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4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2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科学养生》2009,(6):56-56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内科采用先进的半相合移植技术,为一名15岁患白血病的女孩,用其父亲的造血干细胞实施了一例特殊的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术后2个多月,这名女孩的造血功能逐步恢复,其血液学化验指标已基本正常,从中大医院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72.
《健康之友》2010,(12):190-191
抽湿机、电风扇、电暖炉……这些不甚起眼的小电器在家居风水中也大有用途,就连一只小小的时钟也可能有助你扭转运势,到底如何应用?马上为你揭晓!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分析猕猴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细胞因子(TGF-β,IL-2,IL-6,IL-10,IFN-γ,TNF-α,FAS-L)mRNA的表达并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和病理变化中的作用,以寻找能够早期预测和鉴别诊断aGVHD的指标.5例猕猴经非清髓预处理后接受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移植前后8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动态观察这些细胞因子在移植后aGVHD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5例猕猴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1例移植排斥,长期无病存活;其余4例为混合嵌合和完全嵌合植入,1例低比例嵌合植入经第二次;注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获得高比例嵌合植入;1例发生肠道Ⅲ度GVHD.移植前后体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aGVHD期间TGF-β呈下调表达,其余均为上调表达;植入比例减低的猕猴各细胞因子也下降至移植前水平.结论:TGF-β在aGVHD发生前的下降趋势可能是GVHD预测指标,并且能够作为肠道GVHD的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4.
患者 ,男 ,30岁。因左上腹剧烈疼痛 3d于 1998年 5月15日第 1次入我院 ,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 ,经常规化疗病情稳定在慢性期。 1999年 12月出现腹部及腰背部剧烈疼痛 ,伴发热 ,体重下降 ,血小板异常增多 [(10 83~ 15 73)×10 9/L],X线胸片提示白血病细胞肺部浸润 ,在山东医科大学确诊为CML加速期 (CML AP)。以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联合化疗 1个疗程 ,腰背部疼痛减轻 ,但骨髓未完全缓解。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行HLA5 / 6位点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为其胞兄 ,39岁 ,外周血及骨髓检查正常 ,…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H 2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分离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与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作用的T淋巴细胞阈值。方法 建立 (C5 7BL 6× 6 15 )F1(H 2 b)白血病鼠模型作为受者 ,以C5 7BL 6 (H 2 b)小鼠为供鼠 ,应用免疫磁珠 (MiniMACS)纯化供鼠的CD34+ 和CD3+ 细胞 ,纯度分别为 ( 81.5± 2 .4) %和 ( 95 .4± 2 .9) %。 6 9只受鼠分为 7组 ,A为白血病自然生存组 ,其余各组均经6 0 Co 9GyTBI,除B组单纯TBI外 ,其余各组均经尾静脉输注供鼠CD34+ 细胞 10 5 只 ,D、E、F、G组移植物中还分别混合CD3+ 细胞每只 10 7,5× 10 7,10 8和 1.5× 10 8,饲养 6 0d ,根据病理确定死因。结果 E组 10 0 %存活 >6 0d ,明显长于其它组 (P <0 .0 0 0 1) ;生存 >6 0d者异性染色体为 10 0 %,D、E组因白血病复发死亡者明显少于C组 (P <0 .0 0 1) ,G组因GVHD死亡者明显高于E、F组 (P <0 .0 0 1)。结论 单纯CD34+ 细胞移植组白血病复发率最高。移植物中CD3+ 细胞 >10 8时因GVHD死亡者最多 ;5× 10 7 只时能够分离重度GVHD和GVL。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患者总体生存、无病生存、GVHD发生以及复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9个KIR基因表型中2DL1、2DL4和3DL2-3在所有个体100%分布,其他高频率分布的还有3DP1(98.6%)、2DP1(98.6%)、3DL1(97.3%)、2DL3(97.3%);抑制型基因分布频次是活化型的1.37倍;所有单倍体都含有2DL1、KIR3DL2、3DL3和2DL4,其中每个单倍体中均含有2DL2和/或2DL3。HLA-C14个等位基因中Cw7分布频率最高为37.8%;KIR2DL2/2DL3识别配体Group2(HLA-Cw1,3,7,8,13,14)组占43.2%。32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KIR基因错配发生比例为43.8%,其中9/14例为2DL不相合、5/14为2DL2或3DL1不相合;46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HLA-Cw全相合者29例,不相合者14例,HLA-Cw发生完全错配比例为30.4%,全相合比例为63.4%。14例KIR基因不相合和13例KIR基因相合移植病例中,KIR基因相合组生存率高于KIR基因不相合者(p=0.032);17例KIR分子配体HLA-Cw不相合移植患者的DFS明显高于24例相合者(p=0.024)。按供受者KIR配体是缺失的GVHD矢量组生存率高于非GVHD矢量组(p=0.015)。急性重症GVHD发生与活化型KIR2DS1/2DS2有关,2DS1/2DS2不相合组高发急性重症GVHD同时复发减低,而2DS1/2DS2相合组低GVHD但是复发增多。14例KIR配体不相合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1例复发死亡,而12例KIR配体相合组患者有4例复发死亡。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的主要特点就是HLA不全相合,KIR基因表型不一致性及其配体缺失也是其主要免疫学特征,供者型KIR配体的缺失与移植效果有密切关系,在单倍相合移植中分析KIR基因及其配体对于供者选择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白血病小鼠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的归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移植后造血干细胞的顺利归巢是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的关键.