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脊柱推拿手法对伤科疾患与疼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虽然脊柱推拿临床应用广泛,但基础研究薄弱。本文从脊柱推拿手法作用的"力"本质及其与手法"形"关系、脊柱推拿所致咔哒声响、脊柱推拿时髓核内压力的实时监测、推拿对椎管内结构影响以及推拿时脊椎结构在空间位置上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这为更加科学地阐述脊柱推拿的作用机制提供坚实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推拿对全臂丛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全臂丛损伤术后患者95名分为三组,推拿理疗组33名给予推拿和理疗方法(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疗)治疗,脱落2名;理疗组33名仅给予理疗方法治疗,脱落3名;对照组29名手术后回家自行康复,脱落8名。比较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肌力评价、神经-肌电检测。结果:推拿理疗组和理疗组对全臂丛损伤术后患者均有良好的康复效果,推拿理疗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在上肢功能和肌力方面,自第一疗程起,理疗组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推拿理疗组效果优于理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电图反映三组患者均有出现新生电位,推拿理疗组效果优于理疗组,两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臂丛神经术后的康复是临床恢复的重要内容,推拿能活血化瘀,促进神经再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五禽戏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催产素(OT)及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PD女大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五禽戏组、推拿组及五禽戏+推拿组,对照组给予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其余3组分别给予五禽戏、推拿及五禽戏+推拿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经周期。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血清TNF-α、CD4+、OT、β-EP表达的变化探讨五禽戏联合推拿治疗PD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均降低(P<0.05),且随着疗程增加逐渐降低。停止治疗3个月后,4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3个疗程时上升(P<0.05);五禽戏+推拿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五禽戏组和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血清TNF-α、O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CD4+、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4组治疗后CD4+、O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β-E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五禽戏+推拿组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五禽戏组及推拿组(P<0.05),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禽戏联合推拿治疗PD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的血清TNF-α、CD4+、OT、β-E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4.
推拿学是中医极具特色的临床学科,教学有其特点与规律。通过总结推拿教学中常用的6种形式即课程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导入、媒体导入、预习导入、随时导入的方式并对推拿课堂的导入进行了相应的要求,如导入需要设计、相互关联、贯穿等,对推拿教学的课堂导入的地位、作用、目的等进行了探讨,为推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26.
按压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斐  纪清  赵毅  冯继来 《中国针灸》2007,27(11):819-820
目的:探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有效疗法。方法:将85例CFS患者采用推拿按压背俞穴为主配合按压头面部穴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26例,有效52例,无效7例,显效率为30.6%,总有效率为91.8%。结论:按压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针刺病变腰椎两侧经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针刺对照组60例,西药对照组60例,治疗20天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针刺对照组为80.0%,西药对照组为81.7%,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病变腰椎两侧经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75例患儿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n=137)和对照组(n=138),观察组采用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院校教材《推拿学》中所规定手法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3.2%,对照组治愈率为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3.22±1.04)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4.20±1.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结论: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确切,起效快,适宜普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采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推拿、针刺、穴位注射三种方法综合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一指禅推法、拿法、揉法等手法放松患侧颈项及上肢部,点按颈夹脊、肩井、扶突、极泉、肩髃、曲池等穴位;针刺采用毫针刺颈夹脊、天窗、扶突、极泉、曲池、外关、阳池、合谷等主穴及相应的配穴,平补平泻;穴位注射用曲力甲钴胺注射液,选取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等分别注射,隔日一次.结果35例患儿中,痊愈22例,显效9例,好转4例.结论"通络三法"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具有临床效果好,疗程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用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37例用单纯针刺特定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