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7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芦丁 (rutin)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雌性 SD大鼠 5 0只 ,按体重随机分为 5组 :A组 (假手术组 )、B组 (去势组 )、C组 (去势 大豆异黄酮组 )、D组 (去势 芦丁低剂量组 )和 E组 (去势 芦丁高剂量组 )。每组 10只 ,饲以实验合成饲料。实验期为 90 d。 结果  B组大鼠血清 SOD活力较其他四组明显下降 (P<0 .0 5 ) ,MDA含量高于其他四组 (P<0 .0 5 ) ,而其他四组 SOD活力、MDA含量差别无显著性 ,且各组大鼠肝脏脂褐质 (L ipofuscin)含量差别没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芦丁对去势大鼠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 ,可抑制去势后大鼠抗氧化系统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测定飞燕草中芦丁的含量,为飞燕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芦丁含量,使用C18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40∶6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芦丁在0.912~4.56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1.72%,n=6)。结论:该法简便、稳定,可用于测定飞燕草中芦丁的含量和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吉如心片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7nm,柱温:35℃。结果:芦丁在18.64~93.18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0.6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吉如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4.
超声时间与药材粒度对超声法提取槐花米中芦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超声时间及药材粉碎粒度对超声法提取芦丁产率的影响,从而提高芦丁的提取效率。[方法]将不同粉碎粒度的槐花米粉末溶于碱液,超声提取不同时间后,检测不同时间点及不同粉碎粒度药材的芦丁产率,探索超声时间及粉碎粒度对芦丁提取产率的影响。[结果]粉碎至不同粒度的槐花米粉末,超声提取后所得芦丁产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均与超声时间正相关,而后呈平台趋势,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3号筛的槐花米粉未超声5min后即达到较高提取产率16.46%。[结论]药材粉碎粒度及超声时间对芦丁提取效率有着明显影响,超声辅助提取法较传统的碱提酸沉法具有流程短、效率高及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花米及其制剂血栓心脉宁胶囊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自制液相微萃取装置,选择最佳萃取条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中药及其制剂中的芦丁含量.结果:芦丁的线性范围为10 μg/mL~100 μg/mL(n=5,r=0.9925),槐花米和血栓心脉宁胶囊中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5.5)%(n=9)和(103.4±3.3)%(n=9),检测限为1 μg/mL.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复杂基体的干扰,适用于中药及其制剂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6.
林锦锋  曾超贤  符同浩 《中国药房》2012,(11):1025-1026
目的:建立木芙蓉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TLC)法对木芙蓉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有效成分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木芙蓉叶显微特征明显;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芦丁进样量在0.0188~0.9412μg(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7%,RSD=1.9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木芙蓉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测定骆驼刺中总还原糖与芦丁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不同月份的样品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骆驼刺中总还原糖的含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620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的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Rp-18(150mm×3.9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9∶81,V/V),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结果:葡萄糖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85~70.33μg·mL-(1r=0.995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1.5%(n=6);芦丁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4.95~59.40μg·mL-(1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2.08%(n=6)。不同产地不同月份的骆驼刺中芦丁和总还原糖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新疆乌鲁木齐和且末地区在7-8月份采收的骆驼刺中总还原糖和芦丁的含量较高。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骆驼刺的种植和采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陈英红  董芳  姜翔之  姜瑞芝  王颖 《中国药师》2012,(10):1429-1430
目的:建立贯叶金丝桃中芦丁与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四氢呋喃-0.4%醋酸(1∶1∶18∶80),流速为0.7 ml·min-1,检测波长为358 nm,柱温为30℃。结果:芦丁在0.206~1.236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金丝桃苷在0.144~0.86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芦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0.94%,金丝桃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0.9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29.
The pharmacological essence of the natural addition of rhamnosyl glucoside on quercetin that is commonly found in nature in medicinal plants is rather obscure. The present study therefore sought to compar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both compounds by comparing their ability to decolourise DPPH radicals, reduce Fe3+, chelate Fe2+, prevent deoxyribose degradation and inhibit hepatic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induced by both Fe2+ and sodium nitroprussi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quercetin is generally a more potent antioxidant than its rhamnosyl glucoside derivative (rutin). However, rutin exerted a more potent iron-chelating ability than quercetin which diminishes in a time dependent fashion suggesting why it exhibited a reduced inhibitory effect 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deoxyribose degradation under harsh prooxidant assault than quercetin. Taken together, we speculate that rutin may have been produced initially in plants as a possible defense mechanism for protection and survival under oxidative assaults and where both flavonoids are found to co-exist in nature, there is a possible synergy in their antioxidant actions.  相似文献   
30.
目的筛选出对芦丁提取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优化卢丁提取工艺。方法考察常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荆对卢丁提取效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的提取效率较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协同剌.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槐花米提取效果的诸因素(药材的粉碎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溶剂用量、加热时间)进行优选。结果Tween-20对芦丁的提取具有明显协同作用。药材粉碎度和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显著性影响因子。其他两个因素虽有影响,但均为非显著性影响因子。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用量10g、药材为细粉、Tweerl-20周量0.05g、溶剂200ml、提取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