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40篇
预防医学   12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513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8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41.
目的5-甲基-7,4’-二羟基异黄酮水溶性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缺氧活性的比较。方法三氟化硼-乙醚催化的“一锅法”工艺制备母体化合物1,并通过甲基化和磺化反应合成衍生物2~4,常压耐缺氧试验评价其活性。结果化合物3和4水溶性强,且抗缺氧作用等价于母体化合物。结论新合成的水溶性化合物3和4具有明显的抗缺氧活性。  相似文献   
42.
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敖桂珍  张奕华  季晖  邓钢 《药学学报》2004,39(10):803-807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非甾体抗炎药。方法合成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并考察连续经口给药对大鼠胃肠道(GI)的影响。结果合成了9个新化合物(ZA1-9),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试验表明ZA3,5-9的抗炎活性与双氯芬酸钠(DC)和罗非昔布(RC)相当(P>0.05),大鼠试验显示ZA3,7,8的抗炎活性与DC和RC相当(P>0.05), ZA6的抗炎作用显著强于DC和RC(P<0.05),ZA3,5-9对GI损伤显著小于DC (P<0.05,P<0.01),与RC相当(P>0.05)。结论对甲磺酰基苯乙烯环酮类衍生物的抗炎作用较强,GI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目的确定米非司酮衍生物制备过程中格氏反应一步的副产物的结构,并分析反应机理.方法通过一维及二维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副产物的结构. 结果证实了副产物是11,17位双加成的格氏反应的产物. 结论这是首次对此步副产物用光谱进行C,H的详细归属.  相似文献   
44.
目的设计合成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评价其抗流感病毒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方法经IR、1H-NMR和MS确证目标物结构,并经体外抗病毒试验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9个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初步活性试验表明,具有一定的抑制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其中,化合物Ⅷ1、Ⅷ2、Ⅷ5的抗病毒活性与利巴韦林和阿比朵尔相当.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新型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淡色库蚊幼虫的的毒杀活性。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测定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12种新型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化合物4.4、4.5和4.6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化合物。结论12种新型吡啶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对3龄初淡色库蚊幼虫毒杀作用的差异可能与结构上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MMC)衍生物629Ac(5-吖丙啶-3-羟甲基乙酸酯基-1-甲基吲哚-4,7-二酮)的乏氧细胞毒性,为629Ac作为新型辐射增敏剂的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在有氧和乏氧条件下用MTT法研究MMC和629Ac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及C1.6(增敏比达1.6的化合物浓度)。结果乏氧条件下629Ac对HepG2细胞的IC50比有氧条件下低;乏氧和有氧条件下,629Ac的IC50比MMC的IC50都小;对于HepG2细胞,MMC具有乏氧选择性辐射增敏作用,其C1.6比629Ac大,且629Ac在有氧条件下也有辐射增敏效应。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epG2细胞629Ac具有乏氧细胞毒性和辐射增敏效应,并且这些效应都强于MMC。  相似文献   
47.
目的合成甘草次酸酰胺的异噁唑衍生物,寻找活性好的抗炎药物。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原料,与3-取代苯基-5-异唑甲胺进行偶联,合成了6个新型甘草次酸酰胺类衍生物,采用IR、1H-NMR、13C-NMR、MS等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以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模型和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炎模型评价了抗炎活性。结果IR、1H-NMR、13C-NMR、MS等数据表明这些化学结构正确。其中,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结论合成的系列新化合物结构正确,发现了一个抗炎活性较强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农用杀菌剂,用超声波法合成新型的2-取代亚肼基-1,3-二硫杂环戊烷类化合物。方法以CS2、NH2NH2·H2O、BrCH2CH2Br为原料,在超声波辐射下合成中间体1,3-二硫杂环戊烷,然后再和取代芳香醛缩合得到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果总收率在60%以上。结构经IR,MS,1HNM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结论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初步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这3种化合物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草绿色链球菌等有较好的抑杀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合成6-(4-氨基苯基)-2,3,4,5-四氢哒嗪-3-酮结构的衍生物,探讨其生物活性.方法对6-(4-氨基苯基)-2,3,4,5-四氢哒嗪-3-酮进行结构修饰,考察此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和肿瘤细胞生长两方面的作用.结果设计并合成了2个系列共8个新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8个目标化合物对大鼠离体心房肌收缩频率影响较小,而正性肌力作用明显,其中化合物I d和Ⅱa活性较高;在体外对肿瘤细胞(人肺癌细胞A549、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HL-60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化合物Ⅰ b和Ⅱc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6-(4-氨基苯基)-2,3,4,5-四氢哒嗪-3-酮衍生物除了具有强心作用外,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Design of water-soluble prodrugs may constitute a means to improve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drugs suffering from dissolution rate-limited absorption. The model drug bupivacaine containing a tertiary amine function has been converted into bioreversible quaternary N-acyloxymethyl derivatives. The pH-independent solubility of the N-butanoyloxymethyl derivate exceeded 1000 mg ml−1 corresponding approximately to a 10,000-fold increase in water solubility compared to that of bupivacaine base. The kinetics of hydrolysis of the prodrugs was studied in the pH range 0.1–9.8 (37 °C). Decomposition was found to follow first-order kinetics and U-shaped pH-rate profiles were constructed.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ydrolytic lability of the derivatives might most likely be ascribed to steric effects. In most cases, the prodrugs were quantitatively converted into bupivacaine. However, for the hydrolysis of the N-butanoyloxymethyl derivative at neutral to slightly alkaline pH parallel formation of bupivacaine (80%) and an unknown compound X (20%) was observed. LC–MS analysis of the latter compound suggests that an aromatic imide structure has been formed from an intramolecular acyl transfer reaction involving a nucleophilic attack of the amide nitrogen atom on the ester carbonyl carbon atom. Whereas the derivatives were poor substrates for plasma enzymes; they were hydrolyzed rapidly to parent bupivacaine in the presence of pancreatic enzymes (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 at 37 °C. The data indicate that such prodrugs possess sufficient stability in the acidic environment of the stomach to reach the small intestine in intact form where they can be cleaved efficiently by action of pancreatic enzymes prior to drug absorption. Thus, the N-acyloxymethyl approach might be of potential utility to enhanc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tertiary amines exhibiting pKa values below approximately 6 and intrinsic solubilities in the low μM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