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30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51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524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437篇
内科学   3040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401篇
特种医学   4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442篇
综合类   7981篇
预防医学   3130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3854篇
  54篇
中国医学   3504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649篇
  2016年   675篇
  2015年   741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278篇
  2012年   1509篇
  2011年   1664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1448篇
  2008年   1838篇
  2007年   1567篇
  2006年   1400篇
  2005年   1460篇
  2004年   1252篇
  2003年   1031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714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染色体12p13上的rs12425791多态性与老年人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运用Taq Man基因分型技术,对143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rs12425791遗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结果不同rs1242579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携带者在TC、TG、LDL、HDL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携带者在TC、TG、LDL升高,HDL降低异常率上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12425791与老年人的血脂代谢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值、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血脂、内皮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和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24 h-UTP值及血清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UAE、24h-UTP值及血清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1、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则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血脂、内皮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动脉血流参数RI和PI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RI和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减少患者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及肾脏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化滞柔肝颗粒联合硫普罗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普罗宁片,2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化滞柔肝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瘦素(LEP)、摄食抑制因子-1(NS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滞柔肝颗粒联合硫普罗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和血清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DM)老年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与三酰甘油(TG)比值(TC/TG)和DM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确诊为2型DM并于眼科会诊的患者446例,根据视网膜是否病变分为无DR(NDR)组及DR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血糖、血脂相关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2型DM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基本资料包括病程、舒张压及服药史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DR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值显著高于NDR组(P<0.001),DR组TC/TG值(3.38±0.78)显著高于NDR组(2.76±0.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HbA1c及TC/TG值均是影响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54(1.77~15.82)、1.66(1.48~3.05)、1.38(1.19~1.73),P均<0.05〕。结论TC/TG值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液平均流速(Vmean)与收缩期血液峰值流速(PS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从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青岛思达心脏医院就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福辛普利钠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2~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3.17%和68.2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90.24%和8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静息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CHO、LDL-C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G、CHO、LDL-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反应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持续无创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患者的血压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治疗3个月;选择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两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压及血脂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无改变(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压均下降(P0.05)。结论 OSAHS患者采用NCPAP可改善其高脂血症并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63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名冠心病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者IL-6基因-634位点基因型,并结合疾病临床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了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IL-6基因-634位点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634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634C/G多态性在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间携带IL-6-634位点G等位基因的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基因。IL-6基因-634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患者确诊心衰后,实施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在连续使用左卡尼汀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心肌酶学、血脂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对照组缩小(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Ⅰ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减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心肌酶学表现,延缓甚至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大黄蜇虫丸对血脂异常大鼠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影响,探讨大黄蜇虫丸对脂代谢紊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血脂康组。给予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脂代谢紊乱模型,空白对照组:给普通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蒸馏水(10 ml/kg)灌胃;模型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蒸馏水(10 ml/kg)灌胃;大黄蛰虫丸低剂量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低剂量大黄蛰虫丸水提物灌胃(1 g/kg);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给高脂饲料,同时每日给予高剂量大黄蛰虫丸水提物灌胃(2 g/kg);血脂康组:给高脂饲料,同时给予每日血脂康灌胃(0.2 g/kg);连续喂养8 w。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断头取血快速离心,留取血清、血浆标本,待用于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大黄蜇虫丸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TG、TC、LDL-C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DL-C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TXB2明显升高(P<0.01),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1);大黄蜇虫丸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大黄蜇虫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TXB2明显降低(P<0.01),6-Keto-PGF1α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蜇虫丸可以降低胆固醇、TG、LDL-C,升高HDL-C,调节血脂;低血浆中血栓素,升高6-Keto-PGF1α水平,调节血栓素/前列腺素平衡,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