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25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姜黄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组、川芎组及姜黄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第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清抗氧化能力、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结果川芎与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主动脉弓部斑块校正面积与最大斑块厚度。川芎、丹参、姜黄均可降低AS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低切全血黏度,川芎可降低AS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川芎、丹参可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丹参还可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较好的抑制AS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2.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川芎茶调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川芎茶调颗粒浓缩工艺中,为实现川芎茶调颗粒膜浓缩产业化应用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应用单因素方法对膜型号、过膜压力、过膜温度、膜的清洗方式进行了优选,并对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川芎茶调提取物的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采用SMN-130A2350054膜、在浓缩压力1.7 MPa,浓缩温度36℃时,对川芎茶调颗粒提取液进行浓缩;采用1%多聚磷酸钠为清洗剂,对过滤后的膜进行清洗。分别采用膜工艺及传统工艺制备川芎茶调提取物质量一致。结论:优选出的膜工艺条件稳定、可行,能有效的实现浓缩和节能效果,生产出的川芎茶调颗粒提取物的质量与传统工艺一致,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三七消痔栓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丽红  郑国钧  郭琪  杨莹 《中国药事》2009,23(12):1208-1209,1243
目的建立三七消痔栓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三七鉴别中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红花鉴别中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冰片鉴别中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川芎鉴别中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冰醋酸(9∶1∶0.1)为展开剂。结果处方中的三七、红花、冰片、川芎4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可作为三七消痔栓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4.
以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表征的川芎炮制及其汤剂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为检测手段,探索川芎的常用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以及川芎饮片在汤剂中不同提取次数下化学成分的溶出特点.方法 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标准化学对照品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川芎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汤剂可溶出成分与药材成分的差异.结果 川芎药材与炮制后饮片中的化学成分变化不大;川芎饮片的脂溶性成分在汤剂中溶出较少,水溶性成分提取3次才可大部分提取出来.结论 单独煎煮川芎饮片时,其脂溶性成分进入到汤剂中较少,说明川芎饮片以汤剂形式用药时,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以水溶性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二辛归苍通窍丸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Eclipse XDB-C18;流动相:甲醇-1%醋酸(30∶7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1nm.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04004~0.40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1.13% (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二辛归苍通窍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6.
用生物筛选法筛选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作者运用生物筛选法筛选出了中药材川芎,麻黄和天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确定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香兰素,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酸类化合物,麻黄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麻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伪麻黄碱;天麻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天麻苷元和天麻苷。作者认为生物筛选法所得结果与已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生物筛选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作者运用生物筛选法筛选出了中药材川芎、麻黄和天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确定川芎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香兰素、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类化合物;麻黄中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伪麻黄碱;天麻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天麻苷元和天麻苷。作者认为生物筛选法所得结果与已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生物筛选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川芎赤芍提取物不同配比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的川芎和赤芍有效部位提取物的配伍对大鼠活血化瘀的作用,探讨其活血化瘀的最佳比例关系.方法用肾上腺素建立血瘀动物模型,观察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不同比例组成的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黏附、红细胞聚集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血管明显收缩,血小板聚集性显著增高,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增强且变形性发生改变,大鼠血液黏度升高,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不同比例组成的药对皆有一定程度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其中川芎和赤芍提取物0.45 g:0.45 g组和0.21 g:0.45 g组作用较强.结论川芎和赤芍提取物组成的药对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川芎和赤芍提取物0.45 g:0.45 g组和0.21 g:0.45 g组作用较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以浸出物得率为指标,研究优选川芎茶调软胶囊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次数四因素对浸出物得率的影响.结果:煎煮次数对浸出物得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工艺条件以加水8倍生药量,浸泡1.0h,煎煮3次,每次1.0h为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制定香樟风寒熨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香樟风寒熨剂中独活、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独活、川芎的薄层色谱清晰,重现性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作为香樟风寒熨剂的薄层色谱的定性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