针刺合针刀治疗 4 0例 ,并与单纯针刺治疗 4 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影响颞骨骨折性面瘫预后的主要因素和面神经减压术的意义,总结分析了64例面瘫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制作面瘫实验西式,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线面神经膨胀率,并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否行面神经减主及手术时机。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显著大于非开放组,非开放组纤维损伤谋生时机提示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有 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喉神经肌电位综合指标对声带麻痹预后的估价作用。方法 检测91例甲状腺手术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喉神经电图及肌电位,按病程分成4组;分析各组恢复与未恢复声带运动的患者喉神经肌电位特征,以“95%可信区间”计算神经肌电位预后评估标准。结果 病程2个月内组最大诱发电位幅度明显低于2个月以上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2-4个月与4-6个月组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故将病程2-6个月计为一组。2个月内组自然恢复与未恢复患者分别为2、11例,以引出诱发电位且无错向再生电位作为预后良好判断指标,准确率为92%(12/13)。2-6个月组恢复与未恢复患者各为11、48例,恢复者最大诱发电位幅度明显大于未恢复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引出诱发电位且电位幅度大于26.4%作为预后良好的判断标准,准确率90%(53/59);结合无错向再生电位综合判断预后,准确率为93%(55/59)。6个月以上组19例无论神经肌电位检查结果如何,声带运动均无恢复。结论 将神经肌电位进行综合分析,分别判断不同病程的声带麻痹的预后,可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7.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规律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及中早期神经减压的疗效。方法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声带麻痹87例,其中行喉返神经探查65例,非手术治疗22例。探查术中观察喉返神经损伤部位、类型、程度及神经肌肉形态;对缝扎、粘连伤行神经减压治疗14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声学参数、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探查发现喉返神经被缝线结扎、瘢痕粘连压迫、断离分别占43%(28/65)、9%(6/65)、48%(31/65)。损伤部位以近环甲关节处多见,占75%(49/65);甲状腺中下部占25%(16/65)。病程半年以内者喉内肌及损伤处远端神经干萎缩并不严重,病程越长萎缩变性越明显。神经切断伤上述改变较缝扎伤及压迫伤更为明显;但病程18个月喉内肌仍可见肌纤维组织结构。病程3个月内神经减压10例中9例声带恢复了不同程度的内收及外展功能;病程3个月以内1例、3-5个月4例神经减压术后声带未恢复运动,但均恢复了正常的肌张力、肌体积,声带振动及黏膜波对称,嗓音亦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组声嘶有改善,但嗓音未恢复正常,声带亦未恢复运动。结论 通过喉返神经探查初步揭示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规律,中早期喉返神经减压术能恢复声带生理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8.
The combined endoscopic CO2 laser posterior cordectomy and total arytenoidectomy for treatment of b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because of b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 present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Otolaryngologist. Various surgical techniques have been advocat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ocal cord paralysis. Among these techniques, the individual use of laser CO2 arytenoidectomy and posterior cordotomy has gained wide acceptance.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our experi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b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 by combining posterior partial cordotomy as described by Dennis and Kashima, with total arytenoidectomy as described by Ossoff et al. We report the long‐term results in the management of 18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during the last 8 years.  相似文献   
59.
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参数与面神经减压术后面瘫的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只健康新西兰家兔30侧面神经及2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术中面神经监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使用χ^2检验评估术中监测的情况与减压术后面瘫的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5只家兔30侧面神经监测中不同个体的面神经阈值几乎均为0.05mA,在面神经的水平段、垂直段、颞骨外段其阈值也几乎均为0.05mA。21例面瘫患者,术中肌电图(EMG)引出者14例,其中13例减压术后面瘫的预后好,1例测舌差;EMG未引出者7例,其中1例减压术后面瘫的预后好,6例预后差。结论:术中面肌EMG的阈值能够较客观、稳定地评估面神经的功能。术中面肌EMG能否引出可以辅助预测面神经减压术后面瘫的预后情况,EMG能引出者预后好,反之则差。  相似文献   
60.
1. 1. This case report of a Chinese male schizophrenic patient describes new side effects that have not been documented previously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At certain doses of clozapine, the patient showed direct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nclude a combination of hyperglycemia, hyperlipemia, and periodic paralysis.
2. 2. In a four-year study of this patient who had no previous episodes of diabetes in his or his family histor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se symptoms disappeared upon withdrawal of clozapine and relapsed with re-treatment of the drug.
3. 3.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hyperglycemia, hyperlipemia, and periodic paralysis may need to be monitored 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