目的:构建小鼠白血病模型,进行单倍型相合的骨髓移植,动态观察受体小鼠体内移植细胞归巢率及不同时间点的归巢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实验,于2005-11/2007-10在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进行.材料:供鼠为清洁级近交系C57BL/6小鼠和C57BL/6小鼠与BALB/c 小鼠杂交的雄性F1小鼠,受鼠为清洁级近交系雌性BALB/c小鼠,用于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方法:将48只造模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供鼠为C57BL/6小鼠,实验组供鼠为F1小鼠.实验组进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单倍型相合的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对照组进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完全不相合的骨髓移植.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1,2,3,4 d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骨髓和脾中有核细胞计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可与FITC标记的抗鼠H-2Kb单抗结合的供鼠阳性细胞并计算骨髓和脾归巢率.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供鼠来源的细胞数持续下降,脾和骨髓的归巢率均为先升后降,提示供者来源的骨髓细胞在受鼠体内为先归巢再出巢;实验组外周血中供鼠来源的细胞数先下降,再持续上升,骨髓归巢率为下降后上升,脾归巢率为上升后下降,提示供鼠来源骨髓细胞在骨髓中表现为出巢后再归巢,脾中有延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第4天外周血中供鼠细胞数量及骨髓和脾归巢率均增高(P<0.05).结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单倍体相合的骨髓移植的归巢规律是先出巢再归巢,归巢的细胞数量和归巢率高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完全不相合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78.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白血病患者造血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研究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体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的特点 ,对 15例HLA 2 - 3个位点不匹配骨髓移植亲属供者使用G CSF 3- 4 μg/ (kg·d) ,连续 7天后采髓。预处理方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和全身照射。应用环孢菌素A和氨甲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霉酚酸酯 (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观察血像、骨髓像、行染色体分析及HLA位点鉴定。移植后分别于 3,6和 12个月及 2年追踪鉴定植入状态。结果发现 ,15例患者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和血小板 >2 0×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18(13- 2 3)天及 2 2 (16- 32 )天。骨髓像显示各系造血均恢复。 7例应用染色体检查 ,8例应用HLA位点 ,4例应用血型 ,1例应用DNA指纹检测 ,植入鉴定结果除 1例复发患者于移植后 2个月骨髓复发植入鉴定为供、受者嵌合外 ,其他患者均呈持续全部稳定植入。移植后发生I度急性GVHD 8例 ,II-IV度GVHD 5例 ,可评价的慢性GVHD共 8例。结论 :供者应用G CSF后采髓 ,加大预处理剂量 ,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HLA单倍体的骨髓移植 ,可跨越人类HLA多样性屏障。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 (MMF)方案对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预防作用 ,建立了H 2半相合小鼠 (供鼠为C5 7BL/6J,受鼠为C5 7BL/6J×BALB/C杂交F1代小鼠 )的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模型。采用CSA +MMF或CSA +MTX作为aGVHD预防方案 ,观察 5 0天 ,记录受鼠发生aGVHD情况。结果显示 ,未做aGVHD预防的小鼠在移植后 2 2 - 2 5天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 ,aGVHD发生率为 75 % (15 /2 0 ) ,致死率为 10 0 % (15 /15 )。接受aGVHD预防的小鼠 ,aGVHD症状和病理表现均明显减轻 ,CSA +MTX方案组aGVHD发生率为 4 0 % (8/2 0 ) ,致死率为 6 2 .5 % (5 /8) ,CSA +MMF方案组aGVHD发生率为 30 % (6 /2 0 ) ,致死率为 5 0 % (3/6 ) ,均显著低于未预防组 (P <0 .0 5 ) ,但两预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SA +MTX预防方案能有效降低H 2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小鼠aGVHD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而CSA +MMF方案能进一步减轻aGVHD的症状及病理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0.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去除移植物中的T细胞和B细胞可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和EBV相关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发生。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CliniMACS系统,通过CD3/CD19磁珠抗体同时有效地去除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T细胞和B细胞的去除效率,以集落形成实验评价去除后的干细胞功能。结果表明:T细胞和B细胞去除之前单个核细胞总数为4.88×10^10,去除之后移植物中T细胞比例为0.02%,去除4.4Log;B细胞比例不到0.01%,至少去除3.3Log。移植物中除CD34^+细胞外。还包括NK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CD34^+细胞纯度为0.98%,计数1.84×10^8,回收率为69.7%;NK细胞计数2.54×10^9,回收率为71.7%。集落形成实验显示CD3/CD19去除对造血干细胞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CliniMACS系统可有效地同时去除动员外周血干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且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此项研究为去除T/B细胞的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