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70篇
  免费   1502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耳鼻咽喉   4439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928篇
口腔科学   1550篇
临床医学   3863篇
内科学   754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7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873篇
综合类   9150篇
预防医学   1164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3153篇
  43篇
中国医学   4639篇
肿瘤学   1216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23篇
  2022年   591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798篇
  2019年   719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850篇
  2014年   1410篇
  2013年   1402篇
  2012年   1931篇
  2011年   1961篇
  2010年   1834篇
  2009年   1763篇
  2008年   1874篇
  2007年   1718篇
  2006年   1596篇
  2005年   1693篇
  2004年   1355篇
  2003年   1330篇
  2002年   1124篇
  2001年   1005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704篇
  1998年   694篇
  1997年   660篇
  1996年   614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支具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7例。A组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行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主观满意度。结果:随访4~10个月,两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ROM)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观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可为第5掌骨颈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固定,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31例,单纯组予喉罩全麻,联合组予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前(T0)、插喉罩时(T1)、切皮时(T2)、拔喉罩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苏醒时躁动和术后嗜睡发生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联合组T3时MAP、HR均比T0时高;单纯组T2、T3时MAP、HR均比T0时高。组间比较:联合组T2、T3时MAP、HR均比单纯组低,且联合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苏醒时躁动和术后嗜睡发生率各指标均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减少全麻用药量,保持循环系统稳定,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09例,按治疗方式分为闭合组(54例)和小切口组(55例)。予以闭合组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予以小切口组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肘关节活动度(伸展度、屈曲度)及生活质量(QLSCA评分)。结果小切口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伸展度、屈曲度、QLSCA评分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1.82%(1/55)]与闭合组[11.11%(6/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67-169
本文介绍了1例声带病损切除术患者术毕应用拮抗药后同时发生了过敏反应、喉痉挛的过程和处理方式,分析了发生过敏反应、喉痉挛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整理讨论麻醉过程出现过敏反应及喉痉挛的处置流程,旨在提高麻醉医师做好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工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痉挛度和膝内翻角度,并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95.76±4.11)°、膝关节屈曲痉挛度(172.72±3.99)°、膝内翻角度(0.49±0.21)°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32.22±3.78)、(18.06±1.68)、(16.99±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中优18例(45.0%),良21例(52.5%),可1例(2.5%),差0例,优良率为97.5%。治疗后, 4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膝关节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经过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均完全消失。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斜疝)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09—2019-04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0例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16-09—2017-12间入院的3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麻。将2018-01—2019-04间入院的44例患儿作为喉罩组,行喉罩通气全麻。观察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_0)、喉罩/气管插入通气即刻(T_1)、喉罩/气管插入通气5 min后(T_2)、拔管后1 min(T_3)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2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喉罩)时呛咳、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果 2组T_0时段HR、SBP、D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T_3时SBP、DBP、HR水平较T_0时波动幅度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T_1、T_2、T_3时SBP、DBP、HR水平与T_0波动幅度较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呛咳、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麻比较,喉罩通气全麻用于腹腔镜小儿斜疝手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8.
颞骨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因右侧太阳穴处刺痛半年入院。体检:右颞部、颞下窝肿胀,有压痛,皮温不高,张口受限Ⅱ°,双侧颞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异常,心、肺、腹(-),血常规及生化正常。影像表现:X线片见右侧颞骨圆形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边缘清,无硬化。CT示右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死骨、硬化带及骨膜反应,破坏区内见软组织肿块向内伸至颞窝,边界不清,CT值42HU,增强后明显强化,CT值76HU,诊断右颞占位性病变(图1)。MRI示右颞部类圆形稍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大小约2.5cm×2.0cm,边缘模糊不清,并向周围组织侵犯,病灶向前外侵犯咬肌…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幼兔环状软骨前正中裂开,8月后测量环状软骨内径,计算其管腔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环状软骨管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2)裂开处均由软组织连接,未形成过多瘢痕。结论: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及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0.
全喉切除是治疗中晚期喉癌的重要手术,但术后丧失发音功能,许多学者对全喉切除术后语言康复及发音重建进行研究。随访1987/1997行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的患者169例,术后分别进行同等程度的发音训练,局部针灸及按摩,分别观察术后3周及术后5年的发音效果,结果发现直接法具有见效果快,易掌握的特点,但需要不断更换发音钮。瓣膜法具有发音效果稳定的优点,但术式较复杂,精确度高,术后感染可影响发音效果,相比之下瓣膜法更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