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0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温州地区人群猪带绦虫/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猪带绦虫/囊虫病流行情况,为本地区猪带绦虫/囊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血清学和粪便检查对本地区猪带绦虫/囊虫病进行调查.结果:温州地区人群血清囊虫抗体阳性率为0.61%,猪带绦虫病现患率为0.02%,囊虫病现患率为0.09%.结论:温州地区囊虫病呈零星散发状态,且较多为输入性感染,但仍须重视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2.
融水县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西自治区融水县带绦虫/囊尾蚴病的流行现状,作者等于2002~2004年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进一步了解中国长江以南农户蛔虫卵污染情况。方法 :选择 3个试点县 ,贵州省都匀、四川省南川和浙江省余姚农户各 2 0户 ,每户查家庭内外共 7处 ,及中、小学各 1所和菜场、肉场各 2处。虫卵用5 % Na OH分离 ,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漂浮后镜检。结果 :以贵州省都匀农户的土壤标本蛔虫卵数最多 (1 6 2 2.5 /1 0 g) ,四川南川次之 (1 0 99.2 /1 0 g) ,浙江余姚最少 (2 49.0 /1 0 g)。农户的 7处中以厕所土壤污染最严重 ,占蛔虫卵总数的 6 4.3% ,依次为牲畜棚 (9.3% )、庭院 (7.3% )、厨房 (7.2 % )、门槛 (6 .5 % )、客堂 (3.1 % )和卧室 (2 .2 % )。此外尚见鞭虫卵、肝毛细线虫卵、犬弓蛔虫卵、类圆线虫卵、微小膜壳绦虫卵、蛲虫卵、贾第虫包囊和艾美尔球虫卵囊等。结论 :结果表明所查地区农村土壤受蛔虫卵等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34.
目的用PCR-RFLP方法对rDNA-ITS1片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云贵地区是否存在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并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方法. 方法 取贵州都匀株(DY)、贵州从江株(CJ)、云南大理株(DL)带绦虫及台湾株(TW)成虫标本,剪取孕节,抽提DNA,PCR扩增rDNA- ITS1片段,分别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MspI、CfoI、AluI、RsaI对扩增片段作酶切分析. 结果 PCR产物经AluI、RsaI酶切后, TW、DL、DY和CJ株RFLP图谱一致;经MspI、CfoI酶切后,TW、DL和DY株RFLP图谱一致,CJ株显著不同. 结论 1)DL和DY株与TW株同属牛带绦虫亚洲亚种;而CJ株是传统牛带绦虫;2)rDNA-ITS1的PCR-RFLP分析方法简便,可以用于带绦虫的分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贵州省都匀市牛带绦虫病的流行因素及病原虫种,并对成虫体内氨基酸组分及元素进行检测。 方法 ①对该市河阳乡的米秀村等6个村寨进行牛带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对70名现症患者(男性67,女性3)的感染原因、临床症状进行了解分析并作驱虫治疗。②对驱出的成虫作形态学鉴定和测量。③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及分子荧光仪等分别测定成虫体内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各种元素的含量。 结果 ①当地牛带绦虫感染主要是因群众喜吃生的或不熟的猪肝引起,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排节片、肛门瘙痒、腹痛、腹泻等为主。70位有临床症状的成人中,有25人驱出成虫(男性24人,女性1人)。②成虫外形与牛带绦虫极其相似,头节上无顶突及小钩;但虫体较短,大小在0.61~2.58m之间,节片较薄而且数量少。③检测了成虫的16种氨基酸及12种元素。 结论 贵州省都匀有牛带绦虫病局部流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传统的牛带绦虫病相似。根据感染原因和对虫体的测量结果,认为病原体应当是牛带绦虫亚洲亚种(Taeniasaginataasiatica)。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等量都匀亚洲带绦虫虫卵单次感染和多次感染的动物模型,比较两种不同感染方式对家猪肝脏的损害程度。方法将实验动物猪分成3组,单次感染组、多次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灌喂都匀亚洲牛带绦虫的孕节,感染动物于3、9、18周剖杀,制作病理切片,测量单个囊尾蚴肉芽肿面积,放射免疫法检测家畜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单次感染组家猪急性期囊尾蚴肉芽肿反应最明显,慢性期和晚期肉芽肿面积逐渐缩小,而多次感染组肉芽肿缩小不明显;血清中HA和LN、肝组织中CTGF和TGF-β1水平在感染各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多次感染组升高更显著。结论用等量的都匀亚洲带绦虫虫卵多次感染家猪比单次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更严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别对4省9株牛带绦虫标本进行分子鉴别。方法 分别取台湾桃园株(TW1),贵州都匀株(DY1、DY2)、贵州从江株(CJ1、CJ2、CJ3、CJ4)、云南大理株(DL1)和新疆乌什株(XJ1)成虫节片,提取DNA,以13条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并构建不同地理株系统发育树。 结果 13条引物共扩增RAPD片段331个(以相同bp数为依据)。单条引物扩增的RAPD片段数在3~28个之间,13条引物平均扩增RAPD片段在6.11~24.56个,平均14.15个;9个不同地理株牛带绦虫平均RAPD片段在9.85~16.62,平均14.08个。系统发育树显示:9个不同地理株牛带绦虫分为两支,DY1、DY2、DL1和TW1聚为一支,属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CJ1、CJ2、CJ3、CJ4和XJ1聚为另一支,属牛带绦虫指名亚种。 结论 我国4省9株牛带绦虫分别属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和牛带绦虫指名亚种。RAPD分析可用于区分牛带绦虫亚洲亚种与牛带绦虫指名亚种的分类学参考。  相似文献   
38.
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文献报道的都匀亚洲带绦虫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支持“都匀牛带绦虫”为都匀亚洲带绦虫的结论。  相似文献   
39.
目的摸清我省猪带绦(囊)虫病的流行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方案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全省共抽8个县(市)16个调查点(村)。对抽样村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在抽样市、县医院进行囊虫病人的回顾调查。结果抽样村问卷调查16389人,食“米猪肉”史30人,其中13人有排节片史;粪便检查共4196人,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血清学检查2500人,均为阴性。对综合及专科医院1991~2001年住院病人作囊虫病回顾性调查,共发现猪囊虫病住院病例1368例,比1980~1990年这些医院收治的病人数增长了1.46倍。结论尽管抽样点粪检和血清学调查没有发现猪带绦/囊虫人体感染,但囊虫病住院病人回顾性调查表明,我省的囊虫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一定要加大对该病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在成功构建猪带绦虫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GEX-TSOL18的基础上,研究猪带绦虫TSOL18基因在长双歧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猪带绦虫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GEX-TSOL18电转化入长双歧杆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情况。结果酶切、PCR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GEX-TSOL18成功转入长双歧杆菌。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1KD,与预期结果相一致。Western blot显示,目的蛋白能被兔抗血清、囊虫病猪血清和囊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结论猪带绦虫TSOL18基因能够在长双歧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