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132篇
  免费   34930篇
  国内免费   13572篇
耳鼻咽喉   3050篇
儿科学   7093篇
妇产科学   4828篇
基础医学   39444篇
口腔科学   7357篇
临床医学   42129篇
内科学   46473篇
皮肤病学   5232篇
神经病学   16928篇
特种医学   116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4篇
外科学   35192篇
综合类   72447篇
现状与发展   59篇
一般理论   62篇
预防医学   33122篇
眼科学   6747篇
药学   37259篇
  480篇
中国医学   40904篇
肿瘤学   44074篇
  2024年   964篇
  2023年   6166篇
  2022年   10388篇
  2021年   16870篇
  2020年   15729篇
  2019年   13548篇
  2018年   12787篇
  2017年   14070篇
  2016年   14824篇
  2015年   14626篇
  2014年   26754篇
  2013年   29347篇
  2012年   24148篇
  2011年   26541篇
  2010年   22189篇
  2009年   20431篇
  2008年   20168篇
  2007年   21644篇
  2006年   19161篇
  2005年   17490篇
  2004年   14798篇
  2003年   12879篇
  2002年   10280篇
  2001年   9464篇
  2000年   7813篇
  1999年   6756篇
  1998年   5207篇
  1997年   4705篇
  1996年   4451篇
  1995年   4101篇
  1994年   3438篇
  1993年   2852篇
  1992年   2449篇
  1991年   2206篇
  1990年   1827篇
  1989年   1710篇
  1988年   1635篇
  1987年   1304篇
  1986年   1015篇
  1985年   1182篇
  1984年   1148篇
  1983年   734篇
  1982年   890篇
  1981年   769篇
  1980年   658篇
  1979年   542篇
  1978年   420篇
  1977年   336篇
  1976年   371篇
  1975年   2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6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65-67
目的 研究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疾病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期限及无复发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予以大剂量干扰素辅助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67.
背景 恶性肿瘤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极易导致部分家庭“因病致贫”或放弃治疗,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病种、分散地域的研究,仍缺乏对于全国范围与多病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变化及结构构成的考量。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水平以及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和结构变动情况,为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深化新医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以及《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样本跨度为2013-2017年。统计“30种疾病人均住院费用”中的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以及膀胱恶性肿瘤的数据,4种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手术材料费。2019年4-8月,采用结构变动度法分析我国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的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情况〔结构变动值(VSV)、结构变动度(DSV)、结构变动贡献率〕。结果 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逐年上升,其中胃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始终最高,且肺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上升幅度最大。2013-2017年,在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的占比中,药费占比最高且总体逐年下降。从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的实际变化来看,药费在2013-2014年有所上升,2014-2017年逐年下降;检查费在2013-2014年下降,2014-2017年缓慢上升;手术费与手术材料费在2013-2017年逐年上升。2013-2017年,在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药费的VSV最大;4种恶性肿瘤药费、检查费的VSV均呈负向变化,手术费和手术材料费的VSV均呈正向变化,治疗费的VSV增减均不明显。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的DSV从大到小依次为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2013-2017年,4种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治疗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小;除药费外,胃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均是手术材料费和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食管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手术费、检查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膀胱恶性肿瘤住院各项费用中检查费、手术材料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结论 2013-2017年我国4种恶性肿瘤手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虽然较为理想,但药费、治疗费仍是住院费用结构的重点调整对象;同时为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的人均住院费用,应当加强控制手术材料费与检查费;而胃恶性肿瘤与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严重,若要缓解应加强疾病的早期预防与住院费用管控。  相似文献   
68.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升降散论述的文献梳理,全面探讨其内涵。本方是在大黄、僵蚕为雏形的基础上增加蝉蜕、姜黄而成方,几经易名,终在杨璿《伤寒瘟疫条辨》中为后人所熟知。本方广泛用于治疗瘟疫,以丸剂、散剂为主,方便携带,便于服用;重用大黄旨在祛邪、逐秽;应用时视人之体质强弱和量其毒之轻重而判断用药多寡,并辅以米酒、生蜜等以顾护正气。杨璿将其由治疗“热疫”的专方扩展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的通用方剂,扩大了本方治疗疾病范围。  相似文献   
70.
IntroductionPembrolizumab has shown clinical benefit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CLC in the phase 1b multicohort study KEYNOTE-028 (NCT02054806) and the phase 2 multicohort study KEYNOTE-158 (NCT02628067). We present a pooled analysis of patients from KEYNOTE-028 and KEYNOTE-158 who had received two or more lines of previous therapy for SCLC.MethodsEligible patients were aged 18 years and above, had histologically or cytologically confirmed incurable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CLC, had an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 of 1 and below, and had received two or more lines of previous therapy. Patients in KEYNOTE-028 were required to have a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positive tumor. Patients received pembrolizumab (10 mg/kg every 2 weeks in KEYNOTE-028 or 200 mg every 3 weeks in KEYNOTE-158) for up to 2 years.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per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 which is presented here per independent review.ResultsEighty-three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two or more lines of previous therapy (KEYNOTE-028, n = 19; KEYNOTE-158, n = 64) were included. Medi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7.7 (range, 0.5–48.7) months.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19.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1.4–29.4); two patients had complete response (one with a PD-L1–positive tumor), and 14 patients had partial response (13 with PD-L1–positive tumors). The median duration of response was not reached (range, 4.1‒35.8+ mo; plus sign indicates ongoing response); 61% of responders had responses lasting 18 months or longer. Fifty-one patients (61.4%) experienced any-grade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 eight patients (9.6%) had grade 3 or higher events.ConclusionsPembrolizumab exhibited durable antitumor activity in a subset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SCLC who had undergone two or more previous lines of therapy, regardless of PD-L1 expression. Pembrolizumab was well tole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