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98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848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573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894篇
口腔科学   2271篇
临床医学   5204篇
内科学   2128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神经病学   690篇
特种医学   14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426篇
综合类   10361篇
预防医学   1365篇
眼科学   1345篇
药学   3565篇
  51篇
中国医学   1397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471篇
  2021年   626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844篇
  2014年   1482篇
  2013年   1613篇
  2012年   2071篇
  2011年   2282篇
  2010年   2185篇
  2009年   2036篇
  2008年   2327篇
  2007年   2256篇
  2006年   1995篇
  2005年   2342篇
  2004年   2026篇
  2003年   1830篇
  2002年   1455篇
  2001年   1158篇
  2000年   903篇
  1999年   767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646篇
  1996年   597篇
  1995年   487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当前农村地区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从莒县20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0个村,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每个村中所有脑卒中患者共650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病灶侧性及病灶性质等可能导致PSD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多模式诊断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PSD的评定。结果PSD发生率为60.2%。经单因素分析与PS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如下:性别、病程、家庭关系、社会心理、经济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经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出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性别(OR=3.261)、家庭关系(OR=1.632)、社会心理因素(OR=1.234)、日常生活自理能力(OR=1.690)、神经功能缺损(OR=3.049);病程、经济状况与PSD无关。结论农村地区PSD的影响因素有其特殊性,应针对导致PSD的影响因素,找到防治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以预防和减少P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卿璐  潘征夏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282-228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及大血管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导致的先天性畸形。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为0.6%~0.8%[1]。若未经治疗,约1/3的患儿在出生后1年内可因病情严重和复杂畸形而死亡,若经过正规的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能够使至少85%的患儿生存至成年期[2]。  相似文献   
993.
拇指在手功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拇指外伤后应尽量保留拇指的长度及功能,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骨或肌腱外露在临床上多见,多用皮瓣修复,目前手术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我们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1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17~53岁,平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阿司匹林150mg,每日1次;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稳定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基本治疗,再配合运动、针灸治疗等常规康复疗法,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心脉宁片,28d为1个疗程,采用神经功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2±10.4)分,治疗后为(11.1±4.2)分;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5±10.1)分,治疗后为(15.3±4.2)分。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临床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D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均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21项(HAMD)、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各检测1次,共4次。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共有83例完成试验(分别为42例、41例)。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I评分均有提高,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PSD可获得与百郁解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腰动脉筋膜皮瓣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16例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患者,缺损范围8.0cm ×7.0 cm-21.0 cm× 19.0 cm.经创面处理后,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改良的对侧腰动脉后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筋膜皮瓣进行转移修复手术.术后3~5d拔除负压引流,10 d间断拆线,12d全部拆除缝线.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创缘延迟愈合.术后随访1~4年,局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改良的腰动脉筋膜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用于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营养神经细胞及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胞二磷胆碱及脑活素等;颅内压高降颅压。治疗组30例取阳陵泉、风池、四神聪、曲池、外关、内关、合谷、丰隆、太冲、风市以及环跳,平泻、平补,留针30min;肘部拘挛加小海、三里;踝部拘挛加照海、太溪、解溪;膝部拘挛加阳谷、曲泉;手指部拘挛加后溪、八邪;烦躁加大陵、内关;言语不利加通里、哑门、廉泉;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口腔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系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科患者50例,行BLB种植修复,研究种植后4~6个月安装愈合基台,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临床观察种植体及上部结构松动情况、牙槽骨的吸收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等。结果:1修复后6个月,1粒种植体松动,经调整咬合后较以前减轻;1粒因牙周炎失败拔除,;1粒上部结构松动,经调整中央螺丝后稳固。2修复后1年,骨整合较好,除拔出1例外,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均小于1.5mm。结论:BLB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成功率较高为98.2%,值得在口腔修复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OD、CRP、Hcy水平、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清SOD、CRP、Hcy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和降低CRP、Hcy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本研究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d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H)患者的视辐射(Optic Radiation,OR)进行定量检测,根据OR损伤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4例首次发病、MRI确诊单侧脑梗死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59.5岁。DTI检查时间为发病275岁,平均59.5岁。DTI检查时间为发病27 d(平均4 d),经治疗1 m后复查DTI;取20例正常人为正常组对比,行DTI扫描,男、女各10例,年龄397 d(平均4 d),经治疗1 m后复查DTI;取20例正常人为正常组对比,行DTI扫描,男、女各10例,年龄3970岁,平均50岁。扫描后,原始数据经PHILIPS EMW 2.6.3.4软件进行后处理,在侧脑室三角层面OR面积最大中央处,测量双侧OR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手动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重建OR并叠加到DWI参考像上,观察OR损伤程度,并将OR损伤类型各分为3组。采用SPSS11.5软件对20例正常组OR-FA、ADC值分别行配对t检验;各OR损伤类型分别行两侧OR-FA、ADC值配对t检验;1 m后复查与发病时患侧OR-FA、ADC值行配对t检(P<0.05)。结果正常组OR-FA、ADC值双侧经检验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组OR-FA、ADC值双侧经检验均有明显差异(P<0.05);共15例(62.5%)患者患侧OR完整,未见明显异常;9例(37.5%)患者患侧OR损伤,OR-FA、ADC值明显异常。OR损伤分组双侧OR-FA、ADC值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型因部分重建OR,明显劣于键侧;OR损伤分级越高,损伤越重;患者1 m后与发病时OR-FA、ADC值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时间,患者视野缺损程度有所减轻。结论利用DTI可判断脑梗死患者OR受损程度,对评估其视野缺损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