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3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3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550篇
内科学   84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1948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10篇
  16篇
中国医学   42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祛痰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51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祛痰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痰降脂方。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者比较P <0 .0 1,且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亦有显著改善。结论 :祛痰降脂方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62.
小剂量辛伐他汀调节高脂血症对冠心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辛伐他汀(simva statin)肝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我们采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商品名为泽之浩,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10 mg每晚1次调节冠心病高脂血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王青  李剑军  刘文涛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24-1024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予以通心络胶囊3a/d,2粒/次;辛伐他汀胶囊1次/d,10mg/次,晚上顿服。对照组37例,单用辛伐他汀胶囊。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惠者血脂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佳(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是治疗高脂血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后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方法 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服用任何调脂药物,34例)和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d ,36例) ,测定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5d后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35 %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 0 5 ) ;治疗4周后TC、LDL C分别下降30 %、4 0 %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且随访期间治疗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是可行及有效的,可明显降低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65.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在降脂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都证明这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能明显降低主要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其所带来的临床益处远远超出降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黏附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是动脉粥样硬化始动的重要环节。应用药理途径降低E-选择素(E-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相关黏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梗死(AMI)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3组:分别为辛伐他汀干预组(MI-S)、心肌梗死对照组(MI-C)和假手术组(sham)。4周后,RT-PCR法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心肌TNF-α蛋白及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Ⅰ型胶原合成量。结果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心脏重量、左心室心肌Ⅰ型胶原合成量、TNF-α蛋白及mRNA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MI-S组心脏重量、Ⅰ型胶原合成量、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MI-C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sham组(P〈0.05),三组血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减少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Ⅰ型胶原合成量,改善心室重塑,此改变不依赖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心肌表达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辛伐他汀 (舒降之 )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 93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舒降之治疗。结果 :治疗了 4周和 8周后 ,胆固醇 (TC)明显降低 2 2 %、2 7% (P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 (LDL C)明显降低 17%、2 4 % (P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 (HDL C)增加 15 %、16 % (P <0 .0 5 ) ,三酰甘油 (TG)降低 18%、2 1% (P <0 .0 5 ) ,仅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TC、LDL C ,可中等程度降低TG及升高HDL C。表明辛伐他汀是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理想调脂药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给予辛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服1次,观察TC、TG、LDL—C、HDL—C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平均TC、TG下降,HDL—C升高。结论辛伐他汀有明显降低TC、TG及LDL—C作用,轻度升高HDL—C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长期口服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对血脂水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10mg/d,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600mg,每日2次,分别于治疗后4周及6个月检测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及6个月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脂质比值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06例,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随访12个月。随访中如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3.6 mmol/L(140 mg/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70 mg/dL),辛伐他汀减为10 mg/d。结果104例患者治疗12个月后,TC、LDL-C、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B(ApoB)分别下降38%、45%、20%和25%,P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分别升高7%和10%(P<0.05)。TC/HDL-C、LDL-C/HDL-C和ApoB/ApoA1比值分别下降为3.30、1.71和0.62,P均<0.001。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有87.3%和95.2%的患者血脂达标,服用辛伐他汀10 mg/d。结论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脂质比值的调节作用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