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87篇
  免费   4516篇
  国内免费   2818篇
耳鼻咽喉   379篇
儿科学   1538篇
妇产科学   981篇
基础医学   6400篇
口腔科学   310篇
临床医学   12336篇
内科学   11279篇
皮肤病学   1153篇
神经病学   1305篇
特种医学   16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3篇
外科学   2040篇
综合类   27769篇
预防医学   13946篇
眼科学   321篇
药学   10701篇
  125篇
中国医学   6093篇
肿瘤学   2166篇
  2024年   409篇
  2023年   1696篇
  2022年   1480篇
  2021年   1836篇
  2020年   1944篇
  2019年   1915篇
  2018年   935篇
  2017年   1768篇
  2016年   2067篇
  2015年   2485篇
  2014年   4270篇
  2013年   4254篇
  2012年   5318篇
  2011年   5789篇
  2010年   5414篇
  2009年   5542篇
  2008年   6272篇
  2007年   6111篇
  2006年   5596篇
  2005年   5462篇
  2004年   4481篇
  2003年   4109篇
  2002年   3106篇
  2001年   2840篇
  2000年   2244篇
  1999年   1882篇
  1998年   1662篇
  1997年   1676篇
  1996年   1576篇
  1995年   1357篇
  1994年   1168篇
  1993年   937篇
  1992年   743篇
  1991年   700篇
  1990年   564篇
  1989年   589篇
  1988年   174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硬化仍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多见,其具有一定传染性。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疫苗的相继问世,我国病毒性肝炎及其所致肝硬化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降低,然而其他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如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的肝硬化患者则越来越多见。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家庭关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庭关怀。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关怀应用于HIV/AIDS患者护理中,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 A2(EIF5 A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4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取胃癌病理标本分别检测病理特征、HPV 16阳性率、HPV载量以及EIF5 A2表达水平,根据是否合并HPV 16感染将患者分为HPV组和非HPV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EIF5 A2表达水平与HPV 16感染的关系。结果 147例胃癌患者合并HPV 16感染82例(55.78%),其中HPV组年龄高于非HPV组(P<0.05);HPV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弥漫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EIF5 A2表达水平与非HP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PV 16载量增加,EIF5 A2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样本相对发光单位(RLU)/标准阳性对照临界值(CO)100~1 000和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1和RLU/CO 1~100的患者,同时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 100~1 00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HPV 16载量为胃癌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HPV 16感染率较高,且HPV 16感染与肿瘤生长、浸润和分型均存在密切联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PV 16感染可促进EIF5 A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基因多态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女性宫颈癌易感性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妇科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HPV感染宫颈癌患者120例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体检宫颈癌筛查结果HPV结果阴性女性80名为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初次生育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绝经状态。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HOTAIR基因rs92077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的易感性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分布情况在预期值与实际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该研究群体具有群体代表性;研究组LncRNA HOTAIR基因rs920778位点TT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T基因型、T等位基因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LncRNA HOTAIR基因rs920778位点TT基因型增加本地区女性对HPV宫颈癌的易感性,但与其病情进展无关。  相似文献   
36.
[摘要] 目的 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ntivirus agent, DAA)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1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例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患者的DAA治疗临床数据,比较患者基线与治疗结束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病毒学水平以及无创纤维化评分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的差异。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收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结束时达到病毒学清除,12周、24周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均为100%,DAA治疗后随访17~44个月,期间均未见病毒学复发。与基线水平相比,治疗终点时ALT、AST、TBIL、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无创纤维化评分APRI显著下降,WBC、HGB、PLT、CRE、肾小球滤过率和血糖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DAA治疗期间共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可自然缓解。结论?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DA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抗病毒和传统内科治疗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TBIL(157.53±107.45)μmol/L、ALT(69.52±34.63)U/L、PTA(47.27±14.25)%均优于对照组的(229.32±110.39)μmol/L、(130.25±31.15)U/L、(35.14±1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相比传统的治疗模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