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95篇
  免费   7258篇
  国内免费   4619篇
耳鼻咽喉   441篇
儿科学   953篇
妇产科学   665篇
基础医学   7032篇
口腔科学   1149篇
临床医学   7681篇
内科学   6903篇
皮肤病学   590篇
神经病学   1968篇
特种医学   17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4260篇
综合类   23243篇
预防医学   5710篇
眼科学   600篇
药学   10488篇
  171篇
中国医学   7400篇
肿瘤学   4569篇
  2024年   1397篇
  2023年   4545篇
  2022年   3773篇
  2021年   4328篇
  2020年   3788篇
  2019年   3890篇
  2018年   2154篇
  2017年   2977篇
  2016年   3140篇
  2015年   2933篇
  2014年   3816篇
  2013年   3729篇
  2012年   4636篇
  2011年   4551篇
  2010年   3841篇
  2009年   3570篇
  2008年   3586篇
  2007年   2966篇
  2006年   2803篇
  2005年   3312篇
  2004年   2491篇
  2003年   2277篇
  2002年   1867篇
  2001年   1720篇
  2000年   1361篇
  1999年   986篇
  1998年   847篇
  1997年   746篇
  1996年   706篇
  1995年   570篇
  1994年   493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25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广州市2019年不同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H3N2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特点。方法 对广州市2019年门诊监测、暴发疫情、住院重症病例等不同标本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分离并对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测序,运用DNA Star 7.1、Mega 6.0软件分析病毒的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 2019年广州市H3N2流感表现为流行期Ⅰ(2019年1-8月)和流行期Ⅱ(2019年11-12月)2个流行高峰。男性和女性的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3.46%(703/5 221)和11.50%(510/4 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0)。10~20岁年龄组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5.18%,665/2 641),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序发现,不同标本来源的毒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相近,属于3C.2a.1分支。根据流行时间和进化特点,进一步划分为Group 1~3共3个小进化分支,Group 1分支流行于流行期Ⅰ、Group 3分支流行于流行期Ⅱ,Group 2分支为2个流行期过度的进化分支,流行期Ⅱ的病毒由流行期Ⅰ的病毒进化而来,且不同分支存在基因重组的现象。在疫苗选择压力下,Group 1~3分支逐渐出现HA抗原位点突变,导致新的抗原漂移。HA抗原位点变异主要发生A和B区,Group 1分支和Group 3分支受体结合位点变异发生在前壁和后壁,Group 2~3分支在HA抗原位点A区缺失2个糖基化位点。结论 2019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包括位点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疫苗免疫压力下H3N2流感病毒发生快速的进化变异,抗原位点变异逐渐累积,进而出现新的抗原漂移。应对H3N2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特点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儿童身体脂肪分布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2017年北京基线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BMI、全身体脂肪质量指数(FMI)、躯干脂肪质量指数(TFMI)、四肢脂肪质量指数(AFMI)和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维生素D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1960名儿童[年龄(11.0±3.3)岁,男童占49.7%]进行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为(35.0±11.9)nmol/L,维生素D缺乏率为37.2%。BMI、FMI、TFMI和AFMI与维生素D的关联性具有性别差异(交互P<0.05),在男童中呈负相关(BMI:β=-0.56;FMI:β=-0.59;TFMI:β=-0.60;AFMI:β=-0.59;均P<0.05),在女童中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FA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风险在男女童中均呈正相关,VFA每增加1个标准差,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风险均增加17%(95%CI:9%~25%)。结论儿童内脏脂肪水平越高维生素D水平越低,腹型肥胖儿童和体脂肪过多的男童是维生素D缺乏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效果及JAK2、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AM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痛经程度。采用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评分评价月经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IL-8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JAK2、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JAK2、STAT3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PBAC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IL-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JAK2、STAT3蛋白和m 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孕三烯酮能有效缓解AM的痛经、月经量过多,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AK2、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PCED1B-AS1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 family pyrindomain containing 3, NLRP3)对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和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转染pcDNA-PCED1B-AS1,并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qRT-PCR方法检测PCED1B-AS1和TNF-α、IL-6 mRNA水平,用菌落形成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将NLRP3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和pcDNA-PCED1B-AS1共转染到巨噬细胞中,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同样检测细胞中TNF-α、IL-6 mRNA水平和菌落量。