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44篇
中国医学   14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叶青  宋亚丽  翟桂荣  杨慧丽 《新中医》2022,54(2):110-113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5d,随访至妊娠结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瘙痒症状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大鼠子宫组织基质金属蛋白-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妇科止血消痛颗粒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产妇康组及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第1日开始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7d。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MMP-9、TIMP-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子宫内膜中均可检测到MMP-9和TIMP-1的杂交信号。模型组MMP-9表达强度明显超过空白组,TIMP-1表达弱于空白组。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产妇康组,MMP-9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妇科止血消痛颗粒中、低剂量组与产妇康组MMP-9 mRNA的表达强度相似,但均低于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高剂量组的表达强度(P〈0.01)。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高剂量组及产妇康组TIMP-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表达相似。结论妇科止血消痛颗粒通过抑制MMP-9的高表达,升高TIMP-1的低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茵栀黄注射液对体外四氯化碳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茵栀黄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熏蒸法造成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厂家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与复方茵陈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及香豆素的保护作用。结果:各厂家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均能能显著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酶作用以复方茵陈注射液样品的作用最强。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及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及香豆素对CCl4所致大鼠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各厂家正常样品药效作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A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对照组B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光疗,观察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还原型谷胱甘肽、光疗,疗程7d.检测临床疗效、光疗时间、症状消失时间、TRF、TBA、TB...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第1组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n=52),第2组为妈咪爱组(n=46),第3组为停母乳喂养组(n=28)。观察3组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经皮胆红素日均下降的数值及降至正常的天数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48.40±23.07)μmol/L及(3.7±2.6)天;妈咪爱组(37.54±21.01)μmol/L及(6.0±1.9)天;停母乳喂养组(46.10±11.32)μmol/L及(4.1±1.3)天。第1组和第2组比较P〈0.01,说明茵栀黄联合妈咪爱组与单纯使用妈咪爱茵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第1组和第3组比较P〉0.05,说明茵陈蒿汤联合妈咪爱组与停母乳喂养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茵栀黄联合妈咪爱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被家长接受,值得门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周爱民 《肿瘤药学》2011,(6):535-537
目的采用稳心颗粒对因服用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而诱发心律失常的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0例于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入我院就诊,且因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而诱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A组患者化疗同时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化疗同时给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心肌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5),并发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对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较胺碘酮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60例和对照组(心律平)60例,治疗4周,对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步长稳心颗粒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心律平的疗效相当,步长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80.00%,心律平组总有效率85.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稳心颗粒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心律平组。[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8.
柱前衍生化UPLC测定板蓝根颗粒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进行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精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缬氨酸的含量.Waters AccQ Tag TM Ultra C18色谱柱(2.1 mm×100 mm,5μm),流动相AccQ Tag Ultra Eluent A与AccQ Tag Ultra Eluent 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柱温5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精氨酸的线性范围为4.155 ~49.86 μg,r=0.999 9;苏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595 ~5.95 μg,r =0.999 8;丙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445 ~4.45 μg,r =0.999 9;γ-氨基丁酸的线性范围为0.515 ~5.15μg,r=0.999 9;脯氨酸的线性范围为8.858 ~ 106.3 μg,r=O.999 9;缬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585~5.85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8.34%,98.35%,100.2%,98.44%,98.18%;平均RSD分别为1.8%,1.5%,1.9%,2.0%,2.4%,2.0%(n=6).5家企业的的板蓝根颗粒中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0.
杨舫  王清 《中医杂志》2018,(1):66-68
目的探讨益坤抑痛平颗粒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中药组以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法建立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μl/(g·d)灌胃,中药组以益坤抑痛平颗粒混悬液15μl/(g·d)灌胃,均给药8周。肉眼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形态并称量子宫重量,检测各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P75的表达。结果空白组小鼠子宫表面光滑,子宫表面未见异常结节;模型组和中药组小鼠子宫表面可见腺肌病结节。中药组和模型组小鼠子宫重量均重于空白组(P<0.05);而中药组与模型组小鼠子宫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NGF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中P75表达高于空白组,而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中P75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益坤抑痛平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子宫内膜中NGF受体P75的表达来达到缓解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