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6篇
  免费   1698篇
  国内免费   57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2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63篇
综合类   287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4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1214篇
  10篇
中国医学   7712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726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671篇
  2016年   681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969篇
  2012年   1311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寇柏鑫  于前  闫妍  邱野  翁丽丽  肖春萍 《中草药》2023,54(8):2488-2501
目的 探讨当归六黄汤的抗阴虚甲亢作用,阐释传统汤剂合煎和单煎的差异。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当归六黄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治疗阴虚甲亢疾病的相关靶点,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构建阴虚甲亢大鼠模型,评价当归六黄汤合煎和单煎对阴虚甲亢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率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揭示合煎和单煎对大鼠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筛选获得当归六黄汤方中102个活性成分,检索出与阴虚甲亢有关靶点116个。富集分析获得871条GO条目和158条KEGG相关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675条、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77条、分子功能(molecular fu...  相似文献   
42.
沈怡  马萍  董邦健  彭崇胜  李晓波 《中草药》2023,54(15):4905-4919
目的 对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人源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过程研究,明确其在肠、肝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应用Acquity UPLC I-class/VION IMS QTOF技术分析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甘草次酸、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白术内酯III)在人源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下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转化途径。结果 甘草酸、甘草次酸在人源肠、肝微粒体中均以I相代谢为主;而甘草素、异甘草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CK则以肠II相代谢为主。白术内酯III在肠、肝微粒体中代谢均不显著,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中其他化合物在肠微粒体中代谢速度均比在肝微粒体中更快。此外,甘草皂苷、人参皂苷主要进行脱糖基反应;异甘草苷以脱糖、羟基化等反应为主;甘草素则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为主;白术内酯III则主要发生水解、羟基化反应。结论 阐明了四君子汤非多糖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在人体肠道及肝脏中的代谢轮廓及代谢差异,为后续进行四君子汤非多糖功效组分的药效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中药复方的功效组分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对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53),采用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的患者纳入试验组(n=53)。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体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下降,CD8+水平上升(P<0.05); 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试验组CD3+、CD4+、CD4+/CD8+、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IgM、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Karnofsky体能状况(KPS)评分、体重均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脱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肝功能异常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汤联合化疗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体重,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4.
王艳英  马堃 《陕西中医》2023,(5):584-586,611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口服;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序贯口服。试验组以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E2及血尿常规、肝肾功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0%;两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改良Kupperman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减低Kupperman评分上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血清FSH水平均有下调趋势,均可上调血清E2水平,对照组较试验组对血清E2上调更明显(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调控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活化转录因子3(STAT3)/STAT3信号通路对气虚发热证大鼠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每组10只。气虚发热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用于建立气虚发热模型,第18天开始,补中益气汤组给予补中益气汤灌胃治疗5 d,气虚发热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ELISA法检测CD4+、CD8+、补体C3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放免法测定乙酰胆碱(Ach)、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疣微菌门、互养菌门菌落减少,螺旋体门、埃普西隆杆菌门菌落增多情况(P<0.05)。补中益气汤可改善气虚发热所致的血清CD4+、C3、IgM、IgG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CD8...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降糖方对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脂代谢及骨骼肌组织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转录因子肽p65(NF-κBp65)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降糖方低、高剂量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4周,链脲佐菌素(STZ)腹膜内注射建立糖耐量异常大鼠模型,治疗8周后,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骨骼肌组织IκB-α mRNA、NF-κBp65 mRNA水平、骨骼肌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骨骼肌排列紊乱、肌纤维断裂、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盐酸二甲双胍及降糖方干预后,骨骼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排列趋于整齐。模型组大鼠FPG、FINS、HOMA-IR水平、血清TG、TC、LDL-C水平、骨骼肌IκB-α mRNA、NF-κBp65 mRNA和蛋白水平、骨骼肌组织IL-4、IL-12、TNF-α蛋白水平高于对...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炎症反应及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kappan 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5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35只大鼠建立DPN模型,3只大鼠建模失败,其余随机分为模型组,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及α-硫辛酸组,每组各8只。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5、18 g/(kg·d)的桃红四物汤,α-硫辛酸组给予α-硫辛酸20 mg/(kg·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血糖及血脂指标及神经传导情况,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检测TLR4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水平降低,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上调(P<0.05)...  相似文献   
48.
类风湿关节炎(RA)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病”范畴,是临床中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呈年轻化趋势,迁延难愈。目前现代医学对RA的发病病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素问·痹论》提出风寒湿三邪致痹,还有学者提出痰瘀致痹、肝肾亏虚等观点。李彦民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RA的病机关键是络脉痹阻,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分为寒湿阻络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虚型等五型。分别采用祛邪通络和补虚通络等不同治则,辨证施法。李老师善用川乌、鸡血藤以及乌梢蛇等药以通络止痛,并主张辨证用药,内外兼治,多取良效。临床采用经验方仙龙汤,配合外用舒筋活络洗剂,且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49.
唐莉  李丹丹 《陕西中医》2023,(3):333-336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清热通腑灌肠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已经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而观察组在奥曲肽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口服联合清热通腑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胰腺体部血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分级及血淀粉酶的差异,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证和次证积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分级中Ⅰ级占比增加,Ⅲ级占比减少。治疗前,两组患者胰腺体部血流指标、血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胰腺体部血流量(BF)、血容量(BV)均高于治疗前,血淀粉酶及胰腺体部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腺体部BF、BV高于对照组,胰腺体部P...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当归通痹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酶(MMP)-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通痹汤,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WOMAC指数和ADL评分,以及IL-1β、MMP-3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明显升高,WOMAC指数、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MMP-3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当归通痹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