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的巨噬细胞中PCED1B-AS1水平降低,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转染pcDNA-PCED1B-AS1后的巨噬细胞经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后,细胞中PCED1B-AS1、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形成的菌落量减少,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LRP3 siRNA可以逆转过表达PCED1B-AS1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中TNF-α、IL-6 mRNA表达和菌落量形成的影响。结论 上调PCED1B-AS1促进巨噬细胞清除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细胞表达TNF-α、IL-6 mRNA的机制与上调NLRP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槐定碱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自噬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MTT法分析Sw1990细胞增殖, 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运用自噬抑制剂(3 - MA)研究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检测体内胰腺癌细胞增殖情况,并分析瘤组织中LC3 II、p - mTOR蛋白水平。结果 槐定碱抑制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长,促进自噬小泡的形成,上调LC3 II/ LC3 I、Beclin - 1水平,下调p - PI3K、p - AKT、p - mTOR水平(P<0.05);与槐定碱40 μmol/L组比较,槐定碱40 μmol/L + 3 - MA 5 μmol/L组细胞抑制率升高,LC3 II/ LC3 I降低,p - mTOR蛋白水平升高(P<0.05); 40 mg/kg槐定碱下调裸鼠瘤体体积、瘤体质量,上调LC3 II/ LC3 I水平,下调p - mTOR蛋白水平(P<0.05)。结论 槐定碱能抑制Sw1990细胞增殖,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置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采用椎弓根螺钉置钉法治疗的39例脊柱侧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钉(3D组)18例,常规徒手置钉方法置钉(徒手组)21例。记录并比较2组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透视次数、置钉等级及准确率、置钉可接受率、置钉并发症和主弯矫形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中置钉,术后徒手组4例出现并发症,治疗后症状消失,3D组无相关并发症出现。3D组的置钉时间、置钉出血量、置钉透视次数少于徒手组,置钉等级及准确率、置钉可接受率均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和徒手组主弯矫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采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椎弓根螺钉置钉,可显著降低置钉难度、优化术中置钉操作、提升置钉效果,是一种较好的置钉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肝纤维化4项及甲胎蛋白(AFP)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2例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HI3L1及肝纤维化4项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血清AFP浓度在肝癌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诊断肝癌的AUC为0.912。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鉴别诊断效能较好,AUC分别为0.853和0.84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各血清学指标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HI3L1、肝纤维化4项及AFP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慢性肝炎及其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硬化等不同肝脏疾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含有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神经营养素-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 Ⅲ和BamHI位点。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T-3经酶切鉴定证明NT-3基因正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碱基序列的测定证明重组质粒中含有人的NT-3基因序列。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携有人NT-3cDNA序列,并且含有巨细胞病毒强启动子、ploy(A)加尾信号和neo标志基因,可能具有转染多种哺乳类细胞通用性,可用于NT-3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基因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PIAS3敲低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IAS3敲低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IAS3shRNA表达质粒pSilencer4.1/PIAS3,转染DU145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测序证实PIAS3shRNA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后DU145细胞PIAS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MTT分析显示PIAS3敲低促进细胞增殖,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PIAS3敲低后S期细胞比例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凋亡细胞比例减少。结论PIAS3敲低促进体外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00.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T淋巴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骨架蛋白重排,参与细胞胞吐与分泌颗粒,促进细胞间粘附等过程,PI3K的催化产物PI-3,4-P2和PI-3,4,5-P3可作为第二信使传递信号,近年来研究表明PI3K可通过激活PKB、Rac和Ca^2 等信号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