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5篇
  免费   1004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50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3738篇
内科学   4195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1696篇
特种医学   1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15篇
综合类   6431篇
预防医学   1144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2514篇
  61篇
中国医学   1452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649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80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99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1例及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50例,分别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颈动脉内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颈部血管粥样硬化主要是以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为特征。结论 多普勒超声技术是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分析简便、重复性好、无创伤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临床搜集脑梗死或TIA患者80例经彩色B超示具有颈内动脉斑块40例为A组,椎动脉斑块40例为B组,均服用辛伐他汀进行了1年临床观察随访,对其作用差异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年龄56—78岁,均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两组患者均采用辛伐他汀20mg qd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以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颈内动脉斑块组(A组)、椎动脉斑块(B组)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百分率,统计学方差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通过对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患者同时伴有颈内动脉斑块或椎动脉斑块进行口服辛伐他汀稳定动脉斑块治疗,1年临床观察随访,颈内动脉斑块组和椎动脉斑块组两者之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百分率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74.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一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一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型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端一端吻合模式。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对脑AVM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更有力地有助于AVM的治疗。  相似文献   
75.
2007年5月31日至6月2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收到论文稿403篇,举行了9场大会报告、36场专题报告、3场卫星会议及23个口头报告。会议以透析并发症为主题,同时也对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进行了深人探讨。国内肾脏病学知名专家黎磊石院士、刘志红院士、陈香美教授等作了大会报告,着重阐述了血液净化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大会还邀请国际肾脏病学专家Swans教授作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进展的专题报告,以及心血管病专家张运院士作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76.
慢性肾衰竭与血管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远高于与之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由于心血管事件造成的死亡占总的死亡原因的50%以上。一些非传统的尿毒症与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贫血、营养不良、高磷血症及高钙磷乘积等,现已被证实参与了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与发展。其中钙磷代谢紊乱及与之相关的血管钙化发生率增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呈密切的相关,目前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心血管病死率和总病死率的预测因素。近年来,我们在心血管钙化方面从文献整理到临床实验研究上做了一些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7.
脑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提高和介入材料的发展,特别是脑保护装置(CPD)的不断改进,使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疗效提高的同时脑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但是,随着对CPD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CPD下的CAS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微栓子进入大脑。虽然这些微栓子在极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导致患者术后立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这些微栓子对CAS患者潜在的慢性脑损害以及不同CPD的预防效果,专家评价不一,现作一简要概述。1CAS与微栓子通过对CAS术中进行微栓子信号(MES)监测,人们发现每一操作步骤均可能导致微栓子的产生。最近的…  相似文献   
79.
将10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MS)分为MS组、DM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改变,颈动脉超声检查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DM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明显增厚.内径增宽,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DM组(P〈0.05)。证实T2DM伴M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单纯T2DM患者明显加重;对其应进行更加积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共32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28例一次性治愈;4例术后16~48h因球囊发生早泄移位复发,经再次以可脱性球囊栓塞后治愈。本组有28例(87.5%)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4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27例获随访(术后6个月~5.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