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0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采用成熟卵泡比例来决定HCG注射时机的可行性,研究在不同成熟卵泡比例的情况下注射HCG对卵子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摸索最适合的成熟卵泡比例。【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98例需行单精子胞浆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按照HCG日成熟卵泡(≥18mm)的不同比例将患者分成3组:①低比例组:成熟卵泡比例 ≤ 20%;②中比例组:20% < 成熟卵泡比例 ≤ 40%;③高比例组:成熟卵泡比例 > 40%,注射HCG后36h取卵,将获得的卵丘复合物剥除卵丘颗粒细胞用于检测GREM1和HAS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统计和比较3组患者卵子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卵子成熟率在低比例组显著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 0.05)。正常受精率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异常受精率在低比例组显著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0.05)。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在低比例和中比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高比例组(P < 0.05)。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在低比例组均显著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0.05)。卵丘颗粒细胞GREM1和HAS2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低比例组显著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 0.05)。【结论】 采用成熟卵泡比例决定HCG的注射时机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卵泡的整体发育状态,并为把握HCG注射时机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随着成熟卵泡比增加卵子的发育潜能逐渐降低,因此注射HCG时应将成熟卵泡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较合适。  相似文献   
32.
摘 要: 【目的】 通过采集药物作用下广州管圆线虫3/4期幼虫表面纹理变化的超微结构图像,进行数据化特征的研究,探讨可能的药物作用规律。【方法】 本文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对体内用药、体外用药和不用药3组共21条的广州管园线虫幼虫表皮电镜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扫描方向下提取对比度、能量、相关性、同质性和熵5个特征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样本图像在4个方向上的几乎所有特征都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能量和熵在各方向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度和同质性特征值在不同方向角度上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结论】虫体纹理的数字特征可用于识别和评估广州管圆线虫的用药状态。  相似文献   
33.
摘 要: 【目的】 探讨短时受精后早期剥除颗粒细胞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本中心助孕的有早剥卵的103个IVF周期与74个ICSI周期,以ICSI组为对照,比较两组的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形成率、卵裂期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再以IVF周期中的卵子是否进行早剥分为两组,比较早剥对IVF周期中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形成率、卵裂期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IVF周期中共有1181枚卵子纳入研究,其中早剥卵子513枚,非早剥卵子668枚,在ICSI周期中共有619枚成熟卵子纳入研究。结果显示,IVF组的2PN受精率、卵裂期优质胚胎形成率低于ICSI组,多PN受精率高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而IVF的全部卵子中,早剥卵子组的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与非早剥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与传统ICSI相比,短时受精后早期剥除卵丘颗粒细胞并未降低可利用胚胎形成率;与常规IVF相比,早剥也未提高多PN受精率;早剥卵是安全的,并能够使受精情况不明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4.
摘 要: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和手术录像对比研究直肠系膜、Denonvilliers筋膜、直肠侧韧带、直肠系膜周围间隙等结构的解剖特点,进一步了解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解剖根据。【方法】对5具成人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复习我科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10例中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手术录像资料。进行尸体和腔镜下直肠系膜结构的对比研究。 【结果】盆脏筋膜包绕直肠周围脂肪结缔组织、淋巴组织、供应直肠血管回流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直肠系膜。而盆脏筋膜与盆壁筋膜之间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在直肠后方明显。直肠侧方盆腔自主神经分支形成致密类筋膜结构---侧韧带,而直肠前方位于Denonvilliers筋膜的后方,呈环周状包绕直肠的固有筋膜。【结论】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侧方的侧韧带,行TME正确的层面是无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层。游离过程应紧贴直肠系膜,保证系膜完整性,减少盆腔自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5.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外周型PNET属于尤文肉瘤家族肿瘤,其发生是由于基因调控失常,原始干细胞向神经上皮各不同阶段分化,成为形态上类似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其组织学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类似于骨外的尤文肉瘤。卵巢原发PNET为外周型PNET,属于卵巢单胚层畸胎瘤,极为罕见,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容易复发,预后极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常以腹痛、腹胀、盆腔包块就诊,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目前无明确诊治指南,国内外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道,1975-2017年英文文献报道的原发于卵巢的PNET仅17例。本文报道4例我院诊治的卵巢原发PNET,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描述此种罕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1月—2021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cIAI 患者124例。根据进入ICU 1周内是否发生ARDS 分为ARDS 组和 非ARDS 组,其中ARDS 组60 例,非ARDS 组64 例;根据28 d 生存状况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73 例,死亡组51 例。 采集患者的入院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感染部位、是否接受外科干预,收集入ICU 第1 个24 h 内的相关实 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D 二聚体 (FDP/D-dimer)、白蛋白(ALB)、促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乳酸(Lac)、24 h 液体平衡量,计算患者进入ICU 24 h 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建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cIAI 患 者并发ARDS 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对cIAI 继发ARDS 和死亡结局的预测 价值。