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3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在埋线法重睑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为42例实施埋线法重睑术的受者进行针刺麻醉,观察麻醉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71.4%的受者在针刺麻醉下完成手术过程,9.2%的受者不能忍受疼痛,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其余受者均增加了利多卡因辅助麻醉.结论:针刺麻醉可以作为埋线法重睑术的一种良好效果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2.
我有幸致力于中国疼痛医学迄今45年。1965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经由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发出了研究针刺麻醉的号召,我应声积极投身于针刺麻醉原理研究。这项研究的历史意义在于,以针刺麻醉为突破口,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老的针刺疗法和现代疼痛医学的发展,并引起全世界对中国针刺疗法的兴趣,有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针刺对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ASAⅠ级的9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麻醉药,观察A组给予针刺加常规剂量麻醉药,观察B组给予针刺加70%常规剂量的麻醉药;分别于入室后(T0)、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取出胎儿时(T3)、术毕(T4)检测平均动脉压(MAP)情况,统计各组麻黄素应用情况、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术毕产妇疼痛VAS评分。结果①组内比较,观察A组、观察B组各时点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5 min(T2)、取出胎儿时(T3)较入室时(T0)下降(P0.05);组间比较,取出胎儿时(T3)时,观察B组MAP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麻黄素使用率最高(33.33%),观察B组麻黄素使用率最低(6.70%);观察B组麻黄素使用率显著低于观察A组(16.67%)及对照组(33.33%)(P0.05),观察A组(1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③组间比较,产妇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和胎儿均安全;其中正常麻醉药剂量的产妇血压平稳,镇痛效果确切;麻醉药减量30%的产妇血压更平稳,但镇痛效果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联合局部麻醉在慢性鼻窦炎射频消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慢性鼻窦炎射频消融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局部麻醉,研究组应用针刺麻醉联合局部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压以及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气短、心慌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中应用针刺麻醉联合局部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局部麻醉,能提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共观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 75例 ,分为A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B组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C组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 )三组。研究结果 :硬膜外麻醉首次用药量 (1 .5 %利多卡因 )A、B两组比C组分别减少 3 8.1 7%和 2 9.2 7% ,麻醉效果A、B两组Ⅰ级分别为 68.0 0 %和 5 6.0 0 % ,C组Ⅰ级 1 2 .0 0 %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 ,P <0 .0 0 5。说明 ,针刺 (包括穴位电极刺激 )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 ,提高麻醉效果 ,满足了腹部手术对麻醉的基本要求 ,弥补了单纯针麻效果的不足 ,术中镇痛完全 ,肌肉松弛 ,牵拉反应轻 ,保留了针麻对生理功能扰乱小的优点 ,使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之一。监测提示术前、麻醉后、术中及术毕呼吸、循环功能变化不大 ,但静注唛啶应对RR、SPO2 和胆囊手术中HR、BP的变化密切观察 ,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76.
针刺麻醉施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雷健  龚开和  杨青莲  王幸利 《中国针灸》2000,20(12):748-749
采用针刺麻醉方法为主施甲状腺手术324例,以颈浅丛麻醉208例为对照组。结果针麻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平稳,与术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意义;两组比较,针麻组无并发症发生,颈浅麻组喉返神经麻痹12例,占3.7%,膈神经麻痹6例,占1.85%。采用针刺麻醉为主较颈浅丛神经阻滞优越。  相似文献   
77.
针麻与战救     
在战场救治中运用针刺麻醉疗法,将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它具有高时效性、高时效性、广适用性、方便廉价、无副作用等优点。依据临床上针麻的经验选择穴位,并注意相关事项,将有利于针麻在我军卫勤工作中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78.
不同刺激参数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手术用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参数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手术患者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用药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肺部开胸手术肺切除患者随机分成5组,每组17例。A组采用全麻对照,B组采用2 Hz电针刺激穴位,C组采用2/100 Hz电针刺激穴位,D组采用100 Hz电针刺激,E组采用2/100 Hz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别统计并比较术中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及其追加量。结果 C组、D组和E组芬太尼追加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组丙泊酚及维库溴铵追加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药物在肺切除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其中尤以强电针刺激为宜。  相似文献   
79.
针药复合麻醉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笔者自2007年3月至6月开展针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针刺复合麻醉对机体保护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刺复合麻醉在临床运用上有独特优势,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文献,证实了针刺复合麻醉对循环、呼吸、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运用提供了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