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55篇
  免费   1550篇
  国内免费   565篇
耳鼻咽喉   367篇
儿科学   225篇
妇产科学   331篇
基础医学   470篇
口腔科学   261篇
临床医学   3449篇
内科学   1892篇
皮肤病学   426篇
神经病学   780篇
特种医学   7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3365篇
综合类   8211篇
预防医学   1834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3351篇
  56篇
中国医学   1681篇
肿瘤学   3169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973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1029篇
  2020年   838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405篇
  2012年   1679篇
  2011年   1774篇
  2010年   1615篇
  2009年   1548篇
  2008年   2188篇
  2007年   1824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603篇
  2004年   1247篇
  2003年   1217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751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450篇
  1998年   457篇
  1997年   368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采用栓塞介入术后的复发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420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术后3~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发现420例患者随访至第12个月,复发71例,复发率16.9%。单因素分析各项因素中性别、栓塞程度、肿瘤部位、瘤颈宽度、瘤颈长度、栓塞材料、栓塞方式的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不完全栓塞、宽颈动脉瘤、非生物圈、直接栓塞、大脑前动脉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是不完全栓塞、宽颈动脉瘤、非生物圈、直接栓塞、大脑前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肺肉瘤样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Ⅲ~Ⅳ期及术后复发的肺肉瘤样癌患者21例,口服阿帕替尼(250~425 mg/d)治疗,30 d为1个疗程,观察并分析疗效及评价安全性。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为14.3%(3例),稳定(SD)为33.3%(7例),疾病进展(PD)为52.4%(11例);客观反应率(ORR)为13.3%(3例),疾病控制率(DCR)为47.6%(10例)。中位总生存期(mOS)为4.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病灶≥6 cm(或≥5 cm)较<6 cm(或<5 cm)平均O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分期Ⅰ~Ⅱ期较Ⅲ~Ⅳ期平均OS明显延长(P<0.05)。位于中央的病灶较周围的病灶平均O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60岁,≤60岁)、吸烟史(是/否)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38.1%(8例)、蛋白尿23.8%(5例)、手足综合征28.6%(6例)、腹泻28.6(6例)、骨髓抑制38.1%(8例)。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肺肉瘤样癌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病灶大小、位置及分期可能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14-2015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NP组和TP组各48例。NP组采用NP方案治疗,TP组采用T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NP组的总获益率为89.58%,TP组的总获益率为87.%,两组患者的总获益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NP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TP组,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肌肉关节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与TP两种方案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有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60例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以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激素使用剂量、复发频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患儿的激素使用剂量以及复发频率都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的各项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具有相似性,但他克莫司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总结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338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7例)和未复发组(251例)。对两组患者的个体资料[年龄、体重指数、性行为开始年龄、生育史、吸烟史、性伴侣性行为、性伴侣数量、医疗保险、经济收入、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家族宫颈癌史等]、病情及医疗资料(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术前处置措施、手术方案、术后放化疗情况等)及病理诊断(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肿瘤间质浸润、病灶类型、淋巴结间隙浸润及淋巴转移情况)资料进行整理,并行组间比较,分析可能影响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为:体重指数、HPV载量、SCC-Ag水平、生育史、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术前化疗、组织分化、病灶类型、淋巴结间隙浸润以及淋巴转移;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有:SCC-Ag1.5μg/L、ⅢA期、G3分化、内生型病灶、淋巴结间隙浸润、淋巴转移。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至少具备以下2项及以上的病理特征:高分期、高分化、病灶内生型、病灶浸润转移。结论老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以患者宫颈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改变为主,临床应在术前进行全面的病理活检,制定周全的手术方案,充分评估患者术后复发可能性及患者术后获益之间的平衡,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综合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肿瘤上尿路复发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术后晚期并发症之一。术中冰冻切片分析(FSA)长期以来用于识别输尿管切缘是否存在肿瘤侵犯,并指导术中进行适当的远端输尿管切除,降低术后上尿路复发的风险,但术中输尿管切缘FSA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争议。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输尿管切缘FSA的主要争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聪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5):2581-258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患者与同期住院治疗的60例初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生化学复常率为10.00%(6例),第12周生化学复常率为51.67%(31例),第48周复常率为83.33%(50例),其中第4周生化学复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4周、第12周和第48周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5.00%(51例)、100.00%(60例)、100.00%(60例),其中两组第4周与第12周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Ag转换率、HBsAg滴度下降50%比率分别为63.33%(38例)、20.00%(12例),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HBV-DNA转阴,安全性高,但肝功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256-4258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遵医从性及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将两组护理期间的遵医从性状况与护理结束后随访期间的疾病复发状况(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体遵从率(95.74%)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遵医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次数,降低复发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2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资料,中位随访4.9年,根据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复发组(312例)与未复发组(131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危险因素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复发组年龄、空腹血糖、Lg Hcy的水平,以及糖尿病、房颤的患病率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房颤、年龄≥60岁、空腹血糖≥7.0 mmol/L、Hcy≥15 μmol/L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Log-rank检验,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Lg Hcy水平升高,以及房颤、糖尿病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g Hcy分别与糖尿病、空腹血糖、年龄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既是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又通过与糖尿病、高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血小板P-选择素(CD62P)阳性表达率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116例喉癌患者,随访≥2年,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外周血PAC-1和CD62P阳性率,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的关系。结果喉癌患者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82±1.76)%和(22.87±3.13)%,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而且在喉癌患者PAC-1表达和CD62P表达呈正相关性(r=0.238,P<0.05)。T3-T4分期或N2-N3分期患者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T1-T2分期或N0-N1分期患者(P<0.05)。另外远处转移组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组(P<0.05);随访期间有2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0.69%。复发喉癌患者PAC-1、CD62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02±0.85)%和(21.84±1.17)%,明显高于未复发的喉癌患者(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PAC-1和CD62P是喉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C-1和CD62P阳性表达率与喉癌患者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喉癌局部复发、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