结果:ARDS 组年龄、血清ALB 水平、SOFA、显性DIC 评分、外科干预等指标与非ARDS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73、-3.877、-7.364、-2.756,字2=6.115,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SOFA(OR=1.570,95%CI:1.277~1.9307)和显性 DIC 评分(OR=1.631,95%CI:1.063~2.503)是cIAI 患者1 周内并发ARDS 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OFA 联合显性DIC 评 分预测ARDS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6~0.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76.6%。生存组患者年龄、 ALB、PLT、SOFA 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0、-4.741、-2.071、-6.390,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OFA(OR=1.408,95%CI:1.209~1.641)和ALB(OR=0.914,95%CI:0.858~0.973)是cIAI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SOFA联合ALB 预测28 d死亡率的AUC 为0.864(95%CI:0.80~0.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72.7%。结论:SOFA 联 合显性DIC 评分对cIAI 继发ARDS 具有一定预测价值;SOFA联合ALB 测定对预测cIAI 患者死亡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应用人类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NP array)探讨特发性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Symmetric FGR)的病因。【方法】对血清学筛查唐氏综合征高风险且系列超声检查发现20周前已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征象的36例孕妇行羊水胎儿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核型正常的34例孕妇,应用人类全基因组SNParray对羊水中的胎儿细胞及父母双方的外周血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 【结果】 发现2例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mUPD 16),1例位点为16p12.2-p13.3,长度约为21.0Mbp和16q24.1-24.3,长度约为4.1 Mbp;另1例位点为16q21-q24.3,长度约为24.1 Mbp。【结论】 部分型母源性16单亲二体型可能与均称型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有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基因有可能定位于16q24。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生长分化因子GDF9和骨形成蛋白BMP15)表达的影响及两组妇女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PCOS患者和正常排卵的不孕妇女共97例,分为4组:22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PCOS组)和18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PCOS组)的PCOS患者,28例未经历卵巢刺激(未刺激-对照组)和29例经历卵巢刺激(刺激-对照组)的正常排卵妇女。收集4组患者的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采用巢式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正常排卵妇女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4.79 (2.96-109.73)和0.93 (0.05-3.65),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149.94 (55.38-387.93)和41.65 (6.50-96.11),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正常排卵妇女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02 (0.009-0.21)和0.008(0.001-0.16),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10 (0.06, 0.18)和0.02(0.01-0.03),两种因子在卵巢刺激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PCOS患者的卵母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23.83 (2.29-65.72)和0.09 (0.05-29.32),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44.81 (5.93-489.19)和0.10 (0.05-11.44),两种因子的表达在未刺激组和卵巢刺激组均没有差异(P > 0.05)。在PCOS患者的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 mRNA的表达水平在未刺激组分别为0.11 (0.06, 0.16)和0.000 005(0.000 004 8-0.000 009),在卵巢刺激组分别为0.05 (0.03, 0.09)和0.02(0.007-0.03), GDF9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低于未刺激组,而BMP15 mRNA的表达在卵巢刺激组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控制性卵巢刺激可以促进正常排卵妇女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GDF9和BMP15的表达,但是对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两种因子的表达没有促进作用,提示PCOS患者卵母细胞中卵源性因子的表达对卵巢刺激的反应性受到抑制,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从而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右美托咪啶(Dex)及其拮抗剂阿替美唑(Atip)预处理对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肠道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Dex预处理组(D1组),高剂量Dex预处理组(D2组),低剂量Atip+低剂量Dex预处理组(A1组),高剂量Atip+高剂量Dex预处理组(A2组)。术后8 h留取末端回肠与动脉血,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并行Chiu’s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内毒素(LPS)水平与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肠道MDA含量与SOD活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与ZO-1蛋白的表达。【结果】M组肠道病理损伤严重,LPS与MDA水平升高,紧密连接破坏;Dex预处理后,D2组较D1组肠道保护效应明显,LPS与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增强;相反,Atip+ Dex预处理后,Dex肠道保护效应显著减弱。【结论】 Dex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的肠道损伤,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能否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叔丁基对苯二酚( tBHQ),高糖+N-乙酰半胱氨酸(NA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凋亡;Western blot 及real time- PCR检测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检测足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结果】 高糖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MDA高于对照组(P < 0.05),而该组足细胞SOD、GSH及CAT低于对照组(P < 0.05);高糖+NAC组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 < 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总Nrf2及核Nrf2、 HO-1、NQO1的表达高于高糖组(P < 0.05),细胞内SOD、GSH及CAT高于高糖组(P < 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 < 0.05)。【结论】 激活 Nrf2通路降低高糖诱导足细胞的氧化应激,减轻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