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51篇
  1篇
中国医学   66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南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复方口服液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炜锋  王兆富  陈捷  蔡皓 《药学进展》2004,28(11):515-518
目的:提取和纯化南瓜、葛根及黄芪中的降糖有效成份,并考察由南瓜多糖、葛根黄酮及黄芪皂苷组成的复方口服液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提及柱层析法,分别提取和纯化南瓜、葛根及黄芪中的降糖有效成份,并将其配制成3种不同配比的复方口服液;建立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模型,比较3种复方口服液的降糖作用。结果:提取获得南瓜多糖、葛根黄酮和黄芪皂苷,由其配制的3种复方口服液均能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并初筛出最佳的复方口服液。结论:本文中南瓜多糖、葛根黄酮及黄芪皂苷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简便,得到的南瓜多糖和葛根总黄酮纯度高,其复方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对正常体检查者(体检组)和CHF组进行IgA、IgG、IgM、C3、IL-Ⅱ、E-RFC、T-LTT、抗心肌抗体的检查;然后将CHF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应用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强心苷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60mL 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重复上述检查,进行体检组与CHF和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结果:体检组与CHF组比较,IL-Ⅱ、E-RFC、T-LTT、C3和抗心肌抗体CHF组明显高于体检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比较心衰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Ⅱ、E-RFC、T-LTT、C3和抗心肌抗体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心衰的疗效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细胞免疫作用实现的,其辅助治疗可获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蟾蜍和小鼠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模型,比较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对蟾蜍和小鼠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蟾蜍和小鼠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和腓肠肌收缩曲线,测定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时间.结果:①0.8g·kg-1、1.2g·kg-1、1.6g·kg-1和2.0g·kg-1剂量的黄芪注射液均能延缓小鼠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的疲劳,蟾蜍仅有0.8 g·kg-1和1.2 g·kg-1有此作用,1.6g·kg-1及以上剂量的黄芪注射液对蟾蜍有加速上述部位疲劳的作用.两种动物均以1.2g·kg-1剂量作用最显著;②最佳剂量1.2g·kg-1黄芪注射液延缓两种动物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作用与延缓中枢疲劳的作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最佳剂量1.2g·kg-1黄芪注射液对小鼠三个部位的作用同蟾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抗疲劳作用主要发生在神经-肌接头和肌等部位,即延缓外周疲劳;其抗疲劳效应,哺乳动物优于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44.
黄芪注射液拮抗腹膜透析液诱导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液中添加含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PDS),观察细胞caspase-3活性变化,应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方法以及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各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以对照组caspase-3活性为1,PDS组细胞caspase-3相对活性为3.26±0.91,显著高于黄芪一组(1.87±0.43)和黄芪二组(1.67±0.32),P<0.05。An-nexin V-FITC/PI双标记结果显示,PDS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6.8±14.2)%和(25.7±1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4.86)%和(7.96±4.28)%,P<0.05;黄芪一组和黄芪二组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PDS组(P<0.05)。TUNEL研究结果显示,PDS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黄芪一组和黄芪二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PD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汪茜  高玉红  郑一  王明新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94-998,i000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大、中、小剂量(2,1,0.5g·kg-1·d-1,ig)组和阳性对照步长脑心通组(1 g·kg-1·d-1,ig),每组10只.治疗组于术后3 h,1 d,2 d,3 d和4 d给药,bid.用光化学诱导方法造成大鼠局灶性脑梗死,观察造模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进行神经功能评定;以及造模后5 d时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神经功能评定各组大鼠间无统计学差异,脑缺血5 d后,黄芪多糖大、中剂量组与步长脑心通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及黄芪多糖小剂量组,梗死灶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黄芪多糖作为单药成分在大剂量给药时疗效可与步长脑心通复方制剂疗效相当.结论:黄芪多糖对光化学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黄芪在致敏大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致敏组和黄芪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动物,2周后用1%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黄芪干预组在每日激发前给予黄芪注射液5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雾化吸入和腹腔注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大鼠气道壁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及上皮细胞TGF-β_1蛋白水平和TGF-β_1mRNA表达水平。结果(1)致敏组大鼠气道壁Ⅲ型胶原、FN表达分别为29.49±1.89、25.98±1.53,与对照组(16.53±1.20、9.37±1.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黄芪干预组(21.24±1.38、19.57±1.36)与致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2)致敏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TGF-β_1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26.99%±2.90%、24.91%±2.88%,与对照组(12.02%±1.52%、5.45%±1.1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黄芪干预组(19.89%±2.06%、12.33%±1.34%)与致敏组比较,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黄芪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卵圆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从喂饲含0.1%乙硫氨酸的胆碱缺乏性饮食4~6周的大鼠肝脏中分离出肝卵圆细胞,用RT-PCR、免疫组化、Westem blot等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MIT法观察不同浓度黄芪对肝卵圆细胞生长的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表型的改变情况;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所分出的细胞既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kit,也表达胚胎肝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胆管细胞标志物OV6和CK19,此外还表达成熟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认为它们是大鼠肝卵圆细胞。从0.125mg/ml~4mg/ml黄芪处理肝卵圆细胞48h后都有促进其生长的作用,其中2mg/ml黄芪刺激生长作用最明显(P<0.05)。2 mg/ml黄芪处理肝卵圆细胞48h后既出现了一些增殖能力强的细胞,也出现了一些核质比低的细胞,此时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处G_2-S和M期的细胞比未用黄芪处理的对照细胞增多。结论黄芪具有明显的刺激体外培养的肝卵圆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黄芪总黄酮抗肝损伤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navonoids 0f Astragalus,TFA)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功效。方法观察不同剂量(0、100、300、400、500 ms/kg)扑热息痛对c57BL/6J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比较经1天或5天(每天2次)的TFA预处理后对扑热息痛(400 mg/kg)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扑热息痛对小鼠肝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TFA对扑热息痛诱导小鼠肝损伤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TFA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P<0.05);高剂量的TFA(100mg/kg)具有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质的作用;此外,在相同TFA剂量下,5天组对扑热息痛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优于1天组。结论提示TFA可预防扑热息痛诱导的肝损伤,其预防作用与其使用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9.
目的:动态研究(CFU-GM)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隔日计HCMV AD169体外持续感染后1~19天内黄芪注射液对CFU-GM细胞簇、集落、大集落及细胞总数变化规律.结果:培养后各组CFU-GM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7天达峰后减少.病毒组CFU-GM增殖均较空白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组、更昔洛韦组和空白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病毒组(P<0.01);更昔洛韦组和黄芪组CFU-GM增殖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CMV感染CFU-GM的增殖.黄芪注射液;粒--单系祖细胞;人巨细胞病毒;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人参养荣片组方、单味药(人参、当归、黄芪、白术)及单独注射G-CSF对化疗损伤小鼠细胞因子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酶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用药后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EP0、G-CSF)含量;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MTT法)测定血清及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含量;NK细胞杀伤靶细胞K562(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结果人参可升高血清G-CSF、IL-12,当归可升高巨噬细胞培养上清IL-1及血清IL-12,二者均可增强NK活性;黄芪、白术均可使血清中IL-1、IL-6含量升高.人参养荣片可以将化疗损伤小鼠IL-1、IL-6、IL-12、EPO、G-CSF及NK细胞活性调整至正常水平,但不是单味药作用的累加.注射外源G-CSF 后G-CSF、IL-12、NK细胞活性略有升高,IL-1、IL-6、EP0的变化不明显.结论中草药拮抗化疗损伤可